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术语词典》是对过去六十年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的思考,也是对过去六十年教学的归纳总结。随着教学发展,新教材的出现,会有许多更新的术语出现,所以这部词典是一个阶段性的集成,也是一个过程性的探索,我们不奢望它成为一部经典,但它记录了我们这一代人所作的努力以及对前人工作的尊敬。
《赣南采茶舞蹈教材与教学实践》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即文字教材(共四章)与视频教材(教学组合)。章把赣南采茶舞教材形成的客观情况予以归纳和梳理,重点强调了教材建设的意义和由此引发的对民族民间舞教材建设的一些思考;第二章结合视频资料记录,描述素材及动作短句100多个,重点把代表性艺人不同的表演风格逐一地进行了分析、提炼与归纳;第三章、第四章是教材的重点部分,通过教材的提炼与编创、教材的教与学、教学实践三个环节,把赣南采茶舞蹈教材的提炼原则、编创思路以及课堂教学、舞台实践等整个建构过程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阐释。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概论》力求重新界定、明确和普及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概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职业化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性质和特征,章节设计上分为上下两编。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术语词典》涵盖北京舞蹈学院现行的6个民族、9个风格舞种的全部教学术语,内容包括:舞蹈名称术语、舞蹈角色术语、舞蹈表演段落术语、舞蹈核心动作术语、舞蹈场图术语、舞蹈道具与服饰术语,以及相关艺人与教师术语等。
由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社会的开放性增强,在于少数民族成员中那些传统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正在逐步丧失,商业文化的强大示范作用拉动民族传统文化向同质化方向发展,少数民族传统舞蹈艺术亦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本书通过大量文献资料以及田野调查,梳理了新疆维吾尔民间舞蹈艺术发展的现代文化背景,并解析了维吾尔族麦西来甫的历史变迁、现实状况、现代社会价值和发展趋向。
本书为上海舞蹈学校校本教材系列丛书之一,以突出中专女班基本功训练课中的软度训练、能力训练、轴心训练等技术训练为主,通过课堂教授与实践,在锻炼学生的艺术表现力的同时,实现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本书配有动作示范的DVD视频,是中国古典舞中专女班教学教材。
羌族是一个对中华民族的行程和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古老民族。古羌人开启了中国农耕文明,其源远流长、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不断充盈着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智慧宝库。碉楼耸立、羌笛悠悠。经过数千年的风雨沧桑,古羌族或融入汉族和其他民族,或演变成藏缅语族的若干少数民族,成为一个不断为中华大家庭输送血液的民族。在羌族地区,由于历史的深厚沉淀,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使羌族舞蹈保留了极其古朴的 万物有灵 原始崇拜的宗教特征,可以说是远古时代羌族历史的一种艺术再现。至今保存有 萨朗 、 席步蹴 、 羊皮鼓舞 、 跳盔甲 等独具特色的舞蹈形式。过去,我们对于羌族舞蹈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它的文化背景、审美风格或某一种舞蹈的现状及传承上,舞台创作作为民间舞蹈重要的发展方式之一,关注、研究的人却比较少。本文集结合羌族舞蹈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