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美术(卷16):策展与中国当代艺术》以“策展与中国当代艺术”为专题,希望通过吕澎、朱其、李公明、于洋、蓝庆伟等人的文章从学术角度探讨策展的历史与理论;而侯瀚如、胡斌、冯博一、陈孝信、鲁虹等人是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策展人,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来揭示策展的操作过程和他们的策展理念;张晴、王璜生、王林、卢迎华、顾振清、冯斌和夏彦国等人重要的策展案例,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策展与当代艺术之间的密切关系。
《海外中国研究文库: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1919-1937)》是叶文心上海史研究的部著作,以民国大学为研究对象,其中上海的大学占据了约一半篇幅。作者分析了圣约翰大学、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公学等上海各大学不同的办学风格、校园文化、及其与上海经济和政治的关系,叙述了民国大学生在日益化的政治环境中无所适从、渐入颓唐的过程。在此一探索中,叶文心不仅重视全球化因素,而且始终关注传统因素与地方特色。她认为如果历史研究失去了具体性也就失去了价值。因此她总把现代性与中国性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考察,从历史深处发掘中国的特质。
新时代,我国在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过程中,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改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提升靠前竞争力”,特别是“要求一些特大城市要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本书在收集整理近年来涉及营商环境的各类主流评估报告,并进行靠前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准确地评价上海营商环境水平和靠前排名情况,并对优化上海营商环境提出对策建议。本书的研究也为兄弟省市提供了决策参考。
从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扇形露天剧场开始,作为艺术殿堂的剧院一直见证着人类认知水平和审美意识的发展。这里寄托着理想,凝结着智慧,充盈着人生的感悟。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剧院的起源、内部结构、舞台布景和趣闻逸事等,揭开了剧院的神秘面纱;下篇从雅典狄俄尼索斯剧场到中国国家大剧院,巡回导览了世界各大著名剧院。200余幅精美彩图,不仅直观地展现了剧院文化的魅力,美不胜收的画面更能让人直接置身于艺术的殿堂。
本书为《海派艺术品投资指南》之一。本书选录上海抽象画艺术形态中有潜力、有拍卖行情、有影响力、为艺术圈认可的艺术家15-20位,提供相对公正全面的投资资讯,旨在搭建艺术家和艺术品投资者之间的认知平台。 本书由见解、对话、行家评论、数据等组成,为投资者展开艺术家鲜活的生活和艺术价值,挖掘鲜为人知的行业规律和国际潮流,解答投资过程中必须掌握的艺术知识和准确数据,力图成为艺术品投资者的参考样本。 全书图片、文字各半,文字生动、富启发性,资料详实、准确;生活图片真实、冲击,作品图片具代表性;设计简洁大气,富有现代感。
《英国历史经济学:1870-1926经济史学科的兴起与新重商主义》是部全面论述英国历史经济学家的著作。1870-1926年,针对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理论、政策建议及其在英国学术界的主导地位,一些学者从历史角度提BM了批评。他们质疑正统经济学的演绎法和机械假设,提倡用基于历史的归纳法研究经济问题,这些努力为经济史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在英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作者在书中探讨了这种新方法对英国改治的影响作用,从英国历史经济学兴起和成长于社会、经济、故治和思想大论战并影响其发展的角度,考察了历史经济学家为批评自由放任理念所提供的思想框架。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世界正进入更加快速、更大范围、更深幅度的大变化、大调整中,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大变局、大竞争。 在世界发展大变局中,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既体现在经济运行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宏观层面,又涉及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等微观层面。在变局中深刻认识、积极把握经济发展新机遇,可以更好维护和延长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建于宋代淳熙八年,迄今有八百余耳历史的四川新津观音寺,位于如盛开莲花的九座峰峦连绵而成的九莲山山麓,为被称作“莲华接翠”的新津县十二景之一,也是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拍摄观音雕塑多年的摄影家马元浩受寺内的飘海观音吸引,自海南跋涉至四川拍摄自明代重建后留存至今的观音佛像与壁画,将隐于翠深霭浓之中的中国佛教艺术与其内蕴的人文光泽,透过摄影镜头带至世界眼前。 历经风雨劫难也经过多次修复的观音寺,其现址上留存着观音殿、毗卢殿、弥勒殿、接引殿等古建筑。除了寺院中的宋少保张商英的纪念碑外,观音殿的观音三大士像与五百大小罗汉像,毗卢殿的十二圆觉菩萨、二十四诸天与十三个供养人像壁画,以及各殿依循宋代营造法式建崴的抬粱构造,均以朴实谨素,丰润柔和的线条与用色,特立于富丽艳韶的艺术表
