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现场管理人员一本通系列丛书:公路资料员一本通》全面介绍了公路工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公路工程概述,公路工程管理文件,公路工程施工资料,公路路基工程施工资料及质量评定,公路路面工程施工资料及质量评定,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资料及质量评定,公路隧道、小桥及涵洞施工资料与质量评定,交通安全设施施工资料及质量评定,公路工程财务资料,公路工程监理资料,公路工程竣工资料,公路工程验收资料,公路工程资料建档与管理等。 本书可供公路工程资料编制与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公路工程施工监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质量监督人员使用和参考。
本书为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公路桥梁设计通用规范
现发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 2004),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 94)与《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6 98)同时废止。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 2004)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主编,标准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部,日常的具体解释和管理工作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负责。 请各有关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邮政编码:100088),以便修订时参考。
董丽艳等编著的《公路施工监理与招投标管理》以*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为依据,结合公路建设实际,按照理论阐述与工程案例相结合的思路,力求达到实用、适用的目的。本书分十个单元,主要内容包括施工监理的“五监控、两管理、一协调”的工作内容;公路工程施工招标与投标工作的法律知识、工作程序及内容;施工监理招标与投标的内容;施工监理与招投标的实践应用案例分析。《公路施工监理与招投标管理》除用作高职高专院校公路监理及相关专业教材之外,还可作为监理培训教学参考书。本书对广大工程监理、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监理与招投标知识,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拓展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根据建设部 关于印发《二○○二~二○○三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 (建标〔2003〕104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全面修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是:总则,基本规定,施工准备,测量,模板、支架和拱架,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砌体,基础,墩台,支座,混凝土梁(板),钢梁,结合梁,拱部与拱上结构,斜拉桥,悬索桥,顶进箱涵,桥面系,附属结构,装饰与装修,工程竣工验收等。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1.新增了施工技术要求条款;2.修订了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验收批的质量检验内容、标准和程序;3.质量检验分为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类;4.新增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要求条款;5.明确了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规划教材·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规划教材·道路与桥梁工程类:桥梁施工技术(第2版)》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规划教材,道路与桥梁工程类,成都蓉军广告印务有限责任公司印刷,2015年7月第2版,2015年7月第5次。主要内容包括:桥梁工程基本知识、桥梁施工基本作业、桥梁基础施工、桥梁墩台施工等。
《CJJ 2-2008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二~二○○三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3〕104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全面修订了本规范。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是:总则,基本规定,施工准备,测量,模板、支架和拱架,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砌体,基础,墩台,支座,混凝土梁(板),钢梁,结合梁,拱部与拱上结构,斜拉桥,悬索桥,顶进箱涵,桥面系,附属结构,装饰与装修,工程竣工验收等。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1.新增了施工技术要求条款;2.修订了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验收批的质量检验内容、标准和程序;3.质量检验分为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类;4
第2版是一本全新的图书。书中的qh2—7t与qh2—8t程序都具有三维中边桩坐标正、反算,路基超高及边桩设计高程计算,边坡坡口与坡脚计算,桥墩桩基坐标计算,隧道超欠挖计算等功能。qh2—7t为交点法程序,qh2—8t为线元法程序,两个程序均使用数据库子程序输入平竖曲线的全部设计数据。测试程序各项功能所用的案例均取自真实的工程项目,计算数据由项目的施工企业提供。 本书对缓和曲线切线支距坐标计算与坐标反算原理进行了重大改进,使得用qh2—7t与qh2—8t程序计算缓和曲线坐标反算的速度比第1版的相应程序缩短了1/3,且适用于计算任意偏角的缓和曲线。 本书适合于从事公路与铁路施工、监理、勘察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土建类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为铁路职工岗位培训教材之一,全书共分基本知识和职业技能两大部分。基本知识部分主要介绍桥隧建筑物的一般知识、常用材料、基本组成、检查、常见病害、作业机械、安全知识以及桥隧其他知识等;职业技能部分主要介绍对桥隧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资格性和适应性职业技能要求。 本书针对铁路职工岗位培训规范、职业技能鉴定进行编写,是各单位组织各级各类职工培训、技能鉴定的用书,对各类职业学校相关师生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共19章,分别为: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施工准备,4施工测量,5洞口、明洞与浅埋段工程,6开挖,7出渣与运输,8支护与衬砌,9小净距隧道及连拱隧道,10监控量测,11防水和排水,12风、水、电供应,13通风、防尘、防有害气体,14辅助坑道,15辅助工程措施,16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地段施工,17隧道路面施工,18附属设施工程,19交工验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JTJ018—97)(以下简称原规范)自颁布实施以来,对减少路基路面及公路构造物水损害,提高公路耐久性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排水技术水平的提高、新材料的出现以及工程经验的积累,规范部分内容需修订完善,以更好地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2009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交公路发[2009]190号)要求,由中交路桥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主编单位,对原规范进行修订。 编写组在总结近年来的工程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调研,充分吸收了近年来排水工程的建设经验,广泛征求了业内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完成了《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以下简称本规范)的编制工作。 《公路排水设计规
