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2001年出版的《噪声控制技术》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主要介绍噪声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噪声控制基础、隔声、吸声、消声、隔振与阻尼等,并介绍环境噪声的控制与影响评价、噪声控制实例和实验。在内容编排上力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突出实践性、应用性。此外,还针对不同的读者对象,提供不同的学习选择内容。在编排形式上,也力求新颖,在主要章节后附加阅读资料,以增加信息量和趣味性。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环境保护与监测专业的教材,也可用于环境类专业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在职培训和上岗培训,还可用于其他人员噪声控制技术自学和参考用书。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 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目的、要求及深度, 工程制图相关知识, 水污染控制工程设计基础、具体设计步骤及方法, 污水处理厂经济评价与分析, 污水处理厂的总体布置等。
与会专家结合城市大气环境与健康问题现状,围 我国主要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的特征、未来20年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演变趋势 、 我国城市大气环境的健康影响或健康损失 、 空气环境质量标准 、 城市大气环境复合污染(PM2.5、O3)与健康 、 有毒有害空气污染物与健康 、 城市大气环境健康影响监测、风险评估 、 城市大气环境科学管理的困境与问题,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下的大气环境管理重建 、 大气重污染情况下的预警与应急体系构建 等多个议题。
刘建国主编的这本《高速铁路动车组》由具有高速动车组运用、检修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生产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和具有丰富课堂教学实践的“双师型”教师组成的校企合作团队共同编写,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高速动车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及运用维修的基本技能以及世界各国高速动车组等发展情况。本书共分十章,主要包括绪论、高速动车组的车体构造、连接机构、转向架、牵引系统、制动系统、辅助供电、控制系统、空调系统、服务系统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铁路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高速铁路运输和高速动车组制造、运用、维修、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现场技术工人的培训教材,还可作为对高速动车组有兴趣人士的参考读物。
《标准走进百姓家丛书:室内环境甲醛污染防控知识问答》是标准走进百姓家系列丛书的一本,是关于室内环境甲醛污染防控知识的普及性读物。全书共分为五篇和三个录,其中“性质危害篇”着重介绍室内环境甲醛污染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来源篇”重点介绍了室内环境中甲醛污染的来源,特别是由于建筑、装饰和家具造成的室内环境甲醛污染;“防控标准篇”重点介绍了国家关于室内环境甲醛污染检测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控制篇”和“净化治理篇”重点介绍了室内环境甲醛污染的防治知识,使广大读者了解室内环境甲醛污染基本的常识和防治方法。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促进电池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电池工业企业水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和监控要求,对重点区域规定了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电池工业企业排放恶臭污染物、环境噪声适用相应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产生固体废物的鉴别、处理和处置适用国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电池工业新建企业自2014年3月1日起,现有企业自2014年7月1日起,其水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按本标准的规定执行,不再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l6297--1996)中的相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30484-2013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由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由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人工生命的概念、特点、关键技术和研究方法等。全书共分为11章,首先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础协议、硬件组成等,随后对人工生命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基于人工生命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以及在人工生命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数据处理技术,总结了当前的研究成果。最后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仿真技术,并给出一些简单的实例。 本书内容翔实,深入浅出,覆盖面广,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很高的使用价值,是适合于高等院校计算机、通信、信息等专业师生和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还可作为相关领域人员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参考资料。
本书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环保制冷剂——氢氟烃。包括氢氟烃产品的生产方法、性质、分析检测方法等内容,并着重介绍了氢氟产品在汽车空调、电冰箱、气雾剂及灭火剂等方面的应用技术。附录中还介绍了制冷剂的命名和安全性分类。本书既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书对从事制冷剂研究,特别是对从事消耗臭氧层替代物开发、生产和应用的科技人员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为反映该领域的新技术,适应培养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作为《园艺植物生物技术》的配套教材,特编辑《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实验指导》教材。全书分三个部分,即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DNA分子标记。细胞工程部分选编了15个实验内容,包括培养基母液的配制、培养基配制与、植物材料的消毒与接种、愈伤组织诱导及悬浮细胞培养、植物茎尖脱毒与病毒检测、胚状体诱导技术、花药培养及花粉发育时期的鉴定、胚挽救技术、原生质体分离与纯化、原生质体培养、原生质体融合、植物离体培养诱导开花、兰花原球茎快繁、香蕉快繁技术、离体种质保存;基因工程部分选编了32个实验内容,包括基因组DNA提取、RNA提取与逆转录、核酸琼脂糖凝胶电泳、核酸定量、PCR基本技术、DNA连接和感受态细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水中松节油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松节油的气相色谱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泰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验证单位: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无锡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和泰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4年3月31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4年7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