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分设水资源评价和供需平衡分析、防洪减灾对策、农业用水与节水高效农业建设、城市水资源利用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北方地区水资源配置和南水北调、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等7个课题,经过43位两院院士和近300位院外专家近两年的紧张工作,取得了一批重大的研究成果,提出了8个专题报告,并在专题报告的基础上形成了项目综合报告。《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集》(以下称《报告集》)共分9卷,汇集了该项目的系列研究成果。 本书为《报告集》的第2卷,共分6章。内容包括:引论;中国水资源及其演变趋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社会经济发展态势;水资源供需发展趋势分析;对策与建议。 《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
《环境变化条件下的地表水资源评价方法及应用》在水资源数量与质量联合评价方法基础上针对水功能区划的要求,并对每一个河道功能区段,根据假设的取水口位置,引用段首控制法和段末控制法的概念,提出了两种计算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方法,并结合黑河流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计算;在这一过程中考虑生态价值提出了基于生态理论的生态需水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黑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计算研究和实践。 《环境变化条件下的地表水资源评价方法及应用》可供从事水文水资源相关专业的科研管理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在西北内陆河流域,水土资源的作用方式深刻地改变着区域的生态环境。本书以新疆博斯腾湖流域为研究对象,研究绿洲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动态特征及其内在驱动力因子;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从时间序列、空间结构上人手,针对绿洲景观结构、功能及生态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对景观变化的分析,剖析绿洲演变特征及未来趋势发展变化;揭示绿洲区地下水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地下水的生态效应和绿洲灌区水盐梯度下植被分异特征以及群落多样性。最后基于能值理论,研究了绿洲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博斯腾湖流域水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可供水文水资源学、环境科学、生态学、水文地质学以及相关专业科研和教学人员使用和参考。
良好的水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人水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本书是作者对入水和谐研究探索的成果集成,全书共有9章组成。章研究探索了人水和谐的思想渊源,第二章探索了人水和谐实践的历史演变,第三章阐述了入水和谐的基本理念,第四章提出了人水和谐的追求目标,第五章研究提出了人水和谐的框架体系,第六章分析了人水和谐的实现途径,针对解决当前面临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水污染等突出问题,从水资源管理和工程管理角度进行了分析,第七章分析了人水和谐的保障措施,第八章研究提出了人水和谐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第九章是人水和谐的实践探索,介绍了国内外入水和谐实践的典型工程案例。 本书可供从事水科学、水管理相关的研究人员及管理者参考,也可供水利、环境
《现场调查技术》是一本为卫生、卫生管理及医学专业研究生教学而编写的教材,也是相关专业实际工作者的参考书。本收主要论述现场调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选题、课题申请书的撰写、调查设计、问卷设计、调查实施、定量和定性资料的收集方法及调查报告的撰写方面,在社区卫生服务研究的设计原理和方法等方面从实用的角度作了讲解。本书吸收了外有关学科 新近发展的知识和作者们在实际工作积累的经验,在多个章节具有鲜明的学科发展与实用的特色。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基础,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长期以来,全国各地已经编制和实施了很多涉水规划,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由于各类涉水规划内容往往分属不同的专项规划,对涉水问题缺乏统一规划和合理协调。本书以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应用为基础,对滨江地区水资源评价、预测及合理配置、节水减污、应急供水体系、水环境的评价、模拟和预测的理论和计算、水环境保护对策制定、水文计算方法、防洪安全校核、防洪减灾对策、水系规划模式、水生态保护、水景观和水文化建设、水权及水市场等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对相关研究实例进行了分析。 本书可供水文水资源、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科研技术人员、高等学校师生及相关管
本书主要依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干旱半干旱牧区饲草料地高效用水技术研究”的试验和研究成果编著而成。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牧区自然条件及发展问题、相关技术发展状况、典型牧区自然生态特征分析、饲草料作物需水规律和水肥关系、饲草料地节水灌溉工程技术、饲草料地高效用水技术的集成示范、人工草地建设对生态的影响和灌溉饲草料地遥感ET监测等。
为什么水是环境问题?答案很简单:没有水,地球上就不会有生命存在。本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保护水资源、保障水供给的各种途径——从绿色设计良方到鼓励个人承担更多的责任。并且,用几十个实际案例帮助读者理解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概念和实践。这本水资源问题可持续性解决方案,用启发式口吻、可操作方法告诉读者,我们可以通过实用可行的措施,促进宝贵水资源的充沛和清洁,从而避免全球用水灾难的发生。
