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三,观画、听乐、拼图,在岁月更替中感受中国千百年来的画中乐事。《画中听乐·2023年周历》呈现52幅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挖掘其中的音乐元素,再现中国古代音乐活动,以生动有趣的言语叙述历朝历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画作中的音乐元素涉及到从古琴、琵琶、阮、萧等乐器到乐舞百戏、杂剧、戏曲等音乐表演形式。通过以画作史料为主轴,串联起乐史发展,引领读者在新一年的时间延绵中以周为单位寻迹古代乐史脉络,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人文精神。
少年强则国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是事关国家、民族兴衰成败的大事。党中央历来重视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因此,未成年人保护不仅关乎学校、家长,更是社会每一位成员应尽的责任。 《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日历》以“守护明天”——未成年人保护为主题,在日历的基础功能上增设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知识问答、央视《守护明天》节目、法律箴言等内容为日读版块。旨在引导青少年增强法治观念,自觉远离违法犯罪,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倡导家庭、学校、社会为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共同努力;向社会传播未成年人保护意识,展现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深刻意义,守护未成年人成长的每一天。
《向阳而生·随心手账》文字内容为每页一句关于简单生活的格言,中英双语,让生活减负而行。细节之处为封面采用精美竖腰封+烫金工艺,给你耳目一新的美感;3种内页,自填日期,随心使用,无所顾虑;裸脊精装,翻页、平铺无障碍;纸张优良,给你舒适的书写体验。 引进海伦·埃克斯利,一家来自于英国以礼品书为主要出版方向的机构,所出图书种类齐全,形态各异,有大部头、成系列的出版物,也有小的像火柴盒的口袋书。引进版采用手账的形式传达礼物与被珍藏的心意
《2022好食光日历》是千万粉丝美食博主菜菜美食日记打造的互动型美食日历。每天一句暖心话,每天一道暖心菜。365道原创暖心菜谱、60种时令风物介绍、12个厨艺进阶方案、24节气饮食指导,扫码即可观看当天对应菜谱,厨艺小白也可以轻松驾驭。让下厨变得更容易,让回家吃饭更幸福,是食物让平凡小日子变得闪闪发光。
《睡眠健康日历.2025》以科普的形式,将睡眠健康知识图片化、生活化、趣味化,将睡眠健康知识与中医文化结合起来。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睡眠健康为主线,通过精美插图与讲解,将睡眠的生理、病理、临床表现、诊疗、中西医治疗与保健等知识进行碎片化的讲解,重点突出中医对睡眠的治疗、调养与保健作用,具体内容包括中药汤剂对失眠的治疗、中成药对失眠的治疗、针灸对失眠的治疗、穴位推拿按摩对失眠的治疗等。在针灸与推拿治疗环节,讲述了穴位的相关知识,包括穴位释名、定位(简易取穴法)、功效、配伍、实用操作方法等。本书特色:借助文字、丰富多彩的图片,将中医关于睡眠健康的知识、理论与中医文化推广到寻常百姓的家庭和办公桌头,指导老百姓学习、熟悉以及深入了解睡眠健康与中医的关系,以及中医治疗失眠的方式方法等,从而
本书从数百万字的王阳明著作中,选取365个对生活有用的王阳明经典句子和案例,挑选出了365句对生活有用的心学金句,围绕修心这一主题,一天一句,由浅入深,让我们不断成长,成为一个此心光明,坦荡无畏的人。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作为一本已连续出版7年的日历,本书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宗旨,精选大家耳熟能详的古诗词,同时征集儿童画作为配图,形象呈现新时代中国人诗教的蓬勃面貌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日历按照全年的节气和时序,从浩如烟海的中华诗词中,选取了可读性、艺术性、思想性俱佳的诗词,一日一首,所选诗词以自然为主旋律,倡导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以爱国为主基调,弘扬中华民族的精气神。
