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天车入门指导开篇,详细介绍了天车的主要零部件和天车的主要电气设备,对天车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的常用调整、维护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在天车操作部分,运用丰富的图片,对天车的操作、吊运方法和指挥信号进行了形象直观的讲解;对天车安装、架设及运行调试,天车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后介绍了天车的维护保养及安全技术。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用通俗的语言和直观的图形,帮助学员更好地掌握操作技能。通过本书的学习,学员能很快地掌握天车的操作方法,从事天车岗位的基本工作。 本书由葛正大编写。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热处理基础知识、整体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测试硬度与校正变形以及典型零件的常规热处理。通过本书的学习,培训学员能够从事热处理工岗位的基本工作。 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考虑到培训I对象的实际情况,以通俗的语言介绍金属力学性能等理论知识,避免过深的理论分析;结合形象直观的图形,帮助学员理解和掌握表面热处理、测试硬度及校正变形等操作技能。本书实用性强,形象直观,通俗易懂。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钢筋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4钢筋焊接接头弯曲试验方法;5钢筋电阻点焊接头剪切试验方法;6 钢筋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7 钢筋焊接接头疲劳试验方法;8钢筋焊接接头金相试验方法;9 钢筋焊接接头硬度试验方法;10 钢筋焊接接头晶粒度测定方法。本标准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427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4年12月1日起实施。原《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同时废止。
本书为装配钳工操作技能考试手册中级卷。分四章:“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简介及复习要求”、“考核内容”、“考核试题”、“组卷示例”等。
本书为装配钳工操作技能考试手册初级卷。分四章:“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简介及复习要求”、“考核内容”、“考核试题”、“组卷示例”等。
本书首先对钳工的工作内容、特点、技能要求和安全生产知识做一个初步介绍。然后介绍钳工常用设备、工量具,重点介绍钳工常用量具的使用。在介绍钳工操作技能前,对金属材料和机械识图等必要机械基础知识进行介绍。后介绍划线,錾削、锯削和锉削,孔加工,螺纹加工,矫正和弯形等钳工操作技能。本书坚持版教材实用、适用的特点,在每个技能模块后都配备相应的技能训练,强化技能操作,以提高学员技能水平。 本书由孙俊主编,申如意、戴文博参编;陈海魁审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焊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09年修订)》(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磨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09年修订)》(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JB/T 5247《台式压力机》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技术条件; ——第2部分:型式及基本参数; ——第3部分:精度。 本部分为JB/T 5247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卜-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代替JB/T 5247.3—1999《台式压力机精度》。 本部分与JB/T 5247.3—1 99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压力机施力机构总间隙的检验项目; ——修改了精度检验项目的顺序; ——修改了模柄孔对滑块下平面的垂直度公差及检验方法。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锻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0)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浙江萧山金龟机械有限公司、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课程即《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本书是与《几何量公差与检测》或《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基本教材配套使用的教材。 本书共分几何量测量基础知识、线性尺寸测量、表面粗糙度轮廓幅度参数测量、几何误差测量、圆锥角测量、圆柱螺纹测量和圆柱齿轮测量等7章,共20个实验。每个实验均包含实验目的、测量原理(测量方法)、量仪说明、实验步骤、思考题等内容,若干实验还有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和示例的内容。 本书供高等学校机械类各专业师生在教学中使用,也可作为继续教育院校机械类各专业的教材。
本书为普通高等院校机械类和近机类专业技术基础课实验教材。全书共分为6章,内容包括尺寸的测量、几何误差的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普通螺纹的测量、齿轮几何参数的测量、实验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示例。各章后均附有思考题。本书系统而精炼地介绍了几何量误差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尺寸、几何误差、表面粗糙度、螺纹几何参数和齿轮几何参数测量等常用的测量仪器、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
全书围绕数控车床的设备、工艺、编程与操作等核心内容,以数控车削加工为主线,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数控技术的基础知识、数控车床的数控系统与机械结构、车削加工的工艺分析、编程技术、数控车床的操作和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消除方法。本书适用于数控车床技术工人的培训教材,也可供传统制造业技术工人更新知识、提高职业技能、学习数控知识使用。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刀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河南工具厂、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新编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统编教材:压力焊作业》反映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全国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的*要求,是全国各有关行业、各类企业准备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为提高有关特种作业的知识与技能,提高自身安全素质,取得特种作业人员IC卡操作证的*培训考核教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车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09年修订)》(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
本练习册同职业技能培训教材、岗位培训教材《车工工艺》配套使用,同时也适用于初级车工技术工人的培训与自学。 本练习册各章顺序与教材内容一致,注重培养学员对车工基本概念、知识及技能的掌握,使其能够全面地巩固所学知识,顺利实现上岗就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加工中心操作工国家职业标准(2005年版)》(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本书是根据原劳动部、机械工业部联合颁发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中高级工具钳工内容而编写的。主要内容有:精密量仪的结构和原理;精密夹具的装配和测量;冷冲模的装配和调整。
本练习册同劳动预备制、职业培训教材《车工技术》(初、中级)配套使用,同时也适用于初、中级技术工人的培训与自学。 本练习册各章顺序和内容同教材一致,注重培养学员对车工技术基本概念、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使其能够全面地巩固所学知识。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数控技术在现代企业中大量应用,使制造业朝着数字化的方向迈进。同时,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当前亟需一大批能够熟练掌握数控技术基本知识和能力的数控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本教材是根据数控车《国家职业标准》中级操作工的基本要求,为职业技能鉴定编写的培训教材。本书内容上力求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指导思想,针对数控车床技术操作工种职业活动领域,依据中级工技能鉴定标准编写。本书涉及国家职业技能中级鉴定标准中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关知识三部分,并结合编者在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方面的教学与实践经验而编写的。 本教材可供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技术学院、技师学院、高级技校的数控专业使用,也可供从事本专业工种的技术工人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