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50-10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戏台上的中国
    •   ( 252 条评论 )
    • 廖奔廖琳达 /2022-04-01/ 大象出版社
    • 本书由戏剧史研究名家,文化学者廖奔先生带领我们从戏曲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艺术、舞台演出、戏台、演员生活、戏曲故事、名角、唱腔、行当、戏衣、脸谱、声腔剧种、乡音乡愁、世界传播、域外影响、艺术价值、生存现状等各个方面,全方位细致解读戏曲对人民生活中的深入影响、走向世界的脚步、面临的生存困境及出路。本书通过展现戏曲文化,追踪其源流、触扪其筋骨、探索其精神,力图调动人们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豪感。让读者感受到中华文脉在戏曲舞台上的延展。

    • ¥63.7 ¥98 折扣:6.5折
    • 牡丹情缘——白先勇的昆曲之旅
    •   ( 950 条评论 )
    • 白先勇 著 /2016-03-01/ 商务印书馆
    • 《牡丹情缘 白先勇的昆曲之旅》一书全面收录白先勇先生关于昆曲的随笔,以及与昆曲相关的精彩访问与对谈。自2004年起,白先勇策划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开始巡演,至2012年共演出200场,成为这一阶段著名的文化现象,有力推动了昆曲在中国社会以及欧美的传播。在这一期间,白先勇形成并表述了其独有的昆曲理念,不仅在众多访谈中披露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过程、深入的文化,还提出了 昆曲新美学 的概念。本书作为白先勇先生推广昆曲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全面展现了与昆曲的因缘与感想、收获与得失,以及制作青春版《牡丹亭》和新版《玉簪记》的心路历程

    • ¥61.4 ¥128 折扣:4.8折
    • 祭祀与戏剧集——中国傩戏学研究会30年论文选
    •   ( 59 条评论 )
    • 刘祯主编,何玉人袁志鸿朱联群副主编 /2018-12-31/ 学苑出版社
    • 本书是中国傩戏学研究会成立30年来优秀论文萃编,共计48篇,60余万字,内容包括傩仪、傩戏、傩舞、傩俗、傩艺、傩技等的田野考察,以及傩与民俗、戏剧研究和中外比较研究,作者均为业界知名学者,如张庚、冯其庸、曲六乙、刘锡诚、薛若邻、周育德、王兆乾、周华斌、麻国钧、刘祯等,代表了目前国内傩戏研究的*水平。中国傩戏学研究会是于1988年经中国民政部批准,以研究中国古老、原始的傩文化为主要宗旨的全国性民间学术团体。研究内容包括傩仪、傩戏、傩舞、傩俗、傩艺、傩技等领域。学会成员遍及全国20余个省、区、直辖市,涉及民族学、民俗学、戏曲学、舞蹈学、人类文化学、民间文学学和神话学等领域近400名学者。中国傩戏学研究会20多年来与各地有关单位在10余个省、区举办了近20次国际考察与学术研讨会,并提倡与会学者在长期考察获得*

    • ¥92.4 ¥168 折扣:5.5折
    • 一出戏怎样救活了一个剧种----昆剧《十五贯》改编演出始末
    •   ( 188 条评论 )
    • 张一帆 著 /2021-08-01/ 中国戏剧出版社
    • 该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保护语境下,从文本演变、整编背景、舞台全貌、传承传播等角度系统地研究了昆剧剧目《十五贯》,试图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再度深入发掘文献与口述史料,明确勾勒出这一整理改编于1956年的经典作品,促成中国昆剧由衰转盛的历程,并阐发其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民族很好传统文化与构建传承体系。

    • ¥79 ¥158 折扣:5折
    • 晋剧坤伶须生开宗泰斗丁果仙·春秋
    •   ( 42 条评论 )
    • 并州七老草根编创组 /2020-03-02/ 北岳文艺出版社
    • 晋剧著名表演艺术家丁果仙,原名丁步云,艺名 果子红 。她创造的晋剧须生 丁派 唱腔,对晋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晋剧艺术的发展,故有 山西梆子大王 的称誉。本书是一部反映丁果仙全部人生的传记文学作品。书稿用9章、四十多万字全方位记述了晋剧坤伶须生开宗泰斗的一生。对其事业、爱情、生活、德行等方面都有详尽介绍,翔实、客观。尽显其历史价值、社会价值、认识价值和文化价值。