《2022好食光日历》是千万粉丝美食博主菜菜美食日记打造的互动型美食日历。每天一句暖心话,每天一道暖心菜。365道原创暖心菜谱、60种时令风物介绍、12个厨艺进阶方案、24节气饮食指导,扫码即可观看当天对应菜谱,厨艺小白也可以轻松驾驭。让下厨变得更容易,让回家吃饭更幸福,是食物让平凡小日子变得闪闪发光。
《颐和园日历·2022(福寿文化)》以颐和园中的福寿主题文物为取材对象,全书按照院落和专类相结合的方式编排,举凡建筑命名、彩画匾联、砖石构件、内檐装修、文物陈设、贴落书画、规制礼仪、诗文典故等,既选材全面,又撷取精华,配以较为专业又具有科普性的文字解说和精彩的专业摄影图片,较为系统、深入地梳理和直观、艺术地呈现了颐和园中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有的福寿文化内容,融园林游览和文物鉴赏于一体,为读者呈现一幅幅园林福寿文化的生动画卷。本书首次对园内主要殿堂内檐装修和陈设家具的细节进行展示,开创沉浸式场景体验,让读者更深地了解颐和园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
潘鲁生先生收集了很多与虎相关的民艺作品,并把它们集结成册。本次以台历为载体,集合潘鲁生先生近年来所有以“虎”为主题的民间艺术收藏及其他民间艺术形式,将丰富的虎形藏品,汇成一本“虎”俗日历,每一页都是民艺的精华。在对中国民间艺术进行研究、保护、推广和传承方面,潘鲁生先生做出了突出贡献,艺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很高。表现潘鲁生先生对民间艺术的深度挖掘、保护和传承。且用优秀的设计形式以求展现好看的传统民间艺术元素。
《诗书年华,岁月静好》是一本以阅读为主题的图书,每天推荐一位当天出生的作家和他的代表图书,或历史上具有纪念意义的事件及相关的图书,摘录其中精彩片段。收录的作品涵盖多种类型,读者可以广泛涉猎多部作品,每日感受文化熏陶。此外还根据每日内容,选取多幅美术作品,包括国画、油画、手绘插图等类型,提升设计感和艺术感,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体会到艺术美感。
《国宝》2022年双语周历的素材来源于影视中心拍摄的微纪录片《国宝》。《国宝》系列短视频共50集,每集以4分钟的篇幅讲述一件中国文物的故事。这50件从新石器时代到近现代的珍宝,生动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以及与其他文明交相辉映的璀璨,让观众感受到中国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和精神脉络。周历中,在每一件出自纪录片的国宝图片背面,都有对应的微纪录片的观看二维码。轻轻一扫,纸面上的国宝便鲜活起来,以图像、声音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前世今生。
本书为2020年日历,选介了366部优秀老电影,配以剧照、剧情简介、主要演职员表、经典台词、获奖情况等内容。本书选录的电影是1949年至1966年间创作的电影佳作,这些作品都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借助电影这一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现记录在电影中的社会时代变迁和人的时代面貌,凸显闪耀在这些经典作品中的时代精神、奋斗精神。作为日历书,本书装帧、版式较为精美,内容丰富而精炼,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
《天生我材必有用》收录部分唐宋至清末、现当代的名家古诗词,配搭风景及静物古中国画,古韵优雅。每月主题分为:宜自信、宜读书、宜希望、宜立志、宜进取、宜勇敢、宜爱情、宜乐观、宜思考、宜亲情、宜坚强、宜惜时。每月将耳熟能详的古诗词做好分类,每一首诗词下方有名句练字版块,欣赏名句名段;每一幅古画与诗词应和,标注画名与画家名;每一篇都有一段名人名言作为激励奋发的话语。日历排版精美简练,简约大气,宜收藏也可作为赠品。
