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制图习题集/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配套教材》以《化工制图》的章节安排为依据,参照相关课程的内容编排、深浅程度,有针对性地提供了适量的练习题,题的难度由浅人深,题量的安排根据课程内容的主次适当做了增减,力争做到与教材内容协调统一。《化工制图习题集(本科药学配教)》中,在不同的章节还安排了适当的大图练习题,主要锻炼和培养学生绘制图纸的能力。 《化工制图习题集/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配套教材》是《化工制图》教材的有力补充,充分考虑到制图课程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辅助实践练习的特点,通过按照章节设置的大量习题,力求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锻炼实践动手能力,为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教材内容,提供有力的
本书依据药品生产企业进行药品生产验证和确认的工作过程,选取了以验证总计划制定、厂房设施验证、设备验证、清洁验证、灭菌工艺验证、制剂生产工艺验证、药物质量分析方法验证等七个典型工作任务为主要内容,设计源于企业工作一线的具体工作项目,参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和行业标准,项目化方式编排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具备典型制剂生产过程验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树立药品质量保证体系的质量观。 本书适用于高职高专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和药学相关专业等专业的师生,也可供从事制剂车间生产操作及管理的人员参考用书。
本书分为3章。*章集中介绍本书所收录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并强调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室注意事项;第二章收录了22个验证性实验,除“*节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系统预试验”外,其余均按照化合物结构类型分节编写,对应于《天然药物化学》第6版(吴立军主编)的编撰体系,每个结构大类收录了3种结构亚类的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便于各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根据各自的实验条件和需要自行选择;第三章在第二章实验的基础上编写了3个设计性实验,既可作为实验项目,也可作为思考题。本书收录的实验几乎都是综合性实验,各实验所用药材和试剂都廉价、易得;产品大多是已进入市场流通的提取物或化合物。为适应技术进步,除一些经典实验外,本书还收录了一些采用较先进技术(如制备高效液相色谱、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化合物)的实验。
,包括实验要求、专业术语、实验报告基本格式。②普通剂型的制备,包括8个经典的验证性实验。③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的制备,包括7个药剂前沿的实验。④中试实验,包括4个中试放大的实验。⑤综合设计性实验⑥附录,介绍了剂型常用辅料、新药研究相关指导原则。 7 ?? ??{???漀?晒???潎?晒鹛豛蒚??????獶?????戀爀???豻???渀??譒著???戀爀????鸀豛?????譭?卭??葒???戀爀????鸀豛貚????譠?卭??葒???戀爀????鸀豛???猀?葒???戀爀????鸀豛??????葒???戀爀????鸀豛钚????葒???戀爀????鸀豛涚????葒?捓?戀爀????鸀豛Κ??漀辏?葒????戀爀????鸀豛殚????葒???戀爀??????????聥????譒?戀爀????鸀豛嶚????楔葲???豓??戀爀????鸀豛????卖?捒卥葏???豓??戀爀????鸀豛?S????葖???戀爀????鸀豛?豓????葴???戀爀????鸀豛??????厍葏???戀爀????鸀豛????????葒???癓????驭?戀爀????鸀豛?鑓??????麐豛?戀爀?????????麋豛?戀爀????鸀豛?浓????葒???戀
本教材在内容上既考虑课程教学的需要,又兼顾高职高专院校自身特点,注重综合性、系统性、广泛性和通用性。主要内容包括药物化学实验实训基本知识、药物化学基础性实验、药物化学综合性实训、药物设计性合成实训等。可以满足单元合成实验、专业综合实训及毕业专题实验实训的要求,书后附录部分收录了药物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资料,并附有药品中英文名、异名对照,常用化学试剂的配制、性质与制备纯化方法等。 本书主要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制药技术类、药品营销类、食品药品管理类和药学等相关专业药物化学课程的实验实训教材,也可作为专业综合实验实训及毕业专题实验实训的指导书使用,还可作为医药企业员工培训教材,对于化工类、生物类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和原料药生产厂技术人员、科研单位科研人员可将其作为常备参考书。
制药工艺学实验是制药工程专业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本书主要包括基本操作与实验技术、生物制药工艺学实验和化学制药工艺学实验三个部分。全书的编排体现了从工艺单元、工艺优化及路线设计的系统工艺学实验体系,同时将工艺过程分析技术(PAT)的原理应用于实验工艺过程分析,在大部分实验章节中安排了工艺控制点分析,突出了工艺过程控制的基本思想,有助于学生完整、系统地掌握制药工艺学的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现代生物制药工艺学》的内容包括天然生物材料的提取制药、发酵工程制药、细胞工程制药、酶工程制药和基因工程制药5个项目。天然生物材料的提取制药项目设计了L-胱氨酸的制备、胰凝乳蛋白酶的制备、 核苷酸的制备、 溶菌酶的制备、甘露醇的制备、卵磷脂的制备6个工作任务,发酵工程制药项目设计了青霉素的发酵生产、红霉素的发酵生产、金霉素的发酵生产、链霉素的发酵生产、维生素C的发酵生产、谷氨酸的发酵生产6个工作任务,细胞工程制药项目设计了骨髓瘤细胞SP2/0的传代培养、SP2/0细胞传代培养的常规检测、抗人血蛋白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杂交瘤阳性克隆子的保藏、杂交瘤阳性克隆子的微载体培养、西洋参植物细胞的培养6个工作任务,酶工程制药项目设计了胃蛋白酶的制备及酶活力测定、门冬酰胺酶的制备及酶活力测定、糖化酶的制备及酶活力
《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内容全面且具有代表性,涵盖有机实验基础、药物制剂、药物分析、药物合成、天然产物提取及药物综合性实验,使学生掌握药物制备的整个过程及质量控制要求,突出制药工程专业特色及药品生产的特殊
《中药制药技术综合实训教程》是全国普通医药高职统编教材之一,由全国普通医药高职教材建设委员会组织编写。适用于各类普通医药高职院校中药制药及相关专业综合实训教学使用,也可作为中药制药相关岗位的岗前培训教材或参考书。本教材共分五篇,即药品生产管理知识、中药前处理、中间体制备、中药制剂生产和综合实训。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分别以设备使用和制药工艺为主线,对学生进行设备标准操作规程、设备清洁消毒规程和常用剂型制备等方面的实训,使其达到能依照制药工艺使用相关设备独立制备出所需要的剂型,为学生今后从事中药炮制、中药制药的前处理、中间体制备和制剂生产奠定一定的基础。
由谭睿等编著的《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是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四大基础化学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天然药物化学实践教学的特点,精选出现代天然药物化学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并将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设计的一般流程及原理、天然药物化学基础实验等汇编成册,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以便学生更系统、更全面地掌握天然药物化学学科知识,增强实践能力。本书共分为实验基础知识部分和实验选编部分。在实验基础知识中介绍了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基本检测技术;在实验部分中共选编了10个实验以及1个预实验;附录给出了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检出试剂配制法。