    • ¥60 ¥120 折扣:5折
    • 萍踪兰影——湘昆旧忆
    •   ( 6 条评论 )
    • 余懋盛 著 /2023-12-24/ 学苑出版社
    • 余懋盛为湘昆名家,著名昆曲编剧,原湖南省昆剧团支部书记。195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1960年郴州地区湘昆剧团成立后,调入剧团任编导,为湘昆艺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萍踪兰影 湘昆旧忆》系余懋盛遗著,全书分为九章,共40余万字,并配有100余幅珍贵的老照片,通过回忆其一生的戏曲情缘,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湘昆剧团成长壮大的艰辛历程,折射出新中国戏曲发展的概貌,其中所记人物既有诸多昆坛和戏曲界名家,也包括董每戡、王季思、陈寅恪、胡忌等著名学者。该书稿为现当代文化史、戏曲史的研究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 ¥75.9 ¥138 折扣:5.5折
    • 粤剧金曲精选·第2辑 黄鹤鸣 选编 广西民族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黄鹤鸣 选编 /2004-09-01/ 广西民族出版社
    • 《粤剧金曲精选》是从已公开发行的唱片、录音带、CD碟、VCD碟中精选出唱腔优美、流行广泛、群众喜欢的粤曲逐一进行记谱整理,分成若干辑出版的。每辑二十首,分平喉子喉对唱、平喉独唱和子喉独唱三个部分,展现了各种唱腔流派和各个名家的唱腔特色。这本书作为广西老干部活动中心粤剧团和南宁市老年大学的教材,对于广大粤曲爱好者依谱自行学唱粤曲也会有较大的帮助。 本书所选之粤曲,尽皆粤剧传统剧目中之金曲,而且配有乐谱。具有“一全、二精、三有谱”特色和优点。

    • ¥78 ¥199 折扣:3.9折
    • 中国藏戏通史
    •   ( 4 条评论 )
    • 刘志群//曹娅丽|责编:索南卓玛 /2024-01-01/ 青海人民
    • 本书充分阐述了藏戏孕育、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以及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本书在记述藏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用大量历史事实记述了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文化对藏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促进作用。藏族同胞在内地观看戏曲演出,内地的戏班到涉藏地区演出,均直接和间接地促进了藏戏的发展,以歌舞演故事,唱、念、做、舞、技融为一体,综合发展,这是包括藏戏在内的所有中国戏曲剧种共同的特征。

    • ¥51.2 ¥128 折扣:4折
    • 中国昆曲精选剧目曲谱大成(第六卷)(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卷)
    •   ( 1 条评论 )
    • 江苏省苏州昆剧院 编 /2004-09-01/ 上海音乐出版社
    • 昆剧具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与古希腊的悲剧和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昆剧原称昆曲,起源于元朝末年江苏的昆山和苏州一带。明代中叶,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吸收了海盐、余姚、弋阳三大声腔和南曲、北曲的精华,对昆曲进行了改革,同时代的戏剧家梁伯龙创作了《浣纱记》,并以改革后的昆腔谱曲,使昆曲的影响迅速传播海内。昆曲是中国乃至世界迄今*古老的、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戏剧形态,全国几乎所有的剧种都不同程度的得到过它的滋养,有 为戏之祖 之誉。昆曲浓缩了中国古典文学、歌舞、戏剧乃至美术、杂技等多种艺术成分,可视为中国传统文化*浓缩、*活灵活现的载体,是真正意义上的*的文化经典。 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全国政协京昆室将昆曲剧目曲谱的整理、编辑及出版工作列为重点专项工作。2003年7月,

    • ¥83.7 ¥106 折扣:7.9折
    • 中国昆曲精选剧目曲谱大成(第三卷).北方昆曲剧院卷
    •   ( 1 条评论 )
    • 北方昆曲剧院 编 /2004-09-01/ 上海音乐出版社
    • 昆剧具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与古希腊的悲剧和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昆剧原称昆曲,起源于元朝末年江苏的昆山和苏州一带。明代中叶,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吸收了海盐、余姚、弋阳三大声腔和南曲、北曲的精华,对昆曲进行了改革,同时代的戏剧家梁伯龙创作了《浣纱记》,并以改革后的昆腔谱曲,使昆曲的影响迅速传播海内。昆曲是中国乃至世界迄今*古老的、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戏剧形态,全国几乎所有的剧种都不同程度的得到过它的滋养,有 为戏之祖 之誉。昆曲浓缩了中国古典文学、歌舞、戏剧乃至美术、杂技等多种艺术成分,可视为中国传统文化*浓缩、*活灵活现的载体,是真正意义上的*的文化经典。 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全国政协京昆室将昆曲剧目曲谱的整理、编辑及出版工作列为重点专项工作。2003年7月,