中国人的处世哲学,是国学智慧的体现,是五千年文化的积淀。懂国学,才能懂中国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考与行为逻辑。每日一句国学智慧,通晓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不必花大把时间研究学习,也无需半点古文基础,只需在翻过一页页日历的零碎时间里,就能读懂国学名句中的古人智慧。①每日一金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传习录》《孙子兵法》6本国学名著,精选365条经典名句,日积月累学习儒家智慧。②每句一解读:国学研究者华杉,用通篇大白话讲透6本国学经典的智慧精华,还融合了大量工作和生活中的案例,既通俗又实用。③每月一寄语:作者会对当月讲解的国学经典进行主题提炼。解读千古名句,还原经典原意,提炼古人智慧,帮助读者读懂国学名著。翻开本书,2022年每日一句国学智慧,通晓中国人的处世哲学。
二〇二三,观画、听乐、拼图,在岁月更替中感受中国千百年来的画中乐事。《画中听乐·2023年周历》呈现52幅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挖掘其中的音乐元素,再现中国古代音乐活动,以生动有趣的言语叙述历朝历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画作中的音乐元素涉及到从古琴、琵琶、阮、萧等乐器到乐舞百戏、杂剧、戏曲等音乐表演形式。通过以画作史料为主轴,串联起乐史发展,引领读者在新一年的时间延绵中以周为单位寻迹古代乐史脉络,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人文精神。
华中科技大学70周年,福兔贺新岁!2023年《绿色华中大》日历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通过12张月扉图和365张日历图,集中展示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四季变化。作为学校日历,既有日历的功能,又能展示万千师生校友心目中的森林大学,增进师生校友及其他社会人士对华中科技大学的认识,同时集实用性、观赏性和收藏性于一体,也是献给华中科技大学70周年华诞及所有华科校友的新年礼物。愿《绿色华中大》陪你们度过崭新而充满意义的2023年。
《上博周历·2023年》从上海博物馆馆藏珍品中精选出了58件精美文物,涵盖馆藏各个主要门类,包括西周的大克鼎、战国商鞅方升、唐代怀素的《苦笋帖》、宋代赵佶的《柳鸭芦雁图》、明代唐寅《秋风纨扇图》、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蝠桃纹瓶等。周历正面版式包括:时代、藏品名、藏品展示、周数、节日、公历、农历、星期、年份、月份;背面版式包括:月历、记事区、书写区。
缂丝又称“刻丝”,是一种在竖排蚕丝上横穿彩色线条的丝织品,能做到双面花纹如一、呈现雕琢镂刻效果的丝织品,也是中国专享完全需要匠人纯手工织造的丝织品。 缂丝被称为“织中之圣”,一幅完整的缂丝需要经过套筘、画稿、摇线、装梭、织造、修整等16道工序,且一步都不能错。由于织造工艺十分繁复,过程耗费工时极长,因此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 《拂梭千年花锦重》以中国传统非遗技艺——缂丝为主题,以朱启钤先生收藏的《篡组英华》中的经典缂丝图案为基础,分类介绍缂丝的历史沿革、工艺流程、制作工具、经典图案、产品特点、经典代表作等,让大家在使用月历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技艺的魅力。
《睡眠健康日历.2025》以科普的形式,将睡眠健康知识图片化、生活化、趣味化,将睡眠健康知识与中医文化结合起来。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睡眠健康为主线,通过精美插图与讲解,将睡眠的生理、病理、临床表现、诊疗、中西医治疗与保健等知识进行碎片化的讲解,重点突出中医对睡眠的治疗、调养与保健作用,具体内容包括中药汤剂对失眠的治疗、中成药对失眠的治疗、针灸对失眠的治疗、穴位推拿按摩对失眠的治疗等。在针灸与推拿治疗环节,讲述了穴位的相关知识,包括穴位释名、定位(简易取穴法)、功效、配伍、实用操作方法等。本书特色:借助文字、丰富多彩的图片,将中医关于睡眠健康的知识、理论与中医文化推广到寻常百姓的家庭和办公桌头,指导老百姓学习、熟悉以及深入了解睡眠健康与中医的关系,以及中医治疗失眠的方式方法等,从而
这里是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广州,一面海鲜生猛,喜饮头啖汤,敢为天下先;另一面又不惊不惧,淡定得很;始于美食,终于自在,去广州是会上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