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艺东方》围绕东方艺术进行叙述,分为三个部分 远古的绝响 古代的辉煌 近世的繁华 ,以时间和国别为经纬,结合大量的作品图片,对中国、印度、日本、柬埔寨等国重要的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作品的社会背景、形式风格、艺术内容以及历史地位进行解读,进而探讨东方艺术丰富多彩的表达形式和高潮迭起的演进历程。这既是一场领略传统东方文化璀璨光芒的艺术之旅,也是一场跨越千年、辗转多地的文明对话。
本书从尼罗河流域说到两河流域,从腓尼基和塞利努斯说到雅典的帕特农神庙。就像作者在本书前言所说的那样,她并不尝试提供一本希腊艺术史的入门手册,甚至也不是要介绍其发展梗概,而只是要形成一个思想,要解答两个问题,即为什么埃及、亚述和腓尼基都已经消亡,而希腊却能永葆青春,鲜活依旧?通过对希腊艺术的思考,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感官的印象,还有一种恒久的满足感,以及在道德和心智上继续成长的冲动,这是为什么呢?作者认为可以从希腊艺术的某种特殊品质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这一品质可以适应各个时代的意识,其中并不包含可能造成其死亡的种子,这一品质就是某种广博和普适性,个体的民族可以消亡,但是这种品质永存不朽。作者称这一品质为 理想主义 (Ideality),这也是这本小书所要阐述的*对象。*早写作的是关于菲狄亚
阿尔珀斯在书中对荷兰绘画的描绘性进行了多角度的论述,指出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和荷兰艺术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分歧:前者主要是对一种 文本文化 的表达,理论家们教育我们去 读解 绘画,如此才能引出并阐释作品的多层次意义;相较而言,后者产生于一种真正的视觉文化,新知识以视觉的方式记录下来,绘画与地图都属于独特的荷兰视觉文化的表现形式。 作者的关注点不在传统的、意大利式的故事 叙述 ,而在图像对可视世界的 描绘 ,她将艺术史的研究重点从深藏于图像背后的意义转移到图像表面上来,从而向以潘诺夫斯基为代表的图像学研究发起了挑战。
本书从艺术文化史的路径,通过考察艺术作坊的运作和经营、艺术品的用途和功能、艺术生产中艺术家与资助人的合作和谈判、人文主义艺术理论与艺术家观念的兴起和发展,以及艺术家教育的变革,揭示了促进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和艺术家诞生的社会文化机制。
1995年,为了向著名艺术史家、《艺术的故事》和《世界小史》作者E. H. 贡布里希爵士致敬,英国国家美术馆特别邀请他来策划一次展览。贡布里希将此次展览的主题锁定在艺术史中非常有趣的一个议题:阴影。而且,在此次展览中,他尤其关注阴影中的一个类别:投影。 本书即是贡布里希亲自为此次展览所写的导览。在其一贯具有亲和力又不失专业水准的精彩文笔引领下,我们可漫步踏入西方艺术史中 投影 这一较少为人窥察的区域。恰如作者所说,这部导览主要是为了 能够鼓励参观者制订自己的观展路线 ,去收获属于自己的艺术认知。在这一点上,此书 起着引导宏大主题的宝贵作用 。 同时,本书配有71幅高清画质精美插图,由大英博物馆馆长、伦敦国家美术馆馆长亲自作序推荐。
本书共分三大部分。 开篇,作者怀揣对艺术的爱与感恩,娓娓道来这座城池给予艺术家的无尽灵感。 之后,作者走进卢浮宫博物馆,以专业的学术知识做基础,揭开了*独特的作品的神秘面纱,并捕捉到藏在画框之后的无数秘密。 *后,作者走出博物馆,回到巴黎的街头,继续寻找艺术的踪迹,带着读者感受这座宏伟帝都的往日恢弘。 全书以生动的笔调、严谨的学术和文人的谦卑构架出一幅巴黎与卢浮宫的流转画卷。
本文集收录了由青岛德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第三届青岛德华论坛上的报告。第二届德华论坛于2017年9月在山东科技大学举办,主题为 青岛德式建筑 。第三届论坛于2018年9月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举办,主题为 德国当代艺术 。 第二届论坛的报告人有德累斯顿建筑文化协会主席Sebastian Storz博士、同济大学郑时龄院士、同济大学万书元教授、青岛理工大学徐飞鹏教授、山东科技大学许剑峰教授。文章涉及青岛的德国总督官邸、青岛德租时期的华人社区、20世纪30年代青岛的城市建设模式等内容。 第三届论坛的报告人包括德国康斯坦茨大学Felix Th rlemann教授、德国明斯特艺术学院Gerd Blum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汪民安教授、同济大学孙周兴教授、同济大学陆兴华教授、德国埃森造型艺术大学张锜玮博士、江苏师范大学夏开丰博士、上海大学韩子仲博士。文章涉及对德国艺
通过这场雷诺阿的作品展,读者可以欣赏到这位印象派代表人物的60余幅画作。无忧无虑与轻松愉悦的感觉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曾说过: 绘画应该是一种令人愉悦的、快乐的和漂亮的东西。 我们会记住雷诺阿笔下的裸体和无数的肖像画,尤其是那些描绘女人和小女孩的肖像,例如:《玩游戏的克劳德 雷诺阿》或《坐着的若尔热特 夏尔潘蒂埃小姐》。 这本《安格尔:纯粹的线条》是纸上美术馆系列图书之一,本书通过展示安格尔的约60幅绘画作品,向读者展示了这位新古典主义领袖人物的艺术魅力。安格尔师从雅克 路易 大卫,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的绘画大师。他用精准的构图和灵巧的线条勾勒出一幅幅风景画、历史画和肖像画,真实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图景。他笔下的裸体画像尤为著名,如《大宫女》和《瓦平松的浴女》。 本书是 纸上美术馆 系列图书
