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讲稿荟萃了李苦禅先生的经典画论与谈艺录文字,并配有其各时期的精品画作、花鸟画课徒画稿以及论画手稿,并附各名家评注,汇编成册。全书内容丰富,体例完整,文笔典雅,对深入系统地了解李苦禅先生的国画艺术思想有很好的学习借鉴作用。
与唐云、张大壮、陆抑非并称为 海上四大花旦 的江寒汀(1903-1963),是中国近现代艺术*著名的花鸟画家、艺术教育家之一。江寒汀擅长花鸟画,尤以描绘各类禽鸟著称于世。其绘画内师传统,外师造化,广泛地从传统与自然中吸取养料。他早年曾认真研究历代花鸟画家的技法,上溯宋元诸家,下逮明清的陈白阳、徐渭、恽南田、金冬心、八大山人、新罗山人等,尤擅双钩填彩、没骨写生。他又潜心揣摩任伯年、虚谷画艺,并加以系统研究,以致其临摹二人之作几可乱真,在画坛上有 江虚谷 之誉。 据说,为了画好各类禽鸟,江寒汀不仅经常去鸟市看鸟、买鸟,家中还喂养了多种灵禽异鸟,泼彩之余,观其态,听其鸣。经过数十年的朝夕相对、细观默察,对这些禽鸟飞、鸣、食、宿的千姿百态了如指掌,故其笔下百鸟形态各异、动静自如、生动形象,以致
图书主要汇集五代至明清时期花鸟画作品中的禽鸟形象。禽鸟入画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青睐,书中所涉及的禽鸟品类广泛,有麻雀、八哥、喜鹊等常见翎毛,同时也有太阳鸟、鹦鹉、绶带等罕见珍禽,每幅图皆围绕禽鸟形象、画面情节、技法运用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解析,本书图录丰富,力求为读者呈现精美的图像,同时也更好的解读画面所传递的信息。
本书精选五代至明清时期花鸟画中的经典花卉形象,以局部写真形式展现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花卉艺术魅力。作品中制式多样,技法工写兼备,题材广泛涵盖梅兰竹菊、牡丹芍药等,既展现画家对花卉形态的精准把握,又传递深厚文化内涵。
孙其峰先生是好读书、勤于思考与写作的美术家。他谙熟传统画论,有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善于把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他不盲从于各种流行观念,即便在各行各业都实行“政治挂帅”的年代里,也总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讲课精于比喻,深入浅出,富于智慧和幽默感。他既关注艺术之“技”,也关注艺术之“道”,先后写下了大量的随笔,涉及画史、书史、画论、书论、山水画、花鸟画,以及当代美术教育、美术创作的种种问题,言简义赅,具有很高的学术含量,在其峰先生的艺术生涯中,这一部分内容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本书主要是从先生新时期以来的笔记、谈话与讲课记录中摘编整理而成的,只选择论书画篆刻的代表性文字;作为语录体,以简要、明了为宗,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对少数较长或重复的句子作了删节;为了阅读与查寻
本书对中国花鸟画做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从魏晋发端,经唐、五代、两宋、元、明、清至近现代,展现了一个完整的中国花鸟画演变历程。本书在纵向展开的同时还注重了横向延伸,分析了不同时期的绘画风格,并对代表画家及其作品进行了精妙地讲解,使读者在把握住中国花鸟画发展脉络的同时,能够深入了解每一个时期的不同艺术风格。加之,写作者的教师身份,使得本书的叙述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可将本书既可作为中国花鸟画史的教材在大学应用,也可作为书画家们手头的参考资料。
中国以其传统的文化特点形成了她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画,其中分为花鸟、山水、人物三大画科。本书选取了中国绘画史上花鸟画杰作100 幅,均配有专业的解读文字。给大众提供了宝贵的临摹欣赏、学习研究的参考资料。 花鸟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三大画科之一,是我国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题材。中国自古留下了丰富的绘画遗产,对当今的绘画临摹、学习、欣赏、研究和提供了极好的参考资料。 由于当今国家的飞速发展,国人对艺术等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我社面对图书市场,以精选花鸟画 100 幅的内容,并对每幅作品进行通俗讲解,让社会更多读者了解中国绘画 气韵生动 应物象形 等 六法 之内涵,从中领悟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
