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五卷,主要内容包括:古今优伶剧曲史;各地、各类剧曲史;戏剧之组合;脸谱服装在剧中之特殊功用;戏剧之评价与其艺术之研究。
余丹红,女,1967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台州。1988年、1996年、1999年分别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负笈美、德、奥等国,现于上海音乐学院任教。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音乐史、音乐教育及音乐剧等,出版、发表作品有《放耳听世界——约翰·凯奇传》、《上海市中学音乐剧》、《从预制钢琴到 》《电子琴演奏技巧》等。 张礼引,男,1960年11月11日生于上海,电脑网络管理工程师、音乐爱好者。曾游历法、德、意等欧洲十几国,对西方音乐文化颇有感悟。
毫无疑问,音乐剧是20世纪重要且发展快的文化成果之一。音乐剧经历整整一个世纪的演变和发展,渐趋成熟,目前已经成为*活力、为兴旺的娱乐和文化产业。 音乐剧在我国还是处于探索和初创的阶段。我们对西方音乐剧的了解和认识还仅仅是些皮毛。虽然有关的论著和参考书也出版过一些,但舞台演出的实录(VCD或DVD)我们却见得很少。至于,作为音乐剧的灵魂——音乐,我们这方面的出版物几乎为零。有鉴于此,我们编译了这本《欧美音乐剧名曲选萃》,从27部经典名剧中精选出40首经典唱段,并且译配成中文,同时还对每部音乐剧的作者、创作过程、剧情以及获奖情况等做了简要的文字介绍。这本《选萃》既可供音乐剧工作者借鉴和参考,也可供歌唱者用原文或用中文演唱,更有助于广大音乐爱好者对音乐剧的理解和欣赏。
本书所包括的全部内容,将在不同的层面上都能够满足各类读者对音乐剧有关知识的基本需求,发挥其多方面的功能和应用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将努力成为——艺术家的良师益友,广大观众的艺术导游,文化商和企业家的投资顾问,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决策参谋。
本书为普通高校艺术课程思政改革系列教材之一。本书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为弘扬民族文化,传承经典,深化美育教育,本书精选邵阳花鼓戏经典名剧名段,对其进行整理、记谱,结合曲谱对名剧名角进行分析、介绍,对名角演唱的名剧名段进行录制,实现曲谱与音频的立体呈现,以此引导读者全面、系统了解邵阳花鼓戏,领悟其中的艺术内涵与文化价值,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书为《爱乐》杂志第1期,总第114期。包括《塞维利亚理发师》首演、埃尔加清唱剧《杰隆修斯之梦》首演、我眼中的《天鹅湖》、《天鹅湖》的主要编舞版本和录像版本简介、《天鹅湖》唱片录音精选等。
杂技, 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那富有想象力的艺术造型和精湛的技巧表演, 给人以美的享受 ; 那摄人胆魄的惊险动作和妙趣横生的驯兽表演, 为观众所叹服。在内容上, 本书分为中国杂技的起源及诞生、中国杂技的发展和繁荣、中国古代杂技艺人、历史典籍与中国杂技、中国古代杂技表演、走向世界的中国杂技等六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