    • ¥82.1 ¥104 折扣:7.9折
    •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绍兴孟姜女.救母记
    •   ( 29 条评论 )
    • 朱恒夫 /2017-08-01/ 上海大学出版社
    • 在中国戏剧的大家庭中,傩戏是极其重要的成员。不仅历史悠久、种类繁夥、分布较广、观众众多,还因其所具有的强大的宗教功能,与人们的生活甚至生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般的戏剧,只有审美与教育的作用,无关人们的生活与生命,故而可演可不演,而傩戏则不是这样,任何一种傩戏自它形成之日起,就成了一种民俗事象,在规定的时间内,或在与神灵 商约 的时间内,不但必须演出,而且必须观看,甚至组织者或观众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参与 表演 。

    • ¥55.3 ¥85 折扣:6.5折
    • 《京族喃字民歌集(一)》
    •   ( 37 条评论 )
    • 沈燕琼陈增瑜 编 /2018-10-01/ 广西民族出版社
    • 《京族喃字民歌集(1)》收集了京族同胞的喃字民歌精华近百首,分为劳动歌、情歌、贺婚歌、友谊歌、感恩歌、散歌等几个部分,均为民间原创作品,表现了京族人民的劳动、生产、生活、爱情等内容。同时,用京语(喃字)、汉语、国际音标、英语、越南语互译,不仅为横向对比其语言特色,为更多的读者了解京族的文化,扩大其影响力提供了阅读的便利,更是在****提出 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 的背景下,对京族民歌文化、对京族喃字这一濒危文字的一种整理、抢救与传承。

    • ¥79.4 ¥128 折扣:6.2折
    • 昆曲大观·前世今生
    •   ( 336 条评论 )
    • 杨守松 /2017-05-16/ 作家出版社
    • 《 昆曲大观 前世今生 》以浓墨淡彩泼洒出高雅经典的昆曲穿越时光六百年的画卷。悲欣交集、命运多舛的昆曲人,沧海桑田、由盛而衰的昆曲史,交织成气壮山河、缠绵悱恻的动人绝唱。作者还原了历史,描绘了现实,展示了昆曲 600年博大精深的艺术和卓越的魅力。

    • ¥81.1 ¥169 折扣:4.8折
    •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上梅山傩戏(二)
    •   ( 54 条评论 )
    • 朱恒夫 /2017-08-01/ 上海大学出版社
    • 在中国戏剧的大家庭中,傩戏是极其重要的成员。不仅历史悠久、种类繁夥、分布较广、观众众多,还因其所具有的强大的宗教功能,与人们的生活甚至生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般的戏剧,只有审美与教育的作用,无关人们的生活与生命,故而可演可不演,而傩戏则不是这样,任何一种傩戏自它形成之日起,就成了一种民俗事象,在规定的时间内,或在与神灵 商约 的时间内,不但必须演出,而且必须观看,甚至组织者或观众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参与 表演 。

    • ¥55.3 ¥85 折扣:6.5折
    • 中国秦腔(精)
    •   ( 3 条评论 )
    • 焦文彬阎敏学 著 /2005-04-01/ 陕西人民出版社
    • 秦腔的广泛流传对各地戏剧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山西、河北、湖北、北京、安徽、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梆子声腔剧种,往往都称“秦腔”或“梆子”,并用秦腔音乐。鲁迅就曾在追述家乡绍兴戏时认为,“明末李自成闯荡天下是带着米脂的戏班子的,戏班子中有人流落到绍兴,于是就有了绍兴戏,故绍兴戏要比毗邻的嵊县越剧刚硬得多,实是秦腔的旁支兄弟。” 《中国秦腔》共10章,从秦腔历史、秦腔文学、秦腔音乐、秦腔表演、秦腔舞美、秦腔班社、秦腔理论研究和秦腔的流播与影响等方面系统介绍和研究了秦腔的历史和现状,并有珍贵的图片资料200余幅。 全书共50万字,并附有彩色及黑白插图200余幅,精美大气,书中除对秦腔作为中国戏剧的一支,与其他戏种的同与异做了充分阐述外,还以翔实的历史资料,雄辩的论证语言,对秦腔

