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五楔子。《西厢记》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莺莺和张生实际上已把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西厢记》虽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团圆结局,但全剧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显示出王实甫思想的进步性。 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窦娥冤》,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该剧剧情取材自东汉 东海孝妇 的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位穷书生窦天章的窦娥历经做童养媳、夫君早死、被诬告毒杀他人,临终发下 血染白绫、天降大雪、大旱三年 的誓愿,其父科场中第荣任高官后为她平反昭雪。约有八十六个剧种都改编、演出过此剧。
本书为《尤内斯库戏剧全集》第三卷,共收录八部剧作:《犀牛》《学走路》《怒气》《煮鸡蛋》《学会煮鸡蛋》《二人妄想症》《空中行人》《饥与渴》,写作于1959至1964年。其中《犀牛》是 贝朗热系列 的第二部,讲述了普通人小人物贝朗瑞和朋友在咖啡座聊天时,看到一头犀牛出现在城市的大街上横冲直撞,随后他们身边的人陆续变成了犀牛 《犀牛》代表着荒诞剧的一次转折,向更成熟阶段的一次转折。《空中行人》是 贝朗热系列 里的第三部,讲述贝朗热来到英国乡间度假,不料德国轰炸机扔下了炸弹,贝朗热奇妙地登上了天,在空中行走、滑行、骑自行车 但他从空中降落后,描述自己在天上看到的可怖景象,犹如地狱一般(尤内斯库称之为 反世界 )。其余几部剧作也都反映了尤内斯库在这一时期日臻成熟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西班牙著名诗人、剧作家费德里科 加西亚 洛尔迦的演讲集,收入了他人生中十次重要的演讲文稿,内容涉及精魂、诗歌、深歌、弗拉门戈、摇篮曲等洛尔迦的文学创作和文学观念中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西班牙民族文学艺术不可绕过的母题。 洛尔迦的演讲文稿也和他的文学创作一样精彩、动人。这些演讲不是即兴的,洛尔迦不赞同即兴的演讲,他更喜欢事先写好演讲稿,精心修改,然后朗诵,力图让说出来的与写出来的拥有一致的姿态。他把朗诵当作战斗,不仅要传达观念,还要传递情感。
莎士比亚全集 英汉双语本 系列书由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合作推出,根据皇家版《莎士比亚全集》翻译而成,英汉对照。《暴风雨》讲述了统治米兰公国的普洛斯彼罗的经历,他是一位没有国土的帝王,一位大魔术家,以想象为指挥随身的侍从精灵,能点化沉舟,能奴使敌人,能任意捏合情人;他的无所不能,所有的力量的来源,都是在于他温柔仁厚,慈善博大的心胸。
孔尚任(1648 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他的一生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仕前阶段:三十七岁前,在家过着养亲、读书的生活。他接触了一些南明遗民,了解到许多南明王朝兴亡的*手史料和李香君的轶事。对写一部反映南明兴亡的历史剧萌发浓厚兴趣,开始了《桃花扇》的构思和试笔,但 仅画其轮廓,实未饰其藻采也 (《桃花扇本末》)。二、出仕阶段:1684年康熙南巡北归,特至曲阜祭孔,三十七岁的孔尚任在御前讲经,颇得康熙的赏识,破格授为国子博士,赴京就任。三十九岁,奉命赴江南治水,历时四载。这个时期,他的足迹几乎踏遍南明故地,又与一大批有民族气节的明代遗民结为知交,接受他们的爱国思想,加深了对南明兴亡历史的认识。他积极收集素材,丰富创作《桃花扇》
