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日本书法艺术的研究和思考,全书分成 东瀛书论 日本书法史 日本篆刻史、书法理论史和书法教育史 三编,从日本书法史、日本篆刻史、日本书法理论史、日本书法教育等方面,详细阐述日本书法的发展过程,不仅详述古代日本书法,更涉及近现代日本书法发展的多方面,是了解日本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
刘炳森隶书字汇
吴镇(1280-1354)元代杰出画家。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梅道人、梅沙弥、梅花和尚等。嘉兴魏塘桥(今属浙江)人。与黄公望、王蒙、倪瓒齐名,并称“元四家”。吴镇十八九岁开始学画,山水得董源、巨然之法而又独出机柠,题材多为渔父、墨竹等。每作画均题诗文其上,时人称为诗书画“三绝”。工词翰,山水宗巨然,墨竹效文同,俱臻妙品。因他变法自成,文同以竹掩其画,吴镇则以画掩其竹,尤其画墨竹,其画山水,则以苍古沉郁取胜,常用披麻皴。为人孤洁,索画者虽豪贵不能求,唯以佳纸好笔求之,欣然就画。他画山水竹石,每题诗其上,如题墨竹曰:“野竹野竹绝可爱,枝叶扶疏有生态,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隙,虚心抱节山之阿,青风向月聊婆娑,寒俏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又曾题五言诗曰:“我爱晚风清,新篁动清节……夕
本书介绍了秦李斯的峄山碑,并对该碑的基本笔画、偏旁部首以及间架结构以图示的方法进行了讲解分析,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中读者可对“秦李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是学习小篆的教材。
《王阳明法书集》终于编成付印了,这是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和书法家王阳明逝去四百余年后首次整理汇编的,是收录其一生中留下的大量诗文、书札、碑刻等手迹的专集。由于他创立的「阳明心学」,提出「致良知」学说,在世界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史称其为「明第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他的著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影响久远。本集以王阳明亲笔手书的手资料为依据,由此可以来校正弥补《王文成公全书》中的缺陷和失误,无论从史料;书艺等角度去深入加以研究,其意义是显见的。 作为阳明故里的后学,编者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人手征集、整理、汇辑工作,历时近十年。曾先后赴江西、安徽、湖南、贵州、江苏、北京、山东等地,顺着王阳明生前足迹进行考察寻踪,步履所至,或攀岩拓取,或摄影笔录,逐年累积,近有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唐魏徵撰文,欧阳询书。 九成宫原名仁寿宫,隋文帝时建。唐太宗李世民在这里避暑时,发现了一道泉水,于贞观六年(公元六三一年)立此碑。 欧阳询写的这部醴泉铭,书法刚劲有力,一笔不苟。此碑由于年久腐蚀,椎拓过多,笔划变细,到清初时已非常瘦细,后又被人加刻使粗,更失原貌。此碑翻刻本极多,但好的很少,旧时的一宋拓“栉”字未损本,已视为奇珍,而“重”字未损的北宋时拓本,更为罕见。此次影印的拓本,应早于“栉”字本与“重”字本,与二者相校,所存完好的字还多二十余处,而且笔墨丰腴,锋颖如新。 我社编辑出版的《西泠印社法帖从编》均取原迹或尽可能的拓本和复制品拍摄、电分制版精印,使读者获得更为真实的艺术感受,以利丁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形象和气质。