    • ¥63.3 ¥75 折扣:8.4折
    • 一桌两椅.夜奔
    •   ( 22 条评论 )
    • 荣念曾 柯 军 王晓映 /2015-09-01/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专业专注纯粹的艺术前沿工作者 历经打磨的传统与当代剧场精品 一本书 历经 11 年,华人实验艺术先驱荣念曾与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柯军打造经典实验剧《夜奔》,在国际国内上演不衰,本书收纳剧本文稿、导演手记、演出精美剧照,以及国际国内著名戏剧界人士评论、创作文谈。 中英文双语出版,香港进念二十面体特别协助英文翻译。 一张碟 收录四个版本的《夜奔》片段 —— 昆曲 南昆武生 传自著名京昆表演艺术家张金龙 昆曲 南昆老生 传自“传”字辈昆曲名家郑传鉴 昆曲 北昆武生 传自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侯少奎 实验剧 《夜奔》荣念曾导演 柯军主演 四段《夜奔》,均为首次公开出版,极具观赏、学术和文献价值。 设计体验 1. 封面 云南定制白色手工纸,极简、极简、极简,彷如纯粹冰冷的雪地,上演理性与感性的冲突。 2.

    • ¥68.6 ¥98 折扣:7折
    •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贵州傩堂戏(二)
    •   ( 44 条评论 )
    • 朱恒夫 /2017-08-01/ 上海大学出版社
    • 在中国戏剧的大家庭中,傩戏是极其重要的成员。不仅历史悠久、种类繁夥、分布较广、观众众多,还因其所具有的强大的宗教功能,与人们的生活甚至生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般的戏剧,只有审美与教育的作用,无关人们的生活与生命,故而可演可不演,而傩戏则不是这样,任何一种傩戏自它形成之日起,就成了一种民俗事象,在规定的时间内,或在与神灵 商约 的时间内,不但必须演出,而且必须观看,甚至组织者或观众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参与 表演 。

    • ¥55.3 ¥85 折扣:6.5折
    • 黄梅戏起源
    •   ( 54 条评论 )
    • 安庆市黄梅戏剧院 /2018-01-10/ 中国戏剧出版社
    • 安徽省安庆市是黄梅戏的发源地与发祥地,经过近两百年的传承,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黄梅戏的高度关注与重点扶持,黄梅戏在安庆已初步形成了人才培养、表演艺术、剧本和音乐创作、戏剧理论研究的完整体系。《黄梅戏起源》就是安庆市黄梅戏剧院对黄梅戏起源的新考。

    • ¥99 ¥198 折扣:5折
    • 九州百戏—天·地·人
    •   ( 18 条评论 )
    • 张品 /2016-08-01/ 上海音乐出版社
    • 九山九水九重天,百腔百调百种情。时代的脚步这么快,是时候停下来品一品,那些戏台上下的精彩,那些梨园内外的痴缠,那些一朝一夕间的千秋万代,和那些美韵柔腔中的生死别离 《九州百戏 天;地;人》全书共30余万字,采用全彩印刷、布艺硬精装、火烫、艺术纸护封,让您在如艺术品般精致图书中,感受戏曲的魅力。

    • ¥84 ¥168 折扣:5折
    •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广昌孟戏
    •   ( 36 条评论 )
    • 朱恒夫 /2016-01-01/ 上海大学出版社
    • 傩戏是一种从原始傩祭活动中蜕变而成的戏剧形式,是原始宗教文化与戏剧文化相结合的孪生子。它既有祭祀的功能,又有审美的功能;它和世俗的戏剧演出不同,能将一个或数个村庄当成表演的场地,而在这地域中的乡民往往既是表演者,又是观众。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蕴藏着大量的民间艺术、原始宗教、伦理、宗法制度、民俗等信息,是我们透视原始戏剧、了解中国乡村社会与草根阶层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它至少有着四个方面的价值: 一是它们为戏剧的 活化石 ,通过它们,能把握戏剧发生时的形态和形成戏剧的要素。因此它们是研究戏剧发生学的极其宝贵的资料。 二是它表现了下层民众的宗教观、伦理观、政治观、历史观,融入了底层百姓对人生、社会、天地的观念,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在叙述故事时对民俗画面所作的丰富生动的描述,

