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古树名木》是以2021-2023年青岛市古树名木普查的数据为基础进行编纂的,主要包括2022年全省认定的首批一级保护古树名木86株和2023年全市认定的首批二级保护古树291株。 本书部分内容与2021年前的青岛市古树名木相关资料有所出入,主要涉及树龄鉴定问题。经鉴定,有些古树的树龄并没有达到原有保护级别,因而这些古树被“降级”;还有一些古树经树龄鉴定,虽未降级,但对其信息记录做出了调整。 古树树龄鉴定是一项比较复杂的课题。本书中的树龄鉴定大多采用走访周围群众、查阅相关历史文献以及根据树木生长势所进行的推断,仅有个别古树经过了科学的树龄测定。所以本书中古树的树龄多为“估测”,且不排除将来经过科学手段鉴定后出现树龄变化的情况。
为更好地普及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促进甘薯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提高甘薯种植效益,本书作者张立明、汪宝卿结合多年的研究工作,对我国甘薯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性总结。《甘薯高产高效栽培十大关键技术》共分11个章节,包括我国甘薯栽培技术研究进展、甘薯脱毒技术、甘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甘薯配方施肥栽培技术、甘薯全程化学调控栽培技术、甘薯农机农艺配套栽培技术、健康种菡快繁技术、甘薯病虫害防控技术、淀粉型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鲜食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和菜用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08年以来,我有幸作为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的五位顾问之一,跟随中青年大豆专家们赴全国各大豆栽培区进行实地考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特别是2010年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8团,参加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王连铮研究员团队育成的大豆品种中黄35产量验收,亲眼目睹、亲自见证了亩产405.89kg产量纪录的诞生。兴奋之余,令我琢磨一个问题,即:如此高额的产量究竟是怎样达到的呢?以往想的较多的是品种自身的产量潜力和与之相应的栽培措施,对生产条件即环境的生态容量却重视不够。现在懂得了,要获得高额的产量,必须注重品种、措施和环境三要素的协调一致,且三要素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本书由西北农林科技教授张和义主编。内容包括:芽苗菜生产的基础知识,子(籽)芽菜生产技术,体芽菜生产技术,芽苗菜软化栽培技术等。全书采用问答形式系统地介绍了黄豆、绿豆、蚕豆、豌豆、鱼尾红小豆、黑豆、花生、苜蓿、萝卜、香椿、荞麦、小麦、玉米以及芥菜、南瓜等20种子(籽)芽菜生产关键技术,花椒嫩芽、香椿体芽、枸杞、芽球菊苣、胡萝卜芽球以及佛手瓜、甘薯、蒲公英等15种体芽菜生产关键技术,韭黄、蒜黄、蒲公英、生姜、蒌蒿、头等7种软化芽苗菜栽培技术。内容全面系统,技术科学实用,文字通俗易懂,适合家庭、工厂等广大芽苗菜生产者学校使用,也可供农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由浙江农业园艺系叶自新副教授编著。内容包括:豆芽生产的意义和食用价值,豆芽的形态特点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豆芽生产技术,无须根豆芽菜生产技术等,并附有豆芽烹调方法。内容科明系统,技术科实用。适合豆芽生产作坊、家庭、饭馆、宾馆以及工矿、机关部队、学校食堂的豆芽生产者阅读。
草坪草国产化是我国草坪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而暖季型草坪草国产化是我国草坪草国产化的必由之路和发展领域。《中国主要暖季型草坪草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对作者近20年来对国产暖季型草坪草种质资源的评价和利用研究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回顾,内容系统而全面,资料完整而翔实,既包括资源的地理分布,也对其坪用性状、繁殖力、抗逆(寒、旱、盐、酸、病)性、染色体倍性和核型变异以及遗传多样性、重要抗逆性相关基因克隆与功能验证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评价,并对我国主要暖季型草坪草种质资源的重要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获得了与草坪重要抗逆性相关的分子标记。最后,对国产优质抗逆草坪草种质资源利用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初步总结。该书是尚未见到的有关暖季型草坪草种质资源评价和利用的专著,既可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作为草坪草
内容简介
自从1995年和1997年分别召开届、第二届全国甜高粱会议以来,我国的科技人员对甜高粱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甜高粱燃料乙醇产业化方面也在积极探索实践之中。近年来,甜高粱作为能源作物更加受到外广泛关注,我国有关部委也将甜高粱研发列入相关计划。为了全面总结近10年甜高粱研究与开发所取得的成果,促进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密切产学研的联系,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质能源研究中心、作物科学研究所和北京雅津伟业信息中心于2007年10月11~12日举办了第三届全国甜高粱会议暨届甜高粱产业发展论坛。本书收集了这次会议交流的论文,并在征得原作者的基础上,全面收集了我国近10年有关公开发表的甜高粱论文,将这些论文认真整理如下:甜高粱总论与综述;甜高粱资源与遗传育种;甜高粱栽培、生理和生态;甜高粱综合利用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