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创作了三十首变奏曲,其中有十一首为双排键盘的羽管键琴而作。如果要在单排键盘上演奏这些作品,就经常会因为双手交叉而变得相当困难。不过 强 弱 的对比在现代单排键盘乐器上倒是可以实现的。 本版与原始版之间的差别在于 临时变音记号 以现代记谱法来标记,写在C谱表上的乐谱部分则被移到现代更为惯用的谱表上。为了避免过于频繁地更换谱表(这么做不利于保持谱面的清晰整洁),右手音符的符干尽可能置于乐谱的中心,左手则尽量采用向下的符干。乐谱中的长倚音与主音之间是否标记连线均与原始版一致,因为不标记连线倾向于一种更加清晰的运音方式。 爱尔兰根,1973年春 鲁道夫 施特格利希
这本《交响乐欣赏十八讲》由刘雪枫*。聆赏交响乐不仅需要听者正襟 危坐、心无旁骛,可能还需要读点相 关书籍,学点交响乐知识。这也是作者一直想为广大爱乐者写一本浅显易 懂的交响乐“知识读本”的朴素出发点。 欣赏音乐无所谓“懂”与“不懂”,你只要喜欢,只要坚持聆听并 把聆听当做人生美事,你就会成为尽享音乐至福的爱乐者。从这个角度 去想,读书便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因为你的兴趣所在,因为你要去了解, 而我写的书只在这个时候才可能发挥一点参考作用,它帮助你去涉猎一一 下历史的线索、作品的背景、作曲家的生平以及作品本身的结构,接触 这些因素的前提都离不开实际的聆听,无论是音乐会还是唱片录音。 《交响乐欣赏十八讲》适合音乐爱好者阅读。
该书为巴赫创作的有名钢琴乐谱。为专业学习钢琴演奏的常选乐谱。此次翻译引进的是维也纳原始出版社出版的净版本乐谱。该类乐谱由专业的音乐学者与音乐编辑经过多方考证很后确定, 因此具有很高的引进和翻译价值。译者为有名的音乐学者,通晓多种外语,包括英语、法语、德语等,是翻译该版本的合适人选。
贝多芬一共写了32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为钢琴的 新约全书 。这些作品从1795年(贝多芬时年25岁)的作品2三首,到1822年(52岁)的作品111,历经27年,贯穿了贝多芬整个早、中、晚三个创作时期。而他的10首小提琴奏鸣曲Z早的作品12三首子 ,创作于1797年(27岁,比Z早的钢琴奏鸣曲晚两年),到Z后一首作品96,写于1812年(42岁),距离贝多芬去世(1827年)还有15年,他再也没有为独奏小提琴写过作品。因此小提琴奏鸣曲只有早、中期而没有真正的晚期作品。虽然Z后一首作品96其中已经有了不少晚期作品中常用的因素和手法。如整个作品的内向气质,很长的颤音(trill)织体,以及Z后一个乐章的赋格段(Fugato)等。
本书是由罗中一老师编写的以乐理、视唱为主的一套教材,配套的音频视频十分具有亮点。其长期担任中福会少年宫声乐中心钢琴伴奏与乐理视唱练耳教学职务,为本书的撰写与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管弦乐组曲《简乐四章》创作于1986年。
当代华人作曲家曲库(第二辑):交响曲组曲 黄河壁画
《车尔尼小小钢琴家:作品823》力求合理正确,将一些表情符号和分句根据数个权威版本做了些处理,对乐谱中的个别错音予以订正。适应手的条件,中国人的手相对较小,中国儿童学琴起始年龄一般比欧美早2—3岁,学琴者又以女性居多,所以新版本将跨度较大的指法做了些调整。这样,可以让中国的大部分学琴者弹得顺手,而手大者的训练要求仍用括号保留。