《周彦生写意花鸟画作品》是当代岭南花鸟画名家周彦生的作品集,作品具有清秀、明丽、高雅而气势宏伟的艺术风格,令人在美的欣赏中获得情感上的慰藉,为中国画画界带来一股暖人心田的春风,作品如此品味高雅、灵性洒脱,在花鸟画领域影响巨大。而书中正收录了两百多幅周彦生的高清画作,为花鸟画爱好者提供高品质的画作范本,是可以用来临摹的高清优秀画作。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
恽南田开创了没骨花卉画的独特画风,是常州画派的开山祖师。他善于用色渲染 ,点染并用,创造出一种明丽淡雅,如笼薄纱,似沐雨露,赏心悦目的境界。本书收录恽寿平大量花鸟画小品范图,画法精到,类型丰富,有中国传统文人画特色,还配上相关他的相关画论和解说文字,对当代学习研究中国画者有很好的学习临摹借鉴意义。本次改版作了一定数量的文字和图片的增删。
《百花画谱(画出美的东方工笔花卉)》为了让更多工笔画爱好者轻松掌握工笔画的基本知识,特意从中国工笔画所需要的工具入手,详细讲解握笔、运笔的方式,并精心呈上11种花卉的数百幅分解示范图以及74幅精美作品。全书风格细腻、唯美、古典,除了尊习传统花鸟画正统派大师恽寿平、圣项谟等人的风格,还借鉴了17、18世纪日本画中的某些风格元素,画面具有很强的装饰感。另外,全书古典唯美的风格不仅表现在作品上,还表现在全书的装帧形式上。
齐白石,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本书为其花卉部分第二册,以单张册页的形式出版,既便于临摹,又便于装框装饰家居。书中主要展示了齐白石的花卉精品画作多幅,作品笔墨沉厚,造型简洁,设色浓艳,构图新颖,是广大喜欢齐白石艺术的爱好者的赏析和学习资料。
在中国绘画史上,山水画与花鸟画原是人物画的附属,主要是应用在人物画中作为配景与点缀,唐以后随着社会的变迁、人文观念的更新以及审美情趣的变化,山水画、花鸟画也先后独立成科。从此,花鸟画开始大放光彩,历代大家辈出,这一画种因而也成为中国绘画的杰出代表而称誉世界艺林。 两宋是花鸟画历史上的个鼎盛期,也是宮廷绘画的高潮期,作品工整严谨,精美绝伦,造就了写实性花鸟画的高峰。自元至明清,由于文人的参与,引发了传统花鸟画审美和技法的嬗变。文人画注重抒写胸中逸气,并强调诗书入画,文人花鸟画因而也将中国画中极具特色的写意风格推向了。近代以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催化,由海派领衔的近代花鸟画应运而生,既传承了明清文人画的衣钵,更将其转化为平民艺术。这一阶段的花鸟画,以彩墨互映、形神兼顾的时代风貌,得
国家图书馆藏《芥子园画传》(二、三集),原为郑振铎旧藏,是该画传康熙四十年精印本之最初本,用纸细腻,颜色鲜艳,套刻精美,是代表清代印刷工艺水平的典范之作。此版本在设色、用笔、构图等艺术造诣上都高出时下通行本,尤其是四色套印,层次分明,色彩鲜活,汹为印制技术与书画艺术的结合。该画传集已失传,二、三集存世不多,弥足珍贵。此次据国图藏本仿真复制出版,藉以一窥此一名画传的原始面貌,对于研究《芥子园画传》以及绘画史、绘画传播史,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宝物;对于研究康乾之世的版刻技艺与套印技术,更是一个难得的范例。
玛利亚·路易莎·塔格瑞洛著,金黎晅译的《时尚巨匠很好品牌幕后的灵魂人物》中的作品传达了一种不仅富于美感同时具有社会性,甚至通常带有政治性的立场。如果服装是面料的历史、时光的纬线,正如记者杰伊·科克斯在1982年发表的一篇关于乔治·阿玛尼的文章中写的那样,设计师其实是他们身处时代的解读者,他们为T台带来了艺术、文化和异国情调,甚至是新科技。创意天才和梦想家们通过服装秀和作品传达了自身对世界的奇妙视野。因此,本书所记述的设计师的历史几乎是带有童话色彩的,一些故事转瞬即逝,但却如此有生命力以至于注定要载入史册;另一些故事本身已然是传奇。他们是女装裁缝、创造者,或者是如今所谓的设计师;他们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家、是大师、是注定要名垂千古的梦想践行者。
《潘天寿花鸟画论稿(新版)》讲画史画理,画法画诀,指头画,讲境界、讲传统、讲创新、讲生活,传统功力深厚,画法精到,大处着眼,小中见大,文笔典雅。 《潘天寿花鸟画论稿(新版)》荟萃了潘天寿先生的经典著述,搜集了他大量的精品画作画稿,汇编成册,这次新版增补了大量的花鸟范图,更突出花鸟画相关内容,使全书更加丰富完整,是一本高水准的中国国画类读本。
学画梅初应以古今名家为师,认真仔细临摹,掌握其笔墨、造型、构图等要领。由局部临摹扩展至全部,得其法则。再而观察自然界,结合写生,了解梅的生长规律及特点,于写生中求其变化,或夸张,或变形,取舍、提升,以表达自己的心境。破共性,而后求个性,使技有法而后归于无法,突现自己个性。 本书介绍了梅的基本画法以及创作技巧,书后还有作品赏析及创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