《秃头歌女》 《犀牛》 《椅子》 《国王正在死去》 《拜访死者的旅行》
《写好剧本:编剧是聪明人下笨功夫的活儿》是编剧大师写给影视编剧及创意写作群体的成长心法。知名编剧史建全以凝练、朴拙的 大白话 ,将数十年行之有效或行之有误的经验尽书其中,知无不言。 本书主体部分围绕剧本写作的技术与艺术娓娓道来,语言风趣又不失严谨,引导读者领会创作要义,将编剧这份须 下笨功夫的活儿 做得得心应手而充满趣味。此外,特别收录 对话大家 ,作者邀请黄丹、邹静之、曲士飞、汪海林、全勇先5位大家,围绕17个焦点、热点问题,为青年编剧答疑解惑。
《秃头歌女》是罗马尼亚裔法国戏剧家、荒诞戏剧的代表、先锋戏剧的象征欧仁 尤内斯库戏剧全集的第一卷,是尤内斯库早期的剧作合集,以1950年5月首演并引起轰动的成名作《秃头歌女》为首,收录他在1950年至1953年创作的十四部剧作,其中《秃头歌女》《上课》《问候》《雅克或顺从》《未来在蛋中》《头儿》《车展》《职责的牺牲品》《待嫁姑娘》等九部在此期间写作并于五六十年代陆续演出、出版,《梦呓性感冒或药店小姐》《您认识他们吗?》《大热天》《侄女-妻子》《子爵》等五部也写作于这段时期,但到九十年代以后才依据作者的手稿整理出版。这些剧作,以夸张、跳跃的喜剧情境对庸常、权威、等级、从众等观念提出质疑,对传统戏剧是一次大步的革新,创造出一种 反戏剧 。
本书萃取了一代戏剧大师梅耶荷德艺术生涯*后五年思想与艺术观念的精华。从演员修养到舞台调度,梅耶荷德在实践中总结出 假定性本质 戏剧的电影化 有机造型术 构成主义 等创新理论,毅然打破 第四堵墙 。戏剧之外,梅耶荷德对文学、电影、音乐、绘画、杂技等艺术形式均有独到见解。书中还从不同侧面呈现了其令人惊叹的艺术交往 朋友圈 :俄国文学大师列夫 托尔斯泰、契诃夫、马雅可夫斯基,戏剧同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瓦赫坦戈夫、丹钦科,艺术知音卓别林、梅兰芳、毕加索等,梅耶荷德甚至预言 未来戏剧艺术 的方向之一便是西欧戏剧艺术和中国戏剧艺术的某种联姻 。经由对话、回忆、寄语,梅耶荷德真诚地告诉所有热爱戏剧的人,艺术没有时空和国界,生命存在于对艺术真理的求索之中。
一部好戏是如何诞生的?什么是戏剧制作人?怎样开拓戏剧市场? 本书为中国舞台领域代表性人物,央华创始人、艺术总监、制作总监王可然从业十余年来的工作心法和剧场理念分享。书中从如何看待观众与舞台的关系、怎样和导演及演职人员展开协作、如何带好一支戏剧团队等多个角度,结合《如梦之梦》《犹太城》《雷雨》《雷雨 后》等央华重要戏剧作品的创作实例,辅以大量剧照和创排现场的图片实录,分析戏剧制作人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列举值得借鉴的工作技巧,讲述诸多与演员、导演合作的幕后故事,表达了对中国戏剧创作和戏剧市场的认知、判断与期许。 观看戏剧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对戏剧人来说,作品的后一个句号,要画在观众的掌声上。
欧仁 尤内斯库,罗马尼亚裔法国戏剧大师,以《秃头歌女》掀开了荒诞派戏剧的页,引起了戏剧技巧中的一场革命。 《尤内斯库戏剧全集》汇集戏剧家1949至1980年间发表的39部剧作,共分五卷。 《国王正在死去》收录尤内斯库登上才华之巅的代表剧作《国王正在死去》,以及舞台剧本《空白》《美国大学生法语语音与会话练习》《屠杀游戏》,电视影像脚本《淤泥》《该娶妻的青年》。《国王正在死去》是一部莎士比亚式的悲喜剧,被《法兰西晚报》誉为 世纪之作 。尤内斯库一度否认 荒诞派 的说法,他强调自己的戏剧不是荒诞剧,除非这个概念包括莎士比亚的戏剧才会接受。
