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的部分是“氍毹撷英”有近80幅珍贵的老照片。从金秀山的忠孝全起,到王泉奎的盗御马止。大多是从民初到建国前的剧照。“庐山真容”里从孙菊仙、俞菊生、郭际湘、陈德霖的便装照开始。到马富禄、茹富蕙、孙盛武的便装照止,收录了29幅京剧前辈的便装照、生活照。《闲话聊斋》中,包括了四个话题:“多师之徒杨小楼”、“余叔岩的价值”、“武净”、“李世芳的走红与陨落”。这四个话题的前面,作者都写了文字较多的说明,照片不但涉及了剧照,而且还有这些人的师承、传人、生活照。最可贵的是作者写的李世芳这位几乎被人遗忘的四小名旦之首的简历,还有难的见到的剧照、生活照搜集得极为充实,竟有50幅之多。看到末页梅兰芳先生在李世芳灵堂守灵的照片,不禁让人唏嘘不止。
杨淑英(1928-2017),艺名佩环,四川自贡人。川剧表演艺术家是1959年川剧出访东欧四国(波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的“中国川剧团”对外国际宣传的八大艺术家(陈书舫、周裕祥、胡漱芳、袁玉堃、杨淑英、李笑非、许倩云、张巧凤)之一。曾任成都市川剧院副院长。 十二岁开始学戏,工旦角。代表作有《谭记儿》《穆桂英》《点将责夫》《贵妃醉酒》《双拜月》《回院》《射雕》《夫妻桥》《朝阳沟》《三跑山》等。擅高腔、胡琴戏。所唱高腔曲牌 香罗带 尤富韵味,自成一格,有“杨香罗”之美誉。她“演文戏含蓄隽永,演武戏英姿飒爽”,“唱高音明朗嘹亮,唱低音柔和婉转”,并善于根据各种人物的身份与性格设计、创造新腔,其声腔艺术曾长期作为四川音乐学院教学研究的典范得到专家广为认可、推崇。其表演自然、大
本书从京剧的形成与发展,以及行当、脸谱、戏装及服装、音乐、声腔、声韵、念白、道具、程式、特技、京剧基本功、京剧艺术特色等方面着手,设置了近160个问题,以一问一答的形式,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兼之图文并茂、中英对照,向读者介绍京剧基础知识。是一本为市面所稀见的京剧知识普及读本,既适合京剧专业人员进行宣传推广,又适合京剧爱好者(包括中小学生)学习领悟,还方便外国人阅读了解。——能在对外文化交流,特别是京剧对外演出宣传时,为外国人了解京剧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本著由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封面题签,沪上画家潘之封面插画,京剧专家王家熙、徐幸捷、田恩荣专业审定,可谓名家毕至,联袂推荐。 总之,本书以微见著,可引导中外读者漫步京剧艺术殿堂,一窥其博大精深之奥妙。正是: 旦生净丑末,极态演群伦。 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