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按照催化剂的种类及反应机理分成不同章节,内容包括固体酸碱催化剂概述,其后介绍几种常用的酸碱催化剂,如:分子筛催化剂、层柱状催化剂及杂多酸催化剂;氧化还原催化剂,分为金属催化剂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配合物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新型催化材料如纳米粒子及光催化剂;另外,在经典催化理论的基础上,引进了大量催化领域的新思想及研究成果。本书可作为化学工程、催化、材料化学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催化等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主要针对化工类高职高专学生,全面允绍了催化剂的基本概念、催化作用的基本理论、工业催化剂的主要制造方法和应用技术,对常用工业催化剂进行了分类介绍,对新型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情况以及在工业中的应用情况也作了相应的介绍。重点突出了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多相固体催化剂的制造方法和使用技术以及在氧化、加氢、脱氢、芳烃转化、石油炼制、化肥生产、环境保护、聚合反应等相关领域的具体应用,列举了一系列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实例。 本书既可作为精细化工专业的专业教材,亦可作为其他化工类专业的选修教材,还可作为化工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提出了势力学七条基本原理及其多条派生原理,可归纳为原理体系:个是大气压力跟随功原理体系;第二个是功热对抗原理体系;第三个是在常态下(万有引力作用下)气体分子具有势能原理体系。传统热力学是以功热转化为主体的,本书突出了功热对抗这个主体,这两个主体不是对立的,而是协调地统一在一起。本书所述的各原理体系,内涵深刻,语言通俗。 本书可供从事热力研究的专家、学者、热力设计的工程师和高等院校师生以及企业部分科技人员阅读。
化技术与数学模型是工程类研究生应掌握的数学基础课,是从事相应学科理论研究的前提。工程中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抽象为数学建模问题,其中包括化模型。了解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相关算法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技能,同时也是写出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关键素材。 由于化技术与数学模型所包括的知识点很多,故选取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将本书分成部分:经典优化技术与模型(包括线性规划、对偶理论、非线性规划和动态规划);统计建模与数据分析(包括聚类分析、层次分析、判别分析、支持向量机导论、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数学模型与数学建模(包括模糊数学方法、微分方程理论与建模、图论与网络模型、灰色系统建模、仿真优化等)。 本书的特点是涵盖的知识点全面,并且理论结合实际。各个章节具有的独立性,这样便于读者学习和掌握,本书适
本书主要针对化工类高职高专学生,全面允绍了催化剂的基本概念、催化作用的基本理论、工业催化剂的主要制造方法和应用技术,对常用工业催化剂进行了分类介绍,对新型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情况以及在工业中的应用情况也作了相应的介绍。重点突出了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多相固体催化剂的制造方法和使用技术以及在氧化、加氢、脱氢、芳烃转化、石油炼制、化肥生产、环境保护、聚合反应等相关领域的具体应用,列举了一系列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实例。 本书既可作为精细化工专业的专业教材,亦可作为其他化工类专业的选修教材,还可作为化工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重点介绍了各种水处理剂,如絮凝剂、阻垢剂、缓蚀剂、除藻剂、吸附剂和清洗剂的配方组成、制备方法以及应用。不但对传统水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进行系统介绍,而且增加了近年来出现的新型水处理剂。 本书可作为广大环境、化学、化工工作者从事水处理工作的重要参考书,亦可作为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本书分6章,介绍了表面活性剂的主要亲油基原料的性能特点、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各种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特点、合成原理、基本性能和基本应用;表面活性剂的溶解性、界面性质、胶束性质、电化学性质以及添加剂对表面活性剂溶液性质的影响;表面活性剂的润湿、乳化、增溶、分散、发泡、洗涤去污等基本作用原理和应用;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生态学、环境安全以及表面活性剂生命循环周期等。 本书内容丰富,论述详细,兼具理论性和实用性,可供从事表面活性剂研究、开发、生产和管理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专业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曾经依赖技术优势和营销技巧来进行有效竞争的企业,在过去20年遇到了一大堆新挑战。汇率、利率和商品价格的波动性——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曾被认为对企业长期业绩的影响无足轻重——在今天的全球经济中已成为一个核心的战略要素。由于市场需要有效、可行的方法来控制金融价格风险(实际上是把风险转移给第三方),于是出现了无数的远期、期货、互换、期权和混杂证券。在《管理金融风险——衍生产品、金融工程和价值化管理》中,风险管理者已经找到了他们需要的各种信息。由于这本重要和有影响力的著作,现在数以万计的金融专业人士已经理解并知道如何利用衍生产品,把这些威力巨大的工具用于降低风险和成本的项目。 与前两版相比,《管理金融风险——衍生产品、金融工程和价值化管理》第三版在内容上作了进一步完善。它仍涵盖了所有重要的
