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详细叙述了相似的本质,拓展和细化了相似定理,即把传统的相似三定理细化成11定理,其中有5个性质定理,5个性质推论和1个判定定理。对相似模型设计理论、相似型经验公式建立的方法和步骤进行了更通俗的描述,首次提出了试验组织原理的概念,并对论文写作格式做了归纳。全书共分9章,包括相似与变尺、相似模型设计原理、相似准则函数关系分析原理、试验内容设计原理、减少相似准则数量分析原理、组分方程线性回归原理、试验组织原理、创建相似型经验公式、试验类期刊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本书适合理工科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高校教师以及相关的科学技术研究人员阅读,也可作为理工类在校本科生和工程技术人员知识拓展读物。
...........
.........
目前,在部分公安院校进行的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已全面展开。为了规范和加强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公安部印发了公政治[2008]355号文件《关于制定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专业培养方案的意见》(以下简称《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各试点专业(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办学层次、课程设置、培养模式、考核办法等教学要求,为组织教学活动、规范教学内容,提供了重要的基本依据。 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各公安院校推进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需要,由公安部群众出版社组织,邀请了浙江警察学院、广东警官学院、江苏警官学院、云南警官学院、四川警察学院、山东警察学院、福建警察学院、河南警察学院、江西警察学院、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辽宁警官高等专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部分(32开) 定价 27.00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4年07月 开本 32开 作者 中国铁路总公司 编 装帧 平装 页数 240 字数 182000 ISBN编码 9787113188702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高速铁路部分》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在2007年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基础上重新组织编写而成,适用于200km/h及以上的高速铁路部分,是国家铁路技术管理的基本规章,是各部门、单位制定铁路技术管理文件的依据和基础。全书分为技术设备、行车组织、信号显示共三篇二十五章,附图2种,附件3个。内容包括线路桥梁隧道、通信信号、铁路信息系统、车站枢纽、机车车辆、供电给水、房建用地,编组列车、调度列车、列车运行、限速管理、调车工作、施工维修、灾害天气行车、设备故障
...........................
................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 7717:1985《飞机——四轮驱动牵引车——设计性能要求》(英文版)。 本标准等同翻译ISO 7717:1985。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 “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b)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c)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d)将国际标准中的“3.10示例”作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局机场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天。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是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研究项目组编著。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共8章。内容包括绪论、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现状和趋势、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特点及分析、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发展及面临的问题、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研究需求、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研究时序、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关键技术选择、结论与建议、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研究调查与分析报告、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研究考察报告。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在2007年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基础上重新组织编写而成,适用于200km/h以下的普速铁路部分,是国家铁路技术管理的基本规章,是各部门、单位制定铁路技术管理文件的依据和基础。《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全书分为技术设备、行车组织、信号显示共三篇十九章,附图2种,附件10个。《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内容包括线路桥梁隧道、通信信号、铁路信息系统、车站枢纽、机车车辆、供电给水、房建用地,编组列车、调车工作、行车闭塞、列车运行,固定信号、移动信号及手信号、信号表示器及标志、听觉信号等相关规定和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工职业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早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本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张军编著的《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通过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系统分析,建立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模型与方法,对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供给能力和需求能力的协调度进行综合评价和诊断。重点考查城市交通的供给是否在满足城市交通需求的同时,还满足城市交通生态环境和资源消耗等方面的可持续性要求。力求探索城市交通系统内部之间,以及与环境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之间发展不协同的影响因素的症结所在,为城市交通系统在未来的规划、发展和建设中明确方向。努力寻求科学地系统地解决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理论与实践途径,推动城市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和城市交通系统的均衡发展,达到城市交通的经济持续性、社会持续性和环境持续性。
.................
...........
................................
本书以系统的观点,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和叙述。内容包括城市轨道交通概述、客流预测与分析、运输计划编制、运输能力理论及加强、列车运行图原理及编制、列车运行组织、车站工作组织、调车工作组织、运价理论与票务管理、运营指标分析、运营可靠性分析和运输企业理财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运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阅读与参考。
本书通过国家高速交通区位线分析专题案例,以及交通发展战略构思、海港交通区位、城镇发展、城市交通枢纽区位、城市发展与交通关系等专题案例的交通区位分析,构建交通区位与交通区位因素分析的操作方法,并使之范型化,让读者阅后获得类似感,为日后解此类“新题”提供参考。 本专题可作为交通运输、交通工程、城市规划、生产力布局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生产力布局等专业硕士生、博士生的参考教材,也可供从事上述专业以及需考虑交通环境条件的其他专业的管理、教学、工程技术和科研方面的人员参考.
本书系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项目“智能交通系统标准体系及关键标准的制定”的成果。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ITS及其发展、ITS标准体系及作用,国际及国外ITS标准化状况,ITS标准体系形成方法、标准覆盖范围、标准体系结构层次、标准体系表制定原则及明细表(节选)、ITS关键标准、ITS标准的修订与实施,附录中列出了我国对ISO/TC204已投标文件统计、美国现有ITS标准、ITS标准体系相关标准(节选)以及部分国际标准的主要内容。 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有关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与控制、系统科学、系统工程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选修课教材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政府有关部门、运输企业与经济部门,特别是公路、铁路、民族及水运部门的管理及科研人员的培训和参考用书。
.....................................
.........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集装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6)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胜狮货柜企业有限公司、新华昌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史艳秋、袁洪伟、张建良、卫宏、庞满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