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十二五”图书《高等药物化学》的姊妹篇,本书首次从学术高度结合市场规律,以案例研究形式深度剖析了26种具有代表性的药物能成为当时或至今仍是明星药物的内在原因。书中对所选的这些明星药物除了有关背景和研发历程的学术性介绍外,更突出了在整个研发过程中的亮点、关键节点,包括后成为上市新药的各种学术、技术、管理和医药法规的诸多因素和推动力。并对每种药物研发全过程进行总结,归纳出经验和教训,作为今后的借鉴。本书可供我国药学界、化学界和生物医学界的师生、科研人员,各级药政和企业管理人员及资深科学家学习参考。
本书靠前章主要是金属腐蚀的危害,第2章和第3章主要从不锈钢和金属合金的角度说明不锈钢的基础知识与腐蚀的机理,第4章至第7章介绍的是制药行业红锈的形成、风险及清洁验证、清洁流体工艺系统,第8章至第9章探
作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高等药物化学》的姊妹篇,本书抢先发售从学术高度结合市场规律,以案例研究形式深度剖析了26种具有代表性的药物能成为当时或至今仍是明星药物的内在原因。书中对所选的这些明星药物除
本手册收集了国内外常用化学试剂及化学药品产品10000余种,包括中、英文正名和别名、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所含元素百分比、性状、理化常数、国家危险物品名编号、国家化学试剂标准编号、行业化学试剂标准号
制药工艺是把药物产品化的一个技术过程,是现代医药行业的关键技术领域。本书详细、全面地阐述了工艺原理及工艺过程,并介绍了典型产品应用实例。 本书可作为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教材,也可作为药物制剂、生物化工等专业本科生的选用教材或医药科研、生产等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药品残留溶剂分析是当今药物分析的热点之一,已经成为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品检验实验室的常规检测项目。本书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药品残留溶剂分析中的常见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解决方案。书中简要介绍了残留溶剂控制标准的沿革和残留溶剂分析方法的沿革;较系统地介绍了顶空气相色谱法的原理及其在残留溶剂分析中的应用现状;重点探讨了在不知道药品生产工艺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对药品中的残留溶剂进行准确定性问题,以及残留溶剂分析中的快速定量问题;总结了药品残留溶剂测定中的各类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介绍了如何利用计算机辅助优化药品残留溶剂测定中色谱柱、色谱条件的选择等问题;后探讨了如何制定药典各论品种的残留溶剂检测方法。本书对从事药物分析,特别是从事药品检验、新药研发等方
作为“十二五”图书《高等药物化学》的姊妹篇,本书首次从学术高度结合市场规律,以案例研究形式深度剖析了26种具有代表性的药物能成为当时或至今仍是明星药物的内在原因。书中对所选的这些明星药物除了有关背景和研发历程的学术性介绍外,更突出了在整个研发过程中的亮点、关键节点,包括后成为上市新药的各种学术、技术、管理和医药法规的诸多因素和推动力。并对每种药物研发全过程进行总结,归纳出经验和教训,作为今后的借鉴。本书可供我国药学界、化学界和生物医学界的师生、科研人员,各级药政和企业管理人员及资深科学家学习参考。
在本书中,作者深刻而又权威地介绍了药物研发齣现状和需求。从事药物化学和合成化学的工作者和研究生将从该书学到许多具有实用价值的知识。书的前两章论述了药物研发的复杂性,对于任何具有潜在的治疗效果的分子必须有适当的途径来发现构效关系,以及由初的小范围的实验室合成到工艺优化直至成功投入商业生产的许多方面因素。剩下的15章是大量关于从化学合成到临床的抗癌、抗感染、抗心血管和代谢方面药物合成的例子。同时,这些章节中的每一章都对通过化学手段将代药物的疗效改进到第二代和第三代药物的例子进行了阐述。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将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加以固化与储存的有效手段,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质循环转化的本质特征,也是人类从石油文明向“低碳经济”过渡的途径。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已经作为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的主体,写入国家的中长期科技规划(2006—2020),并得到973计划和863计划的大力支持。药用化合物一般是与人体内的酶、蛋白质或其他功能性生物大分子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的活性小分子。因此,在药物分子的制造过程中引入酶作为催化剂也就不难理解。然而,要将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生物催化过程转化为高效的工业生产过程,不仅取决于技术上能否发现与目标分子(多数为人工合成的非天然化合物)有效结合并发生催化作用的酶,而且取决于经济上生物催化过程相对于其他工艺路线(例如化学合成或微生物发酵)的竞争优势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冷冻干燥的基本理论;干燥过程的传热传质分析和数理模型;冷冻干燥设备;食品的冷冻干燥;药品冷冻干燥的保护剂和添加剂;药品的冷冻干燥;冷冻干燥过程的消毒、与验证等。本书可用作工程学科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医学、药学和食品领域的科技人员参阅。
环糊精是改进药剂处方的有效辅料,尤其是越来越多的环糊精衍生物的问世,其在药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在缓控释、靶向、透皮和黏膜给药系统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大和深入。环糊精及其衍生生物在药学上的应用主要集中在:1增加药物的溶出度,提高生物利用度;2提高药物的稳定性;3液体药物粉末化、防止药物挥发;4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和降低刺激性;5调节药物的释药速率;6促进药物经皮肤和黏膜吸收等方面。所以在新型给药系统和制剂新技术开发中,进一步研究环精及其衍生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书共分九章:章环糊精概述,第二章环糊精衍生物,第三章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和性质,第四章环糊精包合物的分析鉴别,第五章环糊精衍的生物药剂学性质和安全性,第六章环糊精包合物的药动学与药效学性质,第七章环糊精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第八章环糊
本书介绍了蛋白质纯化技术,对基本原理及应用实例作了详细的阐述。全书共十一章,主要内容包括:蛋白质样品的预处理,凝胶过滤色谱,离子交换色谱,亲和色谱,共价色谱,电泳技术,特殊用途蛋白质的纯化,不同来源蛋白质的纯化,蛋白质的常用指标分析以及实验部分。书中不少内容在还是首次被系统介绍。本书适合综合性大学及农、医、师范等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使用,也可供从事生物技术、医药工业和食品技术等相关工业领域及研究院所的研发人员参考。
《药物粉体压缩技术》英文版是国际上本关于压缩成形方面的专著,介绍了科学家们多年研究的精髓,此后未见有关方面的专著。《药物粉体压缩技术》共有17章,分为五大部分,即:①药物压缩体粒子间的结合特性(1-2章);②压缩过程的评价(3-6章);③药物压缩体性质的评价(7-9章);④影响粉体体积减少和压缩体强度的物料的主要性质(10-13章);⑤辅料和粉体混合物的压缩特性(14-17章)。书中引用了1000篇以上文献资料,列出了475个非常有用的图、表、照片等,是目前全面反映压缩理论和实例的参考书,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药物粉体压缩技术》适用于药物制剂领域的研究、技术人员,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