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钢筋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4钢筋焊接接头弯曲试验方法;5钢筋电阻点焊接头剪切试验方法;6 钢筋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7 钢筋焊接接头疲劳试验方法;8钢筋焊接接头金相试验方法;9 钢筋焊接接头硬度试验方法;10 钢筋焊接接头晶粒度测定方法。本标准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427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4年12月1日起实施。原《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同时废止。
本书首先对钳工的工作内容、特点、技能要求和安全生产知识做一个初步介绍。然后介绍钳工常用设备、工量具,重点介绍钳工常用量具的使用。在介绍钳工操作技能前,对金属材料和机械识图等必要机械基础知识进行介绍。后介绍划线,錾削、锯削和锉削,孔加工,螺纹加工,矫正和弯形等钳工操作技能。本书坚持版教材实用、适用的特点,在每个技能模块后都配备相应的技能训练,强化技能操作,以提高学员技能水平。 本书由孙俊主编,申如意、戴文博参编;陈海魁审稿。
本书在版《锻造工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修订,围绕锻造工的实际工作内容构建教材结构,针对职业技能短期培训学员的特点,突出操作技能的培养。本书分四个单元,锻造基本知识部分包括图样识读、下料与加热、锻件的冷却与热处理、锻件表面清理、锻件质量检验和锻工安全技术等;自由锻造部分结合实例,介绍了自由锻造工具与设备、锻造操作中的手势信号、手工锻造操作、自由锻造工艺等;锤上模锻部分介绍了模锻设备、锤上模锻工艺及锤上模锻操作;胎模锻造部分介绍了胎模的结构及操作、胎模锻造工艺、胎模锻造操作。各单元的内容贴近生产实践、语言通俗易懂、配图丰富、操作具体,克服了传统教材偏重理论、与生产实践脱节的弊端,拉近了培训与岗位的距离,能帮助读者更快、更好地掌握锻造操作技能。 本书由尹常阜编写。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热处理基础知识、整体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测试硬度与校正变形以及典型零件的常规热处理。通过本书的学习,培训学员能够从事热处理工岗位的基本工作。 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考虑到培训I对象的实际情况,以通俗的语言介绍金属力学性能等理论知识,避免过深的理论分析;结合形象直观的图形,帮助学员理解和掌握表面热处理、测试硬度及校正变形等操作技能。本书实用性强,形象直观,通俗易懂。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焊接基础知识、焊条电弧焊、气焊与气割、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全书内容翔实丰富、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本书在保持版简单实用的基础上,充实了部分内容,增加了一些焊接实例和日趋普及的新型焊接技术,以充分满足各培训学校或机构在开展焊工短期培训旧寸的需求;书后还附有较为实用的复习题,可供学员复习或培训机构开展考核时使用。 本书由王文华主编,邱葭菲审稿,在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大力支持!
本书为装配钳工操作技能考试手册中级卷。分四章:“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简介及复习要求”、“考核内容”、“考核试题”、“组卷示例”等。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6]77号)的要求,本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査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检测仪器设备,声波反射法,现场检测,质量评定等。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长江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长江大学。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批))的通知》(建标E200sJ 102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支架基础预压;5.支架预压;6.预压监测;7.预压验收。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的通知》(建标[2006]77号)的要求,本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检测仪器设备,声波反射法,现场检测,质量评定等。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长江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近几年来汽车工业、农业机械、航天航空工业的发展,对模具发展和要求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同时塑料工业和发展日新月异,机电工业产品、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都必须依赖于塑料模具的开发利用,需要模具制造业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为新产品的开发和投产提供高效、精密、长寿命的模具,从而促使模具加工技术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模具制造是技术密集型统合加工技术,对生产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不断提高。为培养中、高级模具技术专业人才,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在深入模具制造企业及模具应用行业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针对生产中所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组织编写了本书。 本书重点介绍了模具工工程、模具制造的相关知识,包括成形制件的生产工艺、模具构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课程即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本书是与《几何量公差与检测》或《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基本教材配套使用的教学用书。 甘永立主编的《几何量公差与检测习题试题集(第7版)》以《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基本教材的内容为基础,并采用我国近期发布的新的公差国标来编写和命题。命题内容对各种版本的公差基本教材都适用。本书共分两部分, 部分几何量公差与检测思考题和习题,密切配合本课程的课堂教学,能满足基本教材各章课外作业和复习的需要。第二部分几何量公差与检测试题,由8所高等院校的12份试卷组成,各份试卷实行规范化命题,供考试时选择使用。本书还编写了 部分的习题和第二部分的试题的简要答案,供读者参考。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机械类各专业师生在教学中使用,也可作为继续教育院校机械类各专业的教材
