本书系统阐述了电子对抗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共五章,第一章是电子对抗概述,介绍电子对抗的 概念、特点、分类、应用领域、作用、发展史及发展趋势;第二章是雷达对抗原理,在综述雷达对抗 的基础上,主要介绍雷达侦察测频、测向、无源定位、信号参数测量和信号处理,以及情报侦察、遮 盖性干扰、欺骗性干扰、无源干扰和新体制雷达对抗等技术;第三章是光电对抗原理,在综述光电对 抗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光电主动侦察、光电被动侦察、光电有源干扰和光电无源干扰;第四章是通信 对抗原理,在综述通信对抗的基础上,重点介绍通信侦察、通信干扰及扩频通信对抗等技术;第五章 是电子对抗新概念和新技术,重点阐述综合射频、认知电子战、定向能武器和电磁脉冲武器等技术和 手段。
信息对抗技术是一个多学科相结合的专业,主要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等学科。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全面介绍了信息对抗的作用、信息对抗技术、信息进攻和信息防御的内容。同时,以雷达对抗和水声对抗为例,介绍了有源对抗和无源对抗技术。下篇主要是网络对抗部分的内容,介绍了网络攻击的基本概念和各种网络攻击技术,详细介绍了信息安全工程、信息交换安全技术及网络系统安全技术。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信息对抗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以供初学者和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网络对抗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主要内容有:目标网络和主机的信息获取、侦察以及截获技术,安全漏洞的挖掘和利用,UNIX和Windows系统的入侵技术,网络协议攻击和分布式攻击技术,Web攻击技术,恶意代码技术,安全设备和无线网络的对抗技术。 本书取材新颖,概念清晰,可作为信息对抗、通信、电子或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商衍鎏(1875-1963),字藻亭,号又章、冕臣,晚号康乐老人,广东番禺人,1875年生。学者、书法家。清代科举时自报籍贯属汉军正白旗人。1894年甲午科举人。1904年为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商衍鎏得殿试甲第三名,成为清末科探花,任翰林院编修。曾任侍讲衔撰文、国史馆编修、实录馆总校、文渊阁校理等职。
《空间电子侦察定位原理》是一本系统地介绍空间电子侦察定位原理和技术的专著,较全面地反映了10多年来外空间电子侦察定位与跟踪系统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的进展。《空间电子侦察定位原理》首先介绍了空间电子侦察定位的概念和国外发展概况,然后详细论述了对地面辐射源侦察定位应用中的单星测向定位、多星测时差定位、双星时差/频差定位、基于运动学的单星定位和基于临近空间平台的定位技术等,并对空间观测平台对卫星辐射源的测向、测频定轨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本书内容是由国防科学技术单站无源定位与跟踪课题组的师生,通过近20年的探索研究、试验实践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来的。内容主要取材于各阶段的研究、论证、试验报告,各阶段从事研究的博士及硕士研究生论文内容。
《电子对抗与评估》较系统地阐述了电子对抗的技术和指挥,全书共分八个章节和一个附录。章为概述,介绍了电子对抗的地位作用、主要内容、分类方式以及复杂电磁环境与电子对抗的关系;第二章为雷达对抗,主要介绍雷达对抗的基本知识和典型装备;第三章为通信对抗,主要介绍通信对抗的基本知识和典型装备;第四章为光电对抗,主要介绍光电对抗的基本知识和典型装备;第五章为电子对抗的战术与指挥,主要介绍电子对抗战术与指挥的主要原则和指挥内容、方式实施;第六章为典型战场中的电子对抗,包括陆战、海战、空战中的电子对抗,并介绍了海湾战争和叙利亚战争中的电子对抗作战行动;第七章为电子对抗评估,介绍了电子对抗评估的方法和准则,并对雷达、通信、光电对抗的评估体系作了较详细的说明;第八章以雷达对抗为例,介绍了一个电子
本书是为适应国家和军队对电磁频谱管理(也称无线电管理)实践的需要而编写的,强调系统性、理论性和工程应用的实践性。全书共13章,分为频谱管理和频谱监测两部分,全面介绍了频谱管理和频谱监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知识,详细阐述了频谱管理的内容、过程、方法和手段,以及频谱监测、检测、测量所涉及的主要参数的测试原理、方法和要求。 本书可作为电磁频谱管理、无线电监测、频谱工程、通信侦查、电子对抗、通信工程及相关专业或方向,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包括工程硕士)和部队通信院校培训学员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电磁频谱管理与监测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