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实用五金大全》全面介绍了目前主要五金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用途以及的资料数据和有关标准。内容新颖、实用,共有基本资料、常用五金材料、通用配件及器材、工具、建筑五金等五大篇。 本书全是五金行业的采购、供应、销售、仓储等广大经营、管理人员的工具书;对科研、设计、教学、信息咨询、进出口贸易以及工矿企业等有关人员,也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本书以表格为主,图文并茂的形式,以现行有效的版国家标准和待业标准内容为基础,经过认真分析,周密策划,精心编写,介绍了常用五金产品的品种、规格、标记、性能和应用等内容,并介绍了部分有关的基本资料和数据。全书分为七章,包括:常用数据和资料、常用金属材料、通用零部件、量具与刃具、工具、建筑五金、日用五金。本书可供从事五金产品的生产、科研、设计、使用、销售、采购的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院校的师生参考。
本书以表格为主,图文并茂的形式,以现行有效的版国家标准和待业标准内容为基础,经过认真分析,周密策划,精心编写,介绍了常用五金产品的品种、规格、标记、性能和应用等内容,并介绍了部分有关的基本资料和数据。全书分为七章,包括:常用数据和资料、常用金属材料、通用零部件、量具与刃具、工具、建筑五金、日用五金。本书可供从事五金产品的生产、科研、设计、使用、销售、采购的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院校的师生参考。
本书以表格的形式详细介绍了五金产品的品种、牌号、尺寸规格、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用途等。编者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基础,经过认真分析、精心筛选,本着更新、更全的宗旨编写了本书,以方便读者查阅。全书共分四篇,包括基础知识,常用五金材料、通用配件及器材、五金工具。 本书适合从事五金产品设计,生产、科研、使用、施工、维修、销售、采购的相关人员使用。
本书以表格为主,图文并茂的形式,以现行有效的版国家标准和待业标准内容为基础,经过认真分析,周密策划,精心编写,介绍了常用五金产品的品种、规格、标记、性能和应用等内容,并介绍了部分有关的基本资料和数据。全书分为七章,包括:常用数据和资料、常用金属材料、通用零部件、量具与刃具、工具、建筑五金、日用五金。本书可供从事五金产品的生产、科研、设计、使用、销售、采购的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院校的师生参考。
本手册主要介绍了黑色金属材料、有色金属材料、建筑五金工具、建筑门窗、门窗五金、建筑小五金、建筑玻璃,灯具及电气设备,密封膏、胶粘剂及建筑涂料、卫生洁具及五金,铸铁管材及管件,塑料管材及管件,焊接材料、散热器、阀门,以及建筑用铜管、铝塑复合管等内容。 本手册可供建设设计和施工技术人员,材料管理及供销人员使用。
本手册主要介绍了黑色金属材料、有色金属材料、建筑五金工具、建筑门窗、门窗五金、建筑小五金、建筑玻璃,灯具及电气设备,密封膏、胶粘剂及建筑涂料、卫生洁具及五金,铸铁管材及管件,塑料管材及管件,焊接材料、散热器、阀门,以及建筑用铜管、铝塑复合管等内容。 本手册可供建设设计和施工技术人员,材料管理及供销人员使用。
本书以表格的形式详细介绍了五金产品的品种、牌号、尺寸规格、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用途等。编者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基础,经过认真分析、精心筛选,本着更新、更全的宗旨编写了本书,以方便读者查阅。全书共分四篇,包括基础知识,常用五金材料、通用配件及器材、五金工具。 本书适合从事五金产品设计,生产、科研、使用、施工、维修、销售、采购的相关人员使用。
《实用五金手册》初版于1959年,1967年、1980年、1991年、1995年和 2000年,分别出版了第二、三、四、五和第六版。现根据我国五金商品的发展状况及新制、修订的有关五金商品的标准,修订和新增了部分内容,出版了本书。 本手册介绍了有关的基本资料与常见的五金商品(包括金属材料、通用配件及器材、工具、建筑装潢五金四个大类)的品种、规格、性能、用途等实用知识。本手册具有“内容丰富、取材实用、资料新颖、文图对照和携带方便”五大特点,可供与五金商品有关的销售、采购、生产、设计、咨询和科研等方面的人员和一般用户使用。