文化东传朝鲜半岛以后,千余年间,成为除了汉文化以外,影响韩国 深厚的外来 。而 羡术的发展也从中国根源的关系,逐渐转移和当地的文化、信仰、生活及民族审美观融合,发展出其特有的图像符号和美感,充分展现出朝鲜民族对 与生命共同体的诠释和赞颂。因此从 美术在中国及亚洲地区的变迁看来,韩国 美术,不仅仅是一种地域性文化的呈现,它独特的风格与影响,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让我们能 深入探索 美术的全貌。 本书是 本介绍韩国 美术的专著,是欲一睹韩国 美术精华的 选择。书中详述韩国 美术的发展脉络及各时期风格流变,并就佛像与佛画两部分,配以精选的图片解说;作者以其多年在韩国的田野调查和体验,丰富的人文生态见闻,生动地揭开了韩国 艺术的宝藏。
在这本《让全球化造福全球》的著作中,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考察了全球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和未来所应关注的问题。斯蒂格利茨提出了一个从根本上解决濒临瘫痪的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的新途径;并建议用一个新的全球储备体系来克服国际金融领域中的不稳定性;另外他还就旨在解决目前陷入僵局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提出了新的建议,要知道这是威胁到世界环境的重要的问题。他认为,对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的改革能使这些全球机构具备真正的能力来应对我们这个时代所出现的问题。通览全书,斯蒂格利茨在描述发展中国家所受到的待遇时,其立场是非常公正的,其证据是无可辩驳的。斯蒂格利茨在本书中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不仅在道义上是正确的,同时对于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全球各国的利益而言,也
大自然永远让人类显得幼稚,人们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感知能力远远落后于自然现实,人们对身边自然界和生活中发生的无法结实的现象,常常简单地归于巧合、运气、偶然事件等等因素,以表示对其可以理解,但细思起来,许多解释往往让人难以折服。近些年来,我国大众对气功、特异功能、人类神秘现象的研究和迷恋兴趣骤增。然而无论大师们传道,还是一些文化人乘机编撰书,都很少从科学的角度去研究。本书作者是一个西方人,他所从事的研究在西方被称为,他的可贵处在于没有把读者引向迷信和宗教,而是以严肃的科学态度来研究。他人为,所谓的通
《经济学简史:处理沉闷科学的巧妙方法》是以经济学说发展历史为线索将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与文学人物巧妙串联在一起所形成的一本通俗有趣的学术著作。作者以神奇的方式,将亚当.斯密与牛顿宇宙秩序观、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与凡勃仑、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与大萧条、沃尔夫《虚荣的篝火》与里根经济学等,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向读者充分展示了的经济学思想如何影响了社会,同时也说明了这些思想得以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通过一系列的文学故事,作者引导我们仿佛置身于自封建制度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变迁历程,从而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更加深刻地理解经济学的发展阶段及其重要的经济学家的思想和政策主张。
由刘建民主编的《教育国际化(宁波市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特色品牌寻访录)》是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推出的一个以专业为依托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品牌工程2016年度实践作品的结集。本书中的新闻作品对宁波市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特色品牌(项目)逐一进行了寻访,描述事实,总结经验、展示成果,力求为全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成功经验和先进案例。
《看懂世界经济的本书》由张卉妍编著。当下,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就业者发现工作岗位变少了,竞争更激烈了;贸易商发现生意越来越难做;房产商发现房子不好卖了;投资者因为股票不断下跌蒙受损失;决策者发现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了,能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余地变小了……大家难免感叹:难道是好日子到了头?难免追问: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有人说,是华尔街金融家的冒险游戏,把全世界都拖人了经济的冬天;有人说,是美国为了自身的核心利益,滥用霸主的权利,用美元绑架了世界经济;有人说,世界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早就埋下了危机的种子;有人说,世界经济本身就遵循着繁荣一衰退一萧条一复苏的周期定律……答案五花八门。要想获得比较客观公正的答案,就需要看懂世界经济,弄清其来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