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钢筋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4钢筋焊接接头弯曲试验方法;5钢筋电阻点焊接头剪切试验方法;6 钢筋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7 钢筋焊接接头疲劳试验方法;8钢筋焊接接头金相试验方法;9 钢筋焊接接头硬度试验方法;10 钢筋焊接接头晶粒度测定方法。本标准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427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4年12月1日起实施。原《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同时废止。
本书首先对钳工的工作内容、特点、技能要求和安全生产知识做一个初步介绍。然后介绍钳工常用设备、工量具,重点介绍钳工常用量具的使用。在介绍钳工操作技能前,对金属材料和机械识图等必要机械基础知识进行介绍。后介绍划线,錾削、锯削和锉削,孔加工,螺纹加工,矫正和弯形等钳工操作技能。本书坚持版教材实用、适用的特点,在每个技能模块后都配备相应的技能训练,强化技能操作,以提高学员技能水平。 本书由孙俊主编,申如意、戴文博参编;陈海魁审稿。
本书以天车入门指导开篇,详细介绍了天车的主要零部件和天车的主要电气设备,对天车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的常用调整、维护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在天车操作部分,运用丰富的图片,对天车的操作、吊运方法和指挥信号进行了形象直观的讲解;对天车安装、架设及运行调试,天车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后介绍了天车的维护保养及安全技术。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培训对象的实际情况,用通俗的语言和直观的图形,帮助学员更好地掌握操作技能。通过本书的学习,学员能很快地掌握天车的操作方法,从事天车岗位的基本工作。 本书由葛正大编写。
本书在版《锻造工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修订,围绕锻造工的实际工作内容构建教材结构,针对职业技能短期培训学员的特点,突出操作技能的培养。本书分四个单元,锻造基本知识部分包括图样识读、下料与加热、锻件的冷却与热处理、锻件表面清理、锻件质量检验和锻工安全技术等;自由锻造部分结合实例,介绍了自由锻造工具与设备、锻造操作中的手势信号、手工锻造操作、自由锻造工艺等;锤上模锻部分介绍了模锻设备、锤上模锻工艺及锤上模锻操作;胎模锻造部分介绍了胎模的结构及操作、胎模锻造工艺、胎模锻造操作。各单元的内容贴近生产实践、语言通俗易懂、配图丰富、操作具体,克服了传统教材偏重理论、与生产实践脱节的弊端,拉近了培训与岗位的距离,能帮助读者更快、更好地掌握锻造操作技能。 本书由尹常阜编写。
??本书是职业技能短期培训教材,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 ??本书内容涉及数控铣削加工过程、机床及装备知识、数控铣床的操作、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基础、编程规范、指令应用及编程方法等。 ??本书内容充实,实用性强,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通过本书的学习,学员在基本知识及操作技能上可达到初级技术工人应知、应会的要求,且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中的有关问题。 ??本书由李红军、陈平主编,王鹏、姜聪参编,王虹主审。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热处理基础知识、整体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和化学热处理、测试硬度与校正变形以及典型零件的常规热处理。通过本书的学习,培训学员能够从事热处理工岗位的基本工作。 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考虑到培训I对象的实际情况,以通俗的语言介绍金属力学性能等理论知识,避免过深的理论分析;结合形象直观的图形,帮助学员理解和掌握表面热处理、测试硬度及校正变形等操作技能。本书实用性强,形象直观,通俗易懂。
本书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为焊工操作禁忌,包括:焊条电弧焊、自动埋弧焊、CO2焊、氩弧焊等操作及材料使用、安全技术方面的禁忌;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禁忌;典型金属结构焊接禁忌;气焊、气割设备、工具、材料的使用及操作禁忌。另一部分为冷作工操作禁忌,包括金属结构加工制作、加工成形、装配与连接操作禁忌。 本书由王长忠、郑文杰主编,高艳华、任忠波、孟广斌参加编写。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焊接基础知识、焊条电弧焊、气焊与气割、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全书内容翔实丰富、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本书在保持版简单实用的基础上,充实了部分内容,增加了一些焊接实例和日趋普及的新型焊接技术,以充分满足各培训学校或机构在开展焊工短期培训旧寸的需求;书后还附有较为实用的复习题,可供学员复习或培训机构开展考核时使用。 本书由王文华主编,邱葭菲审稿,在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大力支持!