本书以国家相关部门现有考核大纲、标准为依据,以现有各地教材为参考,广泛吸收培训复审工作中的经验,突出“安全”为主线和复审工作的特点,着重介绍了金属焊接与切割作业人员复审中所必须掌握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方法等安全技术知识,包括了金属焊接与切割作业的基本知识、常用焊割安全技术、新型焊割安全技术等。书末有典型事故案例与防范措施以供从反面吸取教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GB/T 22638《铝箔试验方法》分为10个部分: ——第1部分:厚度的测定重量法; ——第2部分:针孔的检测; ——第3部分:粘附性的测定; ——第4部分:表面润湿张力的测定; ——第5部分:刷水试验方法; ——第6部分:直流电阻的测定; ——第7部分:热封强度的测定; ——第8部分:织构检验方法; ——第9部分:亲水性的测定; ——第10部分:涂层表面密度的测定。 本部分为GB/T 22638的第6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华北铝业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堆计量质量研究所、云南新美铝铝箔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曹建峰、葛立新、王淑芬、管连仲、郭义庆、张深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铸管精整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三、本
GB/T 20931—2007《锂化学分析方法》分为11部分: GB/T 20931.1 锂化学分析方法 钾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20931.2 锂化学分析方法 钠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20931.3 锂化学分析方法 钙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20931.4 锂化学分析方法 铁量的测定 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GB/T 20931.5 锂化学分析方法 硅量的测定 硅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 20931.6 锂化学分析方法 铝量的测定 铬天青S-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分光光度法 GB/T 20931.7 锂化学分析方法 镍量的测定 a-联呋喃甲酰二肟萃取光度法 GB/T 20931.8 锂化学分析方法 氯量的测定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 20931.9 锂化学分析方法 氮量的测定 碘化汞钾分光光度法 GB/T 20931.10 锂化学分析方法 铜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20931.11 锂化学分析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铸管涂油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三、本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炼焦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三、本《
GB/T 22638《铝箔试验方法》分为l0个部分: ——第1部分:厚度的测定重量法; ——第2部分:针孔的检测; ——第3部分:粘附性的测定; ——第4部分:表面润湿张力的测定; 一一第5部分:刷水试验方法; ——第6部分:直流电阻的测定; ——第7部分:热封强度的测定; ——第8部分:织构检验方法; ——第9部分:亲水性的测定; ——第10部分:涂层表面密度的测定。 本部分为GB/T 22638的第5部分。本部分参考EN 546.4-1997《铝及铝合金箔第4部分:特 殊性能要求》制定。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华北铝业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厦门厦顺铝箔有限公司、山东南山铝业有限公司。
本书系《机械工业技师考评培训教材》之一——车工技师培训教材。其内容包括:精密量具和量仪;金属切削原理;机械加工工艺;车床夹具;车复杂、畸形、精密工件;车床;数控车床;四新知识及试题库。试题库部分包括试题及答案、考试试卷样例。书后附有技师论文写作及答辩要点。 本书可供参加考评技师的车工及有关人员参考。
《模具零件的特种加工》介绍了模具零件特种加工的常用方法、特点和加工工艺。其主要内容有电火花成形加工、线切割编程与加工、超声波抛光加工及电解修磨抛光。《模具零件的特种加工》共设计了5个学习情境,通过典型模具零件的特种加工,体现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学结合,做中学,学中做,工学合一“的理念,突出了特种加工工艺的实用性和理论知识的适度性。
本教材分为十个项目,以项目来贯穿整个教学的知识教学点,可分以下三个区块:项目一~项目六是基础知识点,主要让学生从做产品当中了解铣床的各个编程方法和指令,还有量具的使用;项目七~项目九是综合加工,将前面六个项目的知识点都融入进去,强化并透彻的了解数控铣床的加工方式;项目十是对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和考核。
全书围绕数控车床的设备、工艺、编程与操作等核心内容,以数控车削加工为主线,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数控技术的基础知识、数控车床的数控系统与机械结构、车削加工的工艺分析、编程技术、数控车床的操作和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消除方法。本书适用于数控车床技术工人的培训教材,也可供传统制造业技术工人更新知识、提高职业技能、学习数控知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