本书为化学制药技术综合实训教材。全书以培养学生进行药物合成的能力为主线,从基本技能的训练开始,循序渐进,以单元反应实验训练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终以药物合成综合实验及天然药物提取实验为途径,实现综合技能培养的目标。全书包括有关安全知识及防护技能,药物合成知识和基本操作,单元反应操作技术及药物合成综合实训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相关专业实训教学用书,也可提供给企业相关在岗人员作为技能培训用书。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惠兰、丁涛、沈崇钰、张晓燕、杨雯筌、张玲、蔡宝亮、蒋原、陶宏锦。
本标准的第3章、第5章是强制性的,其余是推荐性的。 本标准修改采用FA0规格502/TC(2002)《苄嘧磺隆原药》。 本标准修改采用国外先进标准的方法为重新起草法。 本标准与FA0规格502/TC(2002)《苄嘧磺隆原药》的主要技术差异: ——本标准规定苄嘧磺隆质量分数≥96.oN,FA0规定苄嘧磺隆质量分数≥975g/kg。 ——本标准规定干燥减量指标,FA0规格未控制该项指标。 ——本标准规定pH值范围指标,FA0规格未控制该项指标。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农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3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沈阳化工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快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激素研究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敏怡、邢君、陈杰、孔繁蕾。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Ys/T 279 1994《25号钠黑药》,与YS/T 279—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本标准进行了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新增加了对出口产品包装物塑料桶的规定; ——本标准将附录A的补充件修改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附录A中增加了试剂的具体配制及标定方法。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铁岭选矿药剂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玉兰、王国刚、李英。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YS/T 279—1994; ’ ——G13 8636 1988: ——YB 2410--1980。
本标准的第3章、第5章是强制性的,其余是推荐性的。 本标准修改采用FA0规格417/TC/S/F(1991)《丁硫克百威原药》(英文)。 本标准修改采用国外先进标准的方法为重新起草法。 本标准与FA0规格《丁硫克百威原药》的主要技术性差异: 1) 本标准丁硫克百威质量分数是≥90%,FAO规格是≥890g/kg(≥89%)。 2) 本标准控制杂质克百威质量分数是≤0.2%,FAO规格是≤2g/kg(≤0.2%)。 3) 本标准控制杂质丙酮不溶物含量,FA0规格无该项指标。 4) 综合我国产品的实际质量情况,碱度指标为≤0.05%,而FA0规格为≤0.2 9/kg(≤0.02%)。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农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3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沈阳化工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湖南海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常隆化
本书为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十二五”规划教材。全书共分11章,内容包括药品与CMP,确认与验证,制剂车间的管理,制药工艺用水的制备与操作,中药前处理、提取、分离、蒸发、干燥工艺与操作,丸剂、滴丸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口服液体制剂制备工艺与操作等,保证学生完成制药厂特别是中药厂基本生产流程操作培训。 本书可供中药学、药学、制药工程及药物制剂专业使用,也可作为相关企业培训用书。
本书是全国医药职业教育药学类规划教材之一,依照*E2006]16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特点,根据《制药设备实训教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和课程特点编写而成。 全书共分14章,分别介绍了流体输送和传热设备、原料药设备与机械、药用粉碎机械、药用纯水机械、饮片机械、制药辅助机械等重点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使用和操作方法、维护与保养方法、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人净和物净实训、制药生产安全实训等内容。 本书适合医药高职教育及专科、函授及自学高考等相同层次不同办学形式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医药行业培训和自学用书。
本标准的第3章、第5章是强制性的,其余是推荐性的。 本标准与FAO规格1.3/TC/S/F(1992)《2,4-D esters technical》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原化工行业标准HG 2319-1992《2,4-滴丁酯原药》作废。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农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3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沈阳化工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大连松辽化工有限公司、山东潍坊润丰化工有限公司、佳木斯黑龙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常州永泰丰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梅宝贵、邢君、苗革新、于亮、侯永生、董霞、方芸、杨剑锋、杨桂芹、杜剑萍。
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进行编制。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泛胜塑胶助剂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建才、阎龙、梁沛基、刘凤旭、吴九英。
本书系统介绍了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制剂技术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化学制药基本技术、盐酸*的生产工艺、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微生物基础知识、抗生素的生产技术、中药炮制技术、药物制剂技术等,共计九章,并附有习题和参考文献。 本书涉及面广,实用性强,适用于中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制药专业及相关专业作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企业职工的培训教材或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