《北京市水土保持条例释读》由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为了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本条例的内容,由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组织编辑了《北京市水土保持条例释读》,从相关政策和行业规划方面对条例的各项条款进行释读。努力做到内容解释的准确性,为广大读者进一步学好本条例提供帮助。
全书共分十个部分,包括导论、正文八章和结语。首先,在分析界定水资源制度创新的内涵及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干旱区水资源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水资源制度创新应达到的主要目标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然后,针对我国干旱区水资源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就水权制度、水价制度、水利投资制度、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度、节水技术开发制度、水资源法律制度和水资源非正式制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并相应地提出了具体的制度设计。为了使研究具有典型性,研究成果更具现实可行性和针对性,本书还以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流域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最后,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全书的主要研究结论。
本书介绍了美洲、大洋洲的30个国家(地区)的自然与经济概况、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与保护状况,水法和水管理机构现状等内容,可以帮助读者了解美洲、大洋洲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情况,借鉴其发展经验。 本书可供广大水利工作者及相关行业人员参阅。
本书主要依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干旱半干旱牧区饲草料地高效用水技术研究”的试验和研究成果编著而成。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牧区自然条件及发展问题、相关技术发展状况、典型牧区自然生态特征分析、饲草料作物需水规律和水肥关系、饲草料地节水灌溉工程技术、饲草料地高效用水技术的集成示范、人工草地建设对生态的影响和灌溉饲草料地遥感ET监测等。
本书研究的地域范围主要局限在浙江省境内的钱塘江流域:研究的时间范围上至浦江上山遗址文明时期,下迄民国时期,大约10000年的历史。该研究从钱塘江流域水利开发的起源分析入手,运用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水利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为指导,分析了钱塘江流域历史时期水利开发的进展及其特点,阐述了该地区历史时期主要水利工程及其水利工程技术.探讨了该地区部分历史时期水利开发管理的经验及其借鉴意义。
本书是在海南省海口市水系综合规划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在河流水系环境整治与修复、水资源配置与工程布局、水污染治理、水景观建设、防洪(潮)工程、水务信息化管理及水务管理政策法规建设等方面,提供了一套较完备的水系规划理论技术体系,反映了目前我国水系综合规划的研究成果。 本书内容包括水资源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评价、水环境质量状况调查评价、社会经济发展与需水预测、水生态环境建设及需水预测、水资源配置与工程规划、防洪(潮)体系建设与实施方案、水务信息化建设与实施方案、水务管理政策法规体系、规划实施保障体系等。 本书可供水利(水务)、农业、城建、环境、国土资源、规划设计及相关部门的科技工作者、规划管理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复杂水资源系统模拟与优化》共10章,分为4部分.部分包括第l章至第3章,综述了水资源配置和调度研究进展,介绍了数学规划以及通用代数建模系统GAMS在水资源系统中的应用;第2部分包括第4章至第6章,提出了复杂水资源系统模拟与优化理论,构建了通用水资源优化调配模型WROOM,并介绍了自主开发的通用水资源调度系统;第3部分包括第7章至第9章,主要为WROOM模型的应用,包括在南水北调中线水资源联合调度、北京市水资源优化配置以及丹江口水库供水优化调度中的应用;第4部分是0章,介绍了主要成果及建议与展望。《复杂水资源系统模拟与优化》可供水文水资源、水库调度、水资源规划管理等相关部门的科技工作者、管理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大城市如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水管理成为很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可以直接饮用的水源变得很好稀有,而其它水源必须花费高成本处理后方可使用,并且废水量在不断增长。世界许多地区的城市居民缺少优质水,患上了由水传播的疾病。随着城市从上游寻找新的水源,并将污水排放到下游,周边居民也随之遭受到影响。包括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的水文循环和水生生态系统均遭到破坏。今天的状况是:气候变化和城市的持续增长会给明天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特别天气事件,如长期干旱乃至猛烈的热带风暴,正在逐步摧毁城市供水基础设施,造成特别痛苦和环境退化。城市水资源综合管理比目前的管理方法要好,因为目前管理供水、卫生、雨水和废水的实体均是孤立的,同时,这些机构又独立于土地利用规划和经济发展部门之外。 而城市水资源综合管理要求将城市发
该书以自然资源稀缺属性为研究视点,以水资源稀缺为主线,在构建水资源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基础上,立足中国水资源管理的实际,从理论、政策和应用的角度探讨了水资源经济与管理问题。该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试用教材,或涉水科研院所相近方向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也是水资源管理系统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有益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