所谓的《东洋的理想》既是一部“东洋美术史”“东亚文明史”,又是一部“日本美术形成史”。书中向西方文明世界叙说“亚洲美术”的历史与未来中,不管印度还是中国,都只不过是亚洲文明的起点,而终点却是进入近代 的日本。这也就是以其“天真浪漫”设想出的亚洲一体的图景。全书十五章,除了论述中国的两章和印度的一章以外,其余十二章都是按照日本史的划分来叙述的。以日本的编年史方式和时代划分编整,冈仓毫不客气地亲自界定了“东洋理想之范围”,并向西方世界宣布:恰如意大利文艺复兴发现古希腊艺术的真谛,西洋文明源于古希腊古罗马一样,正是日本 早发现了中国与印度古代艺术的价值,继承了亚洲艺术的精华,所以日本要重新构建一部亚洲史,掀起亚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以实现东洋的理想。
本书为织女们而生。她们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光线幽暗的小房间里,在织布机前辛勤地工作着。无论她们是在不丹,还是在云南,或在秘鲁,或在这个无限大的地球的任何角落,她们都值得我们用心感激,因为是她们在让一种传统艺术发扬光大,以传承给我们子孙后代。 该书属于时尚围巾搭配的休闲类读物。全书分三个部分:部分:介绍23种围巾系法。配有插图和模特照片。第二部分:有3种围巾系法,并且留出页面以便读者可以贴上他们自己的照片。属于本书与读者的一种互动。第三部分:介绍帮助不丹文盲的妇女们,通过自己的劳动——编织围巾来摆脱贫困的故事。书里的插图是根据Quin旅行时的手绘插画改编而成。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国立北平艺专精品陈列:西画部分》共分为前言;主线、主流及其他;图版目录;作品索引;附录共五部分;主要收录了吴法鼎、李毅士、徐悲鸿、常书鸿等人的作品。 本书作为展览的一种延续,不仅提炼了展览精华的部分,更在展览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新的,富有价值的内容,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对“艺专”历史进行了梳理、对“艺专”时期的重要学者、艺术家和师生进行了研究。 收录的作品稀有、珍贵,如徐悲鸿《男人体正侧面速写》是徐悲鸿比较少见的在法国留学时的课堂油画习作,对于研究徐悲鸿的西画学习和教学思想十分重要。其次,还有作为晚清民初赴欧学习西洋画的头一拨儿留学生,中国留法学习美术人吴法鼎的《旗装女人像》,中国留学英国学习美术人李毅士的《陈师曾像》、《王梦白像》等,都是作者极少见的大
艾 瑞克·费舍尔于1984年出生于纽约,1972年毕业于加州艺术学院,著名的油画家和雕塑家,被誉为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有影响力的具象画家。费舍尔 是一个以绘画题材的独特性见长而享誉艺术界的当代艺术家,他的作品题材似乎都经过刻意的选择,那些传统意义上无法进入绘画的生活背景,他都一一做出了尝 试,对人的视觉和心灵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影响力。他喜欢以大幅的“肉景画”来描绘人类生理和心理上的私密处,观者会同时兼具两种角色:偷窥者和欣赏者, 通过眼睛,似乎每一个观者都觉得自己身临其境。代表作有《坏孩子》《梦游者》等。艾瑞克·费舍尔的绘画在世界当代艺术的百花园中独树一帜,是一朵艺术的奇葩。
《世界民族音乐文化博览》由王静怡编著,本书目的在于以通俗简明、生动活泼的形式,将世界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展现在您面前,使这一优秀文化成果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为您打开一扇世界文化之窗,开阔文化视野,培养多元文化观,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更客观地认识我们自己,进一步促进“立足本地、放眼世界”的文化建设。
《国家艺术支持:西方艺术政策与体制研究》是“中国美术学院标志性成果规划”系列丛书之一,主要内容包括:导论“领津贴的缪斯”、美国的“文化战争”、国家艺术支持、“艺术支持”与文化政策研究、命题相关的基本术语、文化政策研究、国家艺术支持的起源等。
意大利早期绘画艺术是指文艺复兴前的意大利绘画艺术,其目的几乎都带有宗教性质。本书指出意大利早期艺术为文艺复兴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个时期,具有革命性的艺术家尝试使用新媒介与新技术,他们不再只是单纯地基于墙面绘制壁画,而是在木板上创造了*批可移动的架上绘画,为便于强调所表现人物的神性,很多绘画作品对人像容貌的刻画令人惊叹不已。本书向我们展示了意大利早期的著名艺术家,如圭多 达 谢纳、乔瓦尼 奇马布埃、杜乔 迪 博宁塞尼亚、乌戈利诺 迪 内里奥、西格纳 迪 波纳文图拉、乔托 迪 邦多内、彼得罗 卡瓦利尼、安德烈亚 奥尔卡尼亚、塔代奥 加迪、西莫内 马丁尼(又叫西莫内 梅米),以及这些艺术家的代表作。本书将为了解意大利早期艺术的读者提供知识精髓和快速入门的知识线路。
左拉*的《验小说论(精)/民国西学要籍汉译文献》依据民国19[1930]新文化书局于上海出版的(法)左拉(Emile Zola)原*、张资平译的图书版本为底本影印复制,编入 民国西学要籍汉译文献 的文学艺术系列。本书是作者左拉关于自然主义的文学主张。这部《实验小说论》恰是左拉对自然主义文学主张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