走进普鲁斯特的音乐世界 追寻 美好时代 的似水年华 为纪念法国小说家、《追寻逝去的时光》的作者普鲁斯特一百五十周年诞辰,本书集结多位法国著名音乐家、学者、哲学家、文学家、演员等,用文字展现普鲁斯特的 音乐人生 :普鲁斯特的音乐趣味和他作品中出现的作曲家与音乐作品、他生活中的音乐爱好者与作曲家、他所处时代的音乐形式与人们赏乐的方式、围绕音乐展开的各种论辩和普鲁斯特的立场,以及他作品的重要主题 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书中的文章,构成了普鲁斯特时代音乐文化的一幅多彩的镶嵌画。翻开本书,浮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法国 美好时代 栩栩如生的音乐世界。
莎士比亚全集 英汉双语本 系列书由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合作推出,根据皇家版《莎士比亚全集》翻译而成,英汉对照。《皆大欢喜》的故事场景主要发生在远离尘世的阿登森林中,描述被流放的公爵的女儿罗瑟琳到森林寻父和她的爱情故事。
王宝川是我国唐代时一位为了爱情屈身寒窑苦苦等待丈夫的伟大女性,她这个封建社会的千金小姐,忠于爱情,苦守寒窑18年的可爱形象,深受人们的同情和赞扬。本书作者知名中西文化交流专家熊式一先生将这出故事改编成了话剧。更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是一个中英文对照版本,可以使更多的外国人了解王宝川,从而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 相传唐时,丞相王允的三女儿王宝钏,看中贫而有志的薛平贵,遭到父亲的坚决反对,被迫与薛平贵逃往城南寒窑安身。后来薛平贵为民除害,被唐王任命为后军督府,随军西征,讨伐西凉。在与敌交锋中,因王允二女婿魏虎撤兵,使他寡不敌众被俘。魏虎回朝,又传言薛平贵战死,并劝王宝钏改嫁,王丞相等也亲到寒窑劝她改嫁,但均被王宝钏拒绝。她整日苦守寒窑,忍饥挨饿,靠挖野菜度日。十八年后,西凉与唐统一,终于
这是一部探讨莎士比亚在欧洲经典化形成与文化史研究的学术著作。 向来,中国有 道不尽的红楼梦 ,西方有 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对莎士比亚的研究早已成为一门显学。中国对莎士比亚研究的相关著述较多,但该书并非对莎士比亚著作的文本解读或进行文学批评的研究,而是依据大量文献史料,对莎士比亚于17 18世纪的两百年间如何一步步成为西方文化符号做了有力的论证,这样的早期莎士比亚文化史的学术著作不多。 全书对考察莎士比亚如何成为 莎士比亚 的研究,不仅涉及17 18世纪戏剧舞台史和演出史、编辑史、新闻史、审查制度史等传统史学考证,还涉及两百年间欧洲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其他人文领域,这些终造就了 莎翁 的诞生。
《美国时钟》是米勒以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为背景写出的一个社会剧。据他本人说,他是受美国作家斯特兹 特克尔《艰难的日子:一部关于大萧条时期的口述历史》一书的启发,经过多年酝酿才写成这出戏。特克尔通过他所访问的众多普通美国人的口述,以新闻体裁生动地反映了三十年代那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给美国人民精神和生活带来的灾难,而米勒则把这一惊心动魄的悲惨景象更为真实地再现于舞台。全剧人物多达四十余个,几乎囊括了美国社会各阶层人士。有的美国剧评家由此而认为剧作家没有着重刻画三两个主人公的面貌,是此剧的一项缺陷,殊不知米勒的意图正在于说明那场危机 几乎触及了所有的人,不管他住在什么地方,也不管他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地位 ,他用戏剧形式在观众面前展现了一幅文献性壁画,侧重灾难的全貌,从