    • ¥55.3 ¥85 折扣:6.5折
    • 云南农村戏曲史/近代散佚戏曲文献集成
    •   ( 1 条评论 )
    • 徐嘉瑞|总主编:黄天骥 /2018-03-01/ 山西人民
    • 徐嘉瑞著的《云南农村戏曲史》是一部对云南省农村戏曲发展历史的研究著作。《导论》章中,作者对戏曲理论进行了简要的阐释,正文部分分别对云南省农村戏曲主要部分的旧灯剧和新灯剧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内容进行了考察,并附有两部《云南农村戏曲集》。该书对于研究民国时期的地方戏剧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 ¥51.9 ¥97 折扣:5.4折
    •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贵州傩堂戏(一)
    •   ( 54 条评论 )
    • 朱恒夫 /2017-08-02/ 上海大学出版社
    • 陈玉平、吴电雷编校朱恒夫主编的《贵州傩堂戏(1)(精)/中国傩戏剧本集成》中主编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从事于傩戏的研究,在全国有傩戏的地方,都做过田野调查,收集了约三百部傩戏剧本。其中有的傩戏没有剧本,则**行录像,然后根据录像的内容,做文字记录,形成剧本。将这些宝贵的剧本资料整理出来,将为学术界提供一份原始戏剧的资料,为我国的文化宝藏增添一份新的独特的藏品。

    • ¥56.6 ¥85 折扣:6.7折
    • 上党梆子脸谱
    •   ( 4 条评论 )
    • 张红君 主编 /2009-11-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过去上党梆子演戏,除花脸打脸、旦角涂脂抹粉外,生角(包括小生)是不化妆的,均是本色面皮,戴一顶网子,把眉吊起来就穿戴登场,致有“黄皮生”、“麻子生”、“黑脸生”雅称。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戏剧改革,上党梆子和别的剧种一样,所有剧中人包括龙套、小军都统一化妆,施粉涂丹、勾眉画眼,改自然人为剧中人。广义地说,这是脸谱化运用于所有剧中人的一种手段,使戏曲的特征更加突出,所以凡剧中人脸上均有“谱”。这本脸谱集既反映了它的实用性,也有美感欣赏性,是研究上党梆子艺术的宝贵资料。在编纂时,对一些重点角色的传说、标志的象征、有关方面作了记述,还保存了老艺人部分手稿,同时还选录了几个古代脸谱、面具,以供研究者参考。

    • ¥77.4 ¥98 折扣:7.9折
    •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恩施鹤峰傩愿戏
    •   ( 52 条评论 )
    • 朱恒夫 /2016-01-01/ 上海大学出版社
    • 傩戏是一种从原始傩祭活动中蜕变而成的戏剧形式,是原始宗教文化与戏剧文化相结合的孪生子。它既有祭祀的功能,又有审美的功能;它和世俗的戏剧演出不同,能将一个或数个村庄当成表演的场地,而在这地域中的乡民往往既是表演者,又是观众。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蕴藏着大量的民间艺术、原始宗教、伦理、宗法制度、民俗等信息,是我们透视原始戏剧、了解中国乡村社会与草根阶层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它至少有着四个方面的价值: 一是它们为戏剧的 活化石 ,通过它们,能把握戏剧发生时的形态和形成戏剧的要素。因此它们是研究戏剧发生学的极其宝贵的资料。 二是它表现了下层民众的宗教观、伦理观、政治观、历史观,融入了底层百姓对人生、社会、天地的观念,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在叙述故事时对民俗画面所作的丰富生动的描述,

    • ¥55.3 ¥85 折扣:6.5折
    • 沪剧-上海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丛书
    •   ( 73 条评论 )
    • 茅善玉 主编 /2010-02-01/ 上海文化出版社
    • 沪剧发源于黄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音乐唱腔具有浓郁的江南丝竹韵味,据1796年的史料记载,从早的花鼓戏到当代沪剧,大致经历了两百多年时间。沪剧从发源之初起,就形成了反映现实生活的传统。早期对子戏、同场戏以说新闻、唱新闻的形式描绘了清末市郊乡镇的世俗风情。进入市区后又演出了大量的时装剧,从不同的侧面相当完整而生动地表现了上海十里洋场的都市生活风貌。在全国三百多个戏曲剧种中,沪剧独树一帜,走出了一条以现代剧作为主要演出样式的艺术道路,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重要剧种。沪剧反映的是城市生活,演绎的大多是大城市的生活戏。 岁月流逝,一代又一代的沪剧人以坚忍不拔的努力,使沪剧艺术在上海这个大都市生存发展,不断登上新的台阶,走向新的繁荣。呈现在您眼前的这本书,记载了沪剧艺术两个多世纪来的

    • ¥55.6 ¥68 折扣:8.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