颜真卿(公元七0九-七八五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由于被封为鲁郡开国公和做过平原郡太守,故人称颜鲁公、颜平原。 《祭侄稿》行草墨迹,麻纸本。纵二十八点一六厘米,横七十二点三二厘米。二十五行,二百三十四字。此文稿是颜真卿为殉国的亡侄所写。全篇苍凉、悲愤之情,藉于笔墨,汩汩流出。其书神采飞扬,姿态横生,笔势雄奇,出神入化。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争座位帖》被米芾评为颜书,有篆籀之气。其书中锋藏锋用笔,线条圆转遒劲,格调浑厚中见灵巧,气势雄伟中带逸气。与《祭侄稿》相比,前者点画狼籍,后者显得平和;前者感情激越,后者比较理性。 我社编辑出版的《西泠印社法帖丛编》均取原迹或尽可能的拓本和复制拍摄、电分制版精印,使读者获得更为真实的艺术感受,以利于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形象和气质
《虢季子白盘》向被视为西周金文中的绝品。它的金文排列方式与字形处理方式显然有别于其他西周铭文,却与东周后期战国吴楚文存在着某种相近的格局。比如,它非常注意每一文字的单独性。线条讲究清丽流畅的感觉,而字形却注重疏密避让的追求,有些钱条刻意拉长,造成动荡的空间效果。造型的精练与细密,也使我们惊讶于西周金文中这样清丽秀逸的格调。 为了充分体现《虢季子白盘》的这种艺术格调,创造者们还特意对文字排列进行了“处理”。于是,在整篇珠玑璀璨的大效果中,我们又看到每一文字独立美的凸现:一个字,就是一个世界、一个粲然的宇宙。千变万化的姿态被蕴育在每个字的造型中,使我们如行山阴道中,目不瑕拉……
《经典碑帖导学教程·隶:孔宙碑》的最主要特点是“学以致用”、“随学随用”、“未学不用”、“不断巩固”,即学会了一个具体技法之后,既可解决此后的问题,也可以理解成一个具体的“形”;总是可以在前一个单元训练中清晰地找到训练有素的痕迹,而没有学过的技法不会在前一个单元中出现。这样,一个一个熟练的技法单元就组成了一个非常严密的技法链。这是该套教程有别于目前诸多技法类丛书的最主要特点,也是笔者近年来“书法教育教学的模式研究”课题中关于技法教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主要观点。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做到学科性、科学性、系统性、连续性、针对性相结合,所以,要提醒读者注意的是,在学习一个新的技法时,要做到严密,熟练到位。经过一个又一个技法单元的学习,一个一个坚实的技法链就拉起来了,读者们的实际书
本书在讲解传统书法技法,如点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和章法的同时,在范字中配画了毛笔运笔走势的轨迹,运用笔势图解的方法,使书法教学更为直观实用。从而使学书过程不再感到理解困难。是一本学校书法教学和初学者自学的实用教材。 为了配合教学,还选用原范字的偏旁、部首,运用计算机设计组合拼集了大量的范字,集字汇成常用成语、古诗等,引导学习者举一反三,加以变化运用,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李邕(六七八—七四七),字泰和,扬州江都人,官至北海太守,故后人称为[李北海]。其书法独步一时,李阳冰誉之为[书中仙手]。尤其是李北海将[二王]为代表的[南帖]风貌与北魏的书风,熔为一炉,形成自家风范。 《李思训碑》,李邕撰文并书。原石在陕西蒲城县。碑文行书三十行,行七十字,下半部残。用笔流畅,笔力雄健,是李北海四十二岁时所书,春秋正富,杨升庵云:[李北海书《云麾将军碑》为其。]为其行书代表作之一。
我大致制作了这样一根项链:中国书法笔法的起源、终止、失传的原因,什么是『八分书』『楷则』,什么是书法中的『势』,『五字执笔法』该如何诠释,古来若干譬喻(如『屋漏痕』『折钗股』『意在笔先』等)究竟何 指,『笔法』图解细释,书写工具、姿势与书法发展的关系,『章草』与书法演变终止的关系,提出『美化』与『隶化』的概念,『完法』『尚法』『变法』『无法』阶段的划分,『帖学』与『碑学』的实质,历目前主要书家书写风格破解,『书画同源』的本意,何谓『文人画』,书法和绘画的分界线,等等。因此,这本书不是教科书,而是『寻』古来书法之『本』的书。
《中國民間書法精選系列-秦漢簡牘墨迹選(二)》,本字帖收录了《秦睡虎地简牍》、《包山楚简》等简牍,共分三册,为喜爱、研究简牍书法的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范本,既可临摹,亦可研究。