欧仁 尤内斯库,罗马尼亚裔法国戏剧大师,以《秃头歌女》掀开了荒诞派戏剧的页,引起戏剧技巧的一场革命。 《尤内斯库戏剧全集》汇集戏剧家1949至1980年间创作的39部剧作,共分五卷。 《拜访死者的旅行》收录尤内斯库创作后期的代表作《麦克白特》《这个乱七八糟的世界》《带手提箱的男人》《拜访死者的旅行》。尤其这后三部戏的自传性质一部比一部明显,这种所谓的自传性并非指具体的经历,更多的是指人生体验。 尤内斯库在创作这些作品时更倾向于回归自我,倾向于回顾自己的心路历程,倾向于从自我出发,折射人生困境。
莎士比亚全集 英汉双语本 系列书由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合作推出,根据皇家版《莎士比亚全集》翻译而成,英汉对照。《驯悍记》讲述一个聪明的男子,运用巧妙的计策,成功改造了脾气暴躁的富家女,使之成为温柔贤惠的妻子。
《驶下摩根山》(又名《特殊病房》)是一部探索人性、批判现实的婚姻家庭剧,是米勒90年代戏剧作品的部。主人公莱曼 菲尔特野心勃勃,精力充沛,坐拥一切:蒸蒸日上的保险事业,诗人的名声,敬爱他的孩子和妻子。一个暴风雪之夜,莱曼在前往埃尔米拉途中的摩根山路上遭遇车祸,重伤昏迷,被送往当地医院的特殊病房。她的妻子莱奥正在病房外焦急等待,此时,另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匆匆赶来,也自称是莱曼太太。莱曼躺在病床上,半梦半醒间,他与两个女人的回忆不断浮现在眼前。故事在过往回忆与现实时空间不断交错,在两个女人充满震惊、疑惑、敌意和痛苦的接触中,莱曼重婚的可怕事实慢慢浮出水面,而莱曼本人也陷入了自身情感的挣扎和心灵的困境。 该剧1991年10月由布莱克莫尔指导首演于伦敦,2000年4月在纽约百老汇大使剧院首演,共演
《大宋宫词》是《大明宫词》原班主创的*续作,以独特影像美学再现了大宋王朝的风雅与柔情。 《大宋宫词》以宋真宗赵恒与平民皇后刘娥的传奇爱情为原型,展现了自宋太宗至宋仁宗数十年间的风起云涌 宋太祖与宋太宗的 烛光斧影 金匮之盟 ,前朝与后宫的诸多纠葛,对宋王朝影响深远的 澶渊之盟 ,以寇準为代表的宋代名臣的卓然风骨,以及流传后世数百年的 狸猫换太子 众多人物形象饱满,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本剧*重要的笔墨,则是描绘了赵恒与刘娥的爱情长歌。尚是皇子的赵恒与蜀地孤女刘娥一见倾心,自此倾心以待,百折不回。围绕着皇嗣与大统,女性与生养,一场旷世之恋的漫长跋涉就此开启 为了捍卫这段情,赵恒要冲破家庭、朝堂、世俗眼光的千难万阻,纵千夫所指,犹一以贯之。作为帝王的妻子,刘娥则要为宋真宗生育、养育、培育一个
《奥尼尔戏剧四种》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尤金·奥尼尔的戏剧作品选集,收录其四部荣获普利策戏剧奖的作品《天边外》《安娜·克里斯蒂》《奇异的插曲》和《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奥尼尔是现代美国戏剧的奠基人和 ,被评论家称为“美国的莎士比亚”。这四部作品横跨奥尼尔创作生涯的早、中、后期,既有因为去不去“天边外”而引发人生重大转折的梅约兄弟和露斯,有去不去“大海上”而引发何以为家、何以为人生终点的安娜·克里斯蒂,有一生都活在爱人英年早逝阴影之中的尼娜,又有以奥尼尔一家为原型的詹姆斯·蒂龙一家,可谓从不同角度对人生真谛进行深入而深刻的探讨,展示了炉火纯青的写作技巧、丰富多彩的戏剧艺术风格, 让读者近距离看尤金·奥尼尔,看戏与人生。1.《天边外》(三幕剧),荒芜 译?1920年普利策戏剧奖获奖作品?一出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