《软件测试技术:基于案例的测试》以案例为线索系统介绍软件测试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阐述覆盖准则的理论知识,介绍软件测试战术和软件测试策略;针对具体测试工作,介绍图形用户界面测试、嵌入式软件测试、web应用软件测试和安全性测试的方法;概要介绍测试管理和测试工具。 《软件测试技术:基于案例的测试》重点讲述案例测试用例设计和软件测试技术的实际应用,为学生分析案例提供样板。本书内容丰富,理论联系实际,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为从事软件测试和软件质量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提供参考。
GB/T 14057《放射性污染表面去污》包括下列两个部分: ——第1部分:试验与评价去污难易程度的方法; ——第2部分:纺织品去污剂的试验方法。 本部分为GB/T 14057的第1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Is0 8690:1988《放射性污染表面去污——试验与评价去污难易程度的方法》。 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删除国际标准前言; ——删除术语和定义中2个术语(英文版3.1污染和3.2去污)。 本部分代替GB/T 14057--1993《放射性污染表面去污试验与评价去污难易程度的方法》。 本部分与GB/T 14057 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为了便于使用,将GB/T 14057 1993与GB/T 15850 1995整合为一项标准的两个部分。 ——对少数不够准确的表述进行了修改完善。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
GB/T 7702《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分为: ——第1部分:水分的测定; ——第2部分:粒度的测定; ——第3部分:强度的测定; ——第4部分:装填密度的测定; ——第5部分:水容量的测定; ——第6部分:亚甲蓝吸附值的测定; ——第7部分:碘吸附值的测定; ——第8部分:苯酚吸附值的测定; ——第9部分:着火点的测定; ——第l0部分:苯蒸气氯乙烷蒸气防护时间的测定; —一第13部分:四氯化碳吸附率的测定; ——第14部分:硫容量的测定; ——第15部分:灰分的测定; ——第l6部分:pH值的测定; ——第l7部分:漂浮率的测定; ——第18部分:焦糖脱色率的测定; ——第l9部分:四氯化碳脱附率的测定; ——第20部分:孑L容积和比表面积的测定。 本部分为GB/T 7702的第14部分。
本标准代替GB/T 18881-2002《汽油车排气净化催化剂》。 本标准与GB/T 18881-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轻型汽油车排气净化催化剂”; ——引用标准中增加了“XB/T 505汽油车排气净化催化剂载体”; ——删除了“JC/T 686蜂窝陶瓷”引用标准; ——删除了氧化型催化剂的定义、要求和试验方法; ——增加了对同一型式催化剂的要求; ——调整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物理性能要求; ——调整了催化剂整车催化性能和寿命要求、检验方法; ——删除了附录A。 本标准由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昆明贵研催化剂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贺小昆、杨冬霞、计永波、朱玉华、高兰、亢锦文、王向红。
实验教学是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部分。生物化学是生物医学的前沿学科,也是各医学专业的基础学科。《医学生物化学实验与习题指导/高等医学院校实验系列规划教材》根据高等医学院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实际需要编写而成,共分两大部分:部分为医学生物化学实验,内容包括医学生物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医学生物化学实验基本原理、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操作和综合性实验;第2部分是以生物化学理论课教学内容为依据,参考本学科历年经典试题进行编写的生物化学习题指导,有助于读者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医学生物化学实验与习题指导/高等医学院校实验系列规划教材》内容丰富,知识性和针对性强,突出实用性,可作为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精神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药学、护理
本书以人和食物的关系为中心,对食品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介绍,主要内容有:静态生物化学,动态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化学,食物组织生物化学,食品加工生物化学,食品风味化学,食品添加剂化学,食品量子生物化学等。 本书可供各类大专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供其他专业的学生、研究生和科技工作者参考。
《实用催化(第2版)》由作者多年在大学讲授催化课程的讲义经反复修改而成。共分5章:概论;催化中的吸附作用;催化剂制备;催化剂表征与测试;催化剂的失活。书中对多相催化的吸附作用进行了较深入仔细的讨论,以使读者建立正确的基本概念;对催化过程的核心问题--催化剂,关于其制备和表征的方法和原理做了全面介绍,其中涉及新概念的内容讨论较细。在讲清讲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与应用的紧密结合。 《实用催化(第2版)》与大学三年级前的课程有很好的衔接。每章附有适量习题,以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用催化(第2版)》可作为理工科大学应用化学、精细化工、石油化工、化工工艺、工业催化等专业的催化课程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以作为非催化专业化学化工研究生的教材和供有关专业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