有清三百年,布衣而书名天下者,其唯完白乎?安吴评书,神品中亦仅其篆,论者无或疑焉。然而坊间所传,未必尽善,不足法式后学;独庐山草堂记,郁勃沈雄,平和简静,是真能直接上蔡,少温岂足言哉。此记另有原大刻本与缩小双钩两种,去真迹远甚。手是编而问津秦斯,有余师矣。
傅山(1607-1684),字青主、青竹、公它,号真山、啬庐、朱衣道人等。阳曲(今山西太原)人。他自幼聪颖,禀性刚直,崇尚气节。明亡入清后不与清廷合作,并因反清复明图谋被捕入狱。后经朋友多方营救,才得以开脱生还。出狱后的傅山,退隐山林潜心研究学问,二十年不见生客。康熙十七年(1678)被举应“博学鸿儒”科,固辞不准,后在病中强行抬到京都,但仍以病为由拒绝叩上谢恩,为人处世以及作学问,处处表现得孤傲不群。特别是在以寄托胸臆,抒发性情为载体的书法方面,更是把表现自己的人格特征作为主要目的。他对书法的理解首先应建立在人格的完善之上。他说:“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因此,他的书法一直秉承正气,注重个性宣泄,并把这种创作原则追求了一生,发展到了,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 傅山出身于书
赵之谦(1829-1884),字撝叔、益甫,号悲盒、无闷、冷君、憨寮,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清咸丰年间举人,曾做过江西鄱阳、奉新、南城等县知县。 他的篆刻开始学浙派,后来又学邓石如一派,由于写得一手好篆书,又擅长绘画,在北京又致力于文字训诂和金石书画考证,所见极广,篆刻突飞猛进,创造了自己的风格。 他在我国篆刻艺术发展史上,贡献很大,一是开辟了新的摹汉印道路。以汉印作为学习目标,是明清以来篆刻家所走的道路。赵之谦悟出了"汉印之妙,不在斑驳,而在于浑厚"。他就在"浑厚"二字上下功夫,不求"斑驳",而取光洁,突出个性。二是扩拓了印章文字的广阔前景。无论是白文印或朱文印,在文字的取材上大胆吸取汉镜、钱币、权、诏、汉器铭文、砖瓦以及碑额等文字入印,使篆刻艺术更丰富了金石的内涵。三是大胆探索边栏的
这本书收录常用字字形共计二千七百余个,基本上汇集了目前能够见到的启功先生的所有常用字楷书。因此,《启功书常用字》的出版一方面可以为喜爱启功先生书法艺术的广大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提供一份真实、全面的资料;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习书法的广大中小学生以及爱好者提供一本规范、实用、好看的经典楷书字帖。 作为一本楷书字帖,《启功书常用字》还具有以下的特点:,字形都是墨迹,能够表现出毫锋墨彩,使学习者可以观察到真实的笔法。第二,以简化字为字头,按照简化字的部首进行排序,以《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部首排序为参照,符合现代人的使用习惯。第三,在注重简化字的同时兼顾繁体字,凡简化字有其相应繁体字的,则繁体字排列在简化字的后面。第四,此书在具有部首检索的同时,还附有
由王丽媛书写的《墨点字帖:漂亮英文速成宝典(圆体)》讲解简明,书写规范,每天练一页,持之以恒,46天即可练成一种字体。 圆体字的字形具有流动感,书写时要注意运笔的速度,以保证字体线条的流畅,突出圆体字的动态美,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圆体字字形圆润,而且字母之间有大量的连写, 选用顺滑而畅通无阻的笔书写,书写时注意连写自然和字体的圆润感。 连写是圆体字书写的一大特点,小写字母之间都可以自然地连写。所以在字母书写练习时,要注意每一个字母的起笔与收笔部分,为连写奠定好基础。
黄宾虹一生嗜古玺成癖,终生致力于古玺印的收集与整理,对近代古玺印的研究贡献巨大。本次出版《黄宾虹集古玺印存》底本由邹涛先生提供,原书四册,内有蓝色版框。横七点五厘米,竖十二点五厘米,书口有『滨虹集印存』或『滨虹集印』字样,其中收录黄宾虹所藏古玺一百四十九枚,多数有黄宾虹手批注释或钮式说明。此次出版,合四册为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