本书为装配钳工操作技能考试手册中级卷。分四章:“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简介及复习要求”、“考核内容”、“考核试题”、“组卷示例”等。
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批)>的通知》(建标[2006]77号)的要求,本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检测仪器设备,声波反射法,现场检测,质量评定等。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长江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现代安全管理不但要求安全员具备相应的安全技术知识,还要求其掌握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并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掌握劳动安全卫生知识及安全管理方法,已成为每个从事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工作的人员的迫切要求。为满足广大安全工作人员学习、培训的需要,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安全管理、安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全书主要讲述冶金企业安全员需要掌握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职业卫生知识。本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内容翔实可靠,突出科学性和实用性,适合于基层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员、安全监察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和广大职工的参考书。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批))的通知》(建标E200sJ 102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支架基础预压;5.支架预压;6.预压监测;7.预压验收。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电火花加工工艺及应用》分为三部分:部分为电火花加工工艺基础,包括、二、三章,主要介绍电火花加工基础知识、电火花成形加工设备、数控电火花线切割设备;第二部分为电火花成形加工,包括第四、五、六章,主要介绍电火花成形加工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电火花成形加工工艺、电火花高速小孔加工;第三部分为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包括第七、八、九、十章,主要介绍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基本规律、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操作及加工工艺、高速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经验集锦、电火花线切割技术的进展。 《电火花加工工艺及应用》可供从事电火花加工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机械制造、精密仪器、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与制造、自动化等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使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铣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09年修订)》(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锻造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09年修订)》(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车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09年修订)》(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上海捷锐气压设备有限公司、大连光明化工研究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鹏云、江建新、赵敏、温安然。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又称快速成形技术。作为一种先进制造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制造模式,利用离散/堆积的原理,无需任何工、模具,由CAD模型直接驱动,快速完成任意复杂形状的原型和零件,从而大大缩短了新产品开发的周期,极大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本书主要介绍了快速成形技术的定义、特征和几种典型的快速成形工艺,快速成形软件系统,四种国产快速成形设备的结构、特点、工艺操作过程和原型制造实例,快速成形技术在新产品设计、快速工模具及生物医学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本书是现代制造工程技术训练的系列教材之一,主要突出了实用性、可训练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可作为工科学生的工程训练教材,也可以作为从事新产品设计、模具制造的工程技术人
本书为装配钳工操作技能考试手册初级卷。分四章:“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简介及复习要求”、“考核内容”、“考核试题”、“组卷示例”等。
本图册与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机床夹具》衔接和配套使用。图册涵盖了各种机床常用夹具,主要包括车床夹具、铣床夹具、钻床夹具、镗床夹具等。图例选自国内外实际生产中使用效果显著,在结构上具有中等复杂程度的典型夹具,并以车床夹具、铣床夹具、钻床夹具为主,注重夹具的结构工艺性分析,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配备了部分立体图,直观性强,便于理解。图册中的成组夹具代表了当代机械制造柔性化技术的发展方向。能够满足学生认识和了解机床夹具,以及进行简单夹具设计的需要。本图册可供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成人高校、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校和民办高校教师和学生使用,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习题册与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配套编写,内容紧扣教材的能力目标要求,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又强调基本能力的培养。 本习题册题型全面、题量充足,作业练习、综合测试与模拟试卷相互衔接,并涵盖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题库的相关内容,可供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成人高校、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和民办高校学生选用。 本习题册由王公安主编,乔元信、孟庆祥、马建宏、李世健、程虎参加编写;陈志毅、宋文革审稿。
本标准是对JB/7 6052——1992《钢质自由锻件加热通用技术条件》的修订。 本标准与JB/7 6052——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l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有关规定对原标准作B 编辑性修改; ——对表1中的允许温度进行了修订; ——将第Ⅱ装料方式称为“单层密装法”; ——取消了4.7中“或将炉温降至650℃一750℃进行保温”; ——对4.9和原标准表5进行了修改: ——将原标准中的表3、表4、表5取消: ——取消了附录A,将其中表A1进行了修订,增加了“坯料返炉”一栏作为新标准中的表3,表A2、表A3、表A4归为新标准的表4、表5、表6。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锻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兰石机械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防腐蚀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09年修订)》(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