近年来, 交通运输部组织全国在役公路实施了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完善了各类交通安全设施, 改善了行车安全保障条件。为深入贯彻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 持续促进公路交通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2022 年2 月,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方案》(交办公路〔2022〕14 号), 决定在全国实施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 要求按照 问题导向、系统思维、精准施策、标本兼治 的原则, 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做好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工作, 公安部门负责做好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工作, 力争实现公路 安全保障能力系统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交通事故明显下降 的目标, 为人民群众出行创造更加安全的公路交通环境。
本书简要介绍了支挡结构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支挡结构的结构形式和适用条件、支挡结构的基本构造和施工基本要求,同时介绍了朗金、库仑土压力理论及各种条件下的上压力和滑坡推力的计算方法、作用于支挡结构上的荷载及其组合,重点介绍了重力式、悬臂式和扶壁式、加筋士:式、锚杆式和锚定板式、土钉式、桩板式等挡土墙以及抗滑桩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通过设计示例介绍了各种支挡结构的设计过程,后介绍了支挡工程与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路基支挡工程的景观设计。 本书可作为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土木工程、岩土工程等专业高等院校本科学生和研究生的参考教材,也可供从事路基支挡工程设计、施工、养护工作的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为贯彻沥青路面“精心施工,质量”的方针,使铺筑的沥青路面坚实、平整、稳定、耐久,有良好的抗滑性能,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公路、城市道路和厂矿道路的沥青路面工程。
本书通过导论、道路交通事故警情的处置、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置、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痕迹物证的勘验、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测绘、道路交通事故勘验照相及视频图像采集共七章内容,介绍了道路交通事故的概念、道路交通事故的形态及分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道路交通事故交通现场勘查等内容。
《公路勘测细则》由中交公路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出,为公路勘测做出了详细的报告。
本规范的编制工作依据现行公路路基、路面等设计和施工规范,在充分吸收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重庆高温多雨山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关键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重庆高温、多雨、山区气候地理等特点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建设经验,借鉴了国内外其他地区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经验,提出了适合重庆地区特点的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与施工技术要求,适当提高了材料、混合料指标及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完善了路面排水、长大纵坡路面设计等内容。
本书分为四篇,包括培训名师针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培训对象的需求分析、培训项目的精品化运作以及将培训成效转化为科研成果的过程分析。
本书从新时期数据源及处理技术发生变迁的背景出发,阐述了大数据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支撑技术,并探索了在出行需求机理、交通运行状态把脉等方面的重要应用,主要内容包括交通大数据采集及分析技术概述、典型交通大数据提取技术、基于大数据的个体出行识别及预测技术、基于大数据的群体出行分析及预测技术和基于大数据的路网运行及预测技术。本书将重点介绍交通大数据的特征、采集方式及知识挖掘技术,并分析其在交通决策支持中的各种应用。包括来自海量移动终端、IC卡、车联网的个体出行数据与运行监测数据,以及在个体与群体出行行为预测、交通网络规划、公交与物流智能调度、出行信息服务、驾驶员行为评估与矫正等领域的应用。本书可供交通工程领域专业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交通工程专业在校研究生参考使用。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以下简称原规范)发布实施以来,对指导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保证路面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工程技术人员积累了丰富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经验,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原规范中的一些技术指标已不满足需要。根据交通运输部(原交通部)《关于下达2007年度公路工程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交公路发[2007]378号)要求,由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为主编单位,负责原规范的修订工作。
《CJJ 2-2008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二~二○○三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3〕104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深
本指南由交通运输部公路局组织相关单位编写,目的是规范指导我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承灾体普查工作,旨在掌握公路承灾体自然灾害风险底数,为全国公路运营管理提供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指南分为数据采集和数据成果质检两册,其中,*册数据采集包括5章和4个附录,系统规定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承灾体普查数据采集的内容、方法及工作流程;第二册数据成果质检包括7章和4个附录,规定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承灾体普查数据与成果质检核查的内容、方法及工作流程。
根据交通运输部交公路发〔2007〕378号文《2007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要求,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承担《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2000) (简称“原规范”)的修订工作。原规范由交通运输部于2000年1月1日发布并批准实施,施行15年来,对指导我国公路路面基层施工,保证路面质量起到了很大作用。
本书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悬索桥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