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跟名家学技法”的名家韦辛夷画高士分册。书中以大量的实例详细讲述了美术应试中不同形式的高士画的技巧技法,书中还收入了大量的高士画作品,以供考生参考。该书图文并茂,讲解简洁明了,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及实用性,对提高读者的高士画能力,快捷得力具有较大的帮助作用。
彭连熙,祖籍河北,1947年生人。1966年从天津南开中学毕业后考取天津美术学院因“文革”未能入学,走上了自学之路。1972年参加工作后,在纺织系统从事美术设计工作,并积极参加美协组织和举办的美术活动和美术展览。1979年调入美术学校任中国画教学,同年加入美协天津分会。1980年至1982年到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两年。1982年《藕香消暑图》入选全国红楼梦画展,并由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为特种通景四条屏轴画。1987年为上海静安希尔顿大酒店绘制巨幅壁画5米×24米 《韩熙载夜宴图》 。十几年来创作和出版过多种中国画、年画、连环画。
萧惠珠为天津著名女画家,师从王叔晖、黄均先生学习工笔人物画。她笔下的工笔人物既有传统,又有自己的特点,雅丽、工整、隽秀。《中国画技法丛书·案头画范:萧惠珠画仕女》为案头画范系列丛书之一,配有工笔仕女和写意仕女画的步骤图,还有多幅欣赏图,是国画爱好者的案头工具书。
《红楼梦》,本名《石头记》,是我国古典小说之一,更是我国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空前的文学巨著。《红楼梦》结构奇伟,内容丰富,艺术精绝,她以现实主义的思想内容深刻地反映了18世纪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和这个时期的人们的精神面貌。她通过(贾、史、王、薛)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这一时期广阔的生活视野,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她蕴藏了一个时代的历史内容,是中国封建末世的一部百科全书。 本书以《红楼梦》为蓝本,以《红楼梦》中的人物为主,用一页一画的形式展现《红楼梦》的精华。
中国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成熟最早的画种,它是以线描为骨干,精细入微地表现人物对象的绘画形式。工笔仕女画是其中以仕女为表现对象的工笔画专门画科。自战国始,历经汉、晋、唐、五代,至宋代达到全盛时期,但由于文人画的兴起等原因,使这一绘画形式逐渐走向衰微,淡出主流,历经坎坷,直至改革开放的今天,才又重新作为主流被大众所正确定位和欢迎,焕发出其熠熠光辉,呈现了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古代的工笔画大家们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是我们学习的营养和阶梯。《中国古代仕女画谱》作者项维仁喜欢工笔仕女画,学习并研究传统工笔仕女画有多年,取得了一些经验,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适度糅进了一些西画和姊妹艺术的元素,结合当代和自己的审美趣味,形成了自己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