第一学期:无升降号、一个升号调各调式及其联系调的视唱训练(包括简易二声部的视唱):常用的基本节奏型及其组合;调内的各种旋律音程、和声音程、原转位大小三和弦、原位增、减三和弦以及旋律的构唱、听辨与听写训练。 第二学期:一个降号调、两个升号调各调式及其联系调的视唱训练(包括简易二声部的视唱);常用的基本节奏型及其组合;调内、调外的各种旋律音程、和声音程、原转位三和弦、属七和弦、小七和弦以及旋律的音高与性质的构唱、听辨与听写训练。 第三学期:两个降号、三个升号调各调式及联系调的视唱训练;常用的较复杂的节奏型及其组合;调内、调外的各种旋律音程、和声音程、原转位三和弦、属七和弦、导七和弦以及和声连接的训练:巩固和加强常用的四种不同性质的原转位三和弦、大小七和弦、小七和弦、减小七和弦性质
本书主要介绍了小提琴在一把位的左右手最基本的技术,如左手的手指排列、手指后退、手指过弦、手指半音、手指保留、手指组合、双音等。材料主要采用苏联福图纳托夫编写的儿童教材,并吸收了日本铃木教材、匈牙利山多尔教材以及中国教师们编写的练习。
《交响乐艺术(附光盘)》由卞祖善、卞正兰编著,将引领读者走进交响乐艺术的殿堂。 编者首先从广义和狭义解读交响乐的艺术特征出发,用三首交响乐作品——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普罗科菲耶夫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和布里顿的《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作为“活的乐器法”,为读者打开交响乐艺术之门提供了三把“金钥匙”。 其后从交响乐的边缘作品入手,由浅入深、由简而繁地介绍进行曲、序曲、前奏曲、间奏曲、狂想曲、随想曲、交响诗、组曲、协奏曲和大型声乐一器乐作品的体裁特征,每种体裁分别介绍了十首经典名曲,并附有音乐主题的五线谱谱例。 协奏曲介绍了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和大提琴协奏曲各十首经典名曲,以及现代钢琴协奏曲和现代小提琴协奏曲的参考欣赏曲目各十首。 后,介绍了古典交响曲和现代交响曲各
“鲜花还需绿叶配”这句话用在歌曲钢琴伴奏中是再合适不过了!一首优美的歌曲没有合适的伴奏来衬托,听起来难免平淡无味。但现在出版的很多歌曲并没有编配有现成的伴奏谱,以供演唱时乐器伴奏使用,因此在实际的歌曲演唱或教学中需要音乐工作者根据仅有的乐谱,立即配弹出与其紧密联系的伴奏来。 伴奏是歌曲在演唱中的组成部分。伴奏可以帮助演唱者很好地把握音准、节奏、速度、情绪,使歌曲的乐句和乐段连接得很好,通过乐器伴奏所营造的声音色彩烘托音乐气氛,*终起到美化歌曲的艺术效果。 钢琴以其优美的音色、宽广的音域、丰富的和声效果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在各种音乐活动中成为应用*广泛的乐器之一,也是各种音乐活动中的常见乐器。 钢琴即兴伴奏在一些人看来高不可攀,听到别人弹得一手优美动听的伴奏,似乎觉得只有天才能掌握这
《莱蒙钢琴练习曲作品37(声像示范版)(附盘)》,本书是介于车尔尼599和849、299之间的初级练习曲,注重音乐性,将手指的 练习融于音乐小曲之中的练习曲,既有情趣,又为进入中级程度打下基础。共包括50首练习曲。该版本配备两张DVD讲解示范光盘。
徐昌俊编著的《交响大合唱(我们的祖国为女高音混声合唱以及管弦乐队而作)》系《我们的祖国》曲谱集,由气势恢宏的序曲和一至四个乐章,加上一个气势磅礴的尾声构成。乐章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巨大成就;第二乐章是对中华民族近代屈辱的历史的深沉回忆;第三乐章是抒情优美的歌唱,赞美社会主义的美好蓝图,由女高音领唱;第四乐章是庆典式的圆舞曲。全书采用混声合唱与管弦乐队合作,是一部具有很高艺术水准的爱国主义音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