本手册是一部电气电子五金方面的专业性工具书。全书共4篇33章,主要内容包括电工电子材料、常用工具和仪表、电气五金及元器件、电子测量仪器等。结合与电工电子产品有关的新标准,全面、科学、系统地汇集了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电工电子产品和电工电子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用途及新技术资料等。 本手册可供从事电工电子产品设计、生产、销售、采购、管理和科研方面的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实用五金手册》初版于1959年,1967年、1980年、1991年、1995年和 2000年,分别出版了第二、三、四、五和第六版。现根据我国五金商品的发展状况及新制、修订的有关五金商品的标准,修订和新增了部分内容,出版了本书。 本手册介绍了有关的基本资料与常见的五金商品(包括金属材料、通用配件及器材、工具、建筑装潢五金四个大类)的品种、规格、性能、用途等实用知识。本手册具有“内容丰富、取材实用、资料新颖、文图对照和携带方便”五大特点,可供与五金商品有关的销售、采购、生产、设计、咨询和科研等方面的人员和一般用户使用。
本书以表格为主,图文并茂的形式,以现行有效的版国家标准和待业标准内容为基础,经过认真分析,周密策划,精心编写,介绍了常用五金产品的品种、规格、标记、性能和应用等内容,并介绍了部分有关的基本资料和数据。全书分为七章,包括:常用数据和资料、常用金属材料、通用零部件、量具与刃具、工具、建筑五金、日用五金。本书可供从事五金产品的生产、科研、设计、使用、销售、采购的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院校的师生参考。
本手册主要介绍了黑色金属材料、有色金属材料、建筑五金工具、建筑门窗、门窗五金、建筑小五金、建筑玻璃,灯具及电气设备,密封膏、胶粘剂及建筑涂料、卫生洁具及五金,铸铁管材及管件,塑料管材及管件,焊接材料、散热器、阀门,以及建筑用铜管、铝塑复合管等内容。 本手册可供建设设计和施工技术人员,材料管理及供销人员使用。
这本《实用五金大全》全面介绍了目前主要五金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用途以及的资料数据和有关标准。内容新颖、实用,共有基本资料、常用五金材料、通用配件及器材、工具、建筑五金等五大篇。 本书全是五金行业的采购、供应、销售、仓储等广大经营、管理人员的工具书;对科研、设计、教学、信息咨询、进出口贸易以及工矿企业等有关人员,也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锁具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三、本《标准
??本习题册与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配套使用。习题册内容紧扣教材的能力目标要求,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又强调基本能力的培养。题型全面,题量充足,涵盖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题库的相关内容。可供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成人高校、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和民办高校学生使用。 ??本习题册由麻艳主编,秦荣健、苏慧祎、许芹、车志敬、郭复欣、王金铭、刘汝伟参编。
本标准参考了欧州标准EN 200:2004(单控和混控——卫生用水嘴技术规范》及EN817:1997《机械混合式水嘴通用技术规范》。 本标准是对JC/T 758—1983(1996)《陶瓷洗面器普通水嘴》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与JC/T 758—1983(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对水嘴扭力矩试验以及寿命的要求。 ——增加了非接触式水嘴的标准内容。 ——增加了水嘴流量上限值,符合国家节水政策。 ——修改了对水嘴材料、加工与装配、外观质量的要求。 ——修改了对水嘴阀体强度性能、密封性能的要求。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C/T 758—1983(1996)。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建筑卫生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内容简介 DL/T 768的本部分规定了钢铁件热镀锌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以钢材、铸铁等材料制成的电力金具采用热浸镀锌法镀成的锌层。
《实用五金手册》初版于1959年,1967年、1980年、1991年、1995年和 2000年,分别出版了第二、三、四、五和第六版。现根据我国五金商品的发展状况及新制、修订的有关五金商品的标准,修订和新增了部分内容,出版了本书。 本手册介绍了有关的基本资料与常见的五金商品(包括金属材料、通用配件及器材、工具、建筑装潢五金四个大类)的品种、规格、性能、用途等实用知识。本手册具有“内容丰富、取材实用、资料新颖、文图对照和携带方便”五大特点,可供与五金商品有关的销售、采购、生产、设计、咨询和科研等方面的人员和一般用户使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日用五金制品制作工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