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口述史丛书(*辑)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被 纳入国家十三五重点规划项目。《海峡两岸木偶头雕刻艺术口述史》是该丛书中的一本。本书通过采访 16位海峡两岸知名的木偶头雕刻师,以口述史的形式,整理他们的雕刻经历、艺术特色与文化传承,让读者通过他们真实又直白的表达,管窥历史压缩到这门技艺上的痕迹。
聊斋俚曲是蒲松龄利用明清俗曲作曲牌,用淄川当地方言创作编写的讲唱唱本。其创作动机主要是惩恶劝善、醒世救弊,宣扬伦理道德。内容写的都是老百姓日常关心的问题,如家庭关系、邻里关系、以及赌博、嫖娼、悍妇、妒妇等社会问题,也有一部分俚曲揭露封建官场的腐败,反映劳动人民的困苦和反抗精神。聊斋俚曲是包括小曲、说唱、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在内的艺术综合体,是蒲松龄的伟大文学成就之一,是聊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被列入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蒲松龄一生创作俚曲十五种,即《墙头记》《姑妇词》《慈悲曲》《翻魇殃》《寒森曲》《琴瑟乐》《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丑俊巴》《快曲》《禳妒咒》《磨难曲》《增补幸云曲》。
《武备志》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著作,明代茅元仪辑,共210卷,文200余万字,图730余幅。《典籍里的旗帜之美》作为《中国武备志》系列的首本,以《武备志》内《军资乘》章节中的军旗为依据,用文字和图像化的方式加以演绎,阐述了作为军魂和军事管理语言的旗帜在古代武备中的样式和作用。中国古代旗帜的丰富性代表了华夏军事文明的发展高度,它不仅直接跟军事内容相关,更是处处展现了古人对天文地理的分析、理解。 清道旗、五方转光旗、五方旗、大五方旗、五方神旗、二十八宿真形旗、中军坐纛、豹尾旗……103面中国古代旗帜,探寻古典中国的兵家智慧与审美意趣。
作者李娜集二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结合教学的需要和对传统纹样的挚爱,寻根求源,潜心多年着手准备并多方搜集素材得以完成《中国传统纹样与现代装饰艺术设计》一书,该书内容所涉及:中国历代装饰纹样及风格介绍,传统纹样经典图形及含义解析,学习和借鉴,形式语言的分析,构成的规律与形式法则,点线面的作用以及装饰的色彩表现,装饰纹样的变化组合方式以及传统图形的借鉴和运用,另外,结合自己的拙见还附有作品的点评分析,全书共有八个章节,配有黑白和彩色图例,力求通过大量的精彩配图使读者洞察并直观到作品以及更深层次的内涵。
《造物有灵且美》这本书里,日本工艺大师赤木明登走访了20位手艺人,并将他们的故事连同自己对“造物”的感悟记录下来,从而完成了一次对何为“美”的叩问与思考。这些手艺人遍布各个领域,又独具个性。木工手艺人史蒂芬从制作的形状里看见了自己,明白了不用语言也能表达自我,与他人相连;服装设计师敏子女士让赤木意识到,美物就是那些融入日常生活、理所当然存在的东西;陶艺家内田钢一强韧中带着不可捉摸的脆弱,作品呈现出的生命质感却能直逼人的内心;家具设计师永见真一的工房,是获得授权制作中岛乔治设计的家具;造纸人吉冈夫妇生活在山中峡谷的大自然里,耕田、造纸,活得朴素又自在;美术家前川夫妇把自己的工作称为“lolocaloharmatan”式,这句非洲土语意为“月亮、星星、季风”,他们用距离自己最遥远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
《中国传统糕饼模》是迄今本全面展示中国饼模艺术的图书,具有重要艺术和文化价值。《中国传统糕饼模》分为上、下篇,上篇为糕饼模概识,提供了十七篇专门的文字介绍,对糕饼模的发展、鉴赏作了总结和细致的梳理,对中国传统糕饼模的赏析提供了重要参考视角和研究信息;下篇为各地糕饼模的系列赏析,以各地糕饼模图片展示为基础,配以尺寸、年份、使用地和赏析等具体说明,重点放在了对糕饼模纹饰文化含义的说明上面,图文并茂,中国传统文化探究和弘扬的意味十分浓郁。
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口述史丛书(第二辑)被纳入国家 十三五 重点规划项目,《海峡两岸民间服饰艺术口述史》是该丛书中的一本。民族服饰是人们在农耕生存方式发展的历程中,以混沌的思维方式,记载该民族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映射出该民族的集体文化心理意识,是其民族特有的审美意念的表达。本书将带领读者走进海峡两岸民间服饰艺人们的真实世界,倾听他们生动的讲述,了解故事背后的文化,思索文化的未来。
《翁氏藏谱亮世重光:翁偶虹秘藏脸谱(套装上下册)》以翁偶虹先生的脸谱创研思想“五性”的理论为基础,展示出翁氏珍藏之谱式,为传承脸谱做绵薄贡献,《翁氏藏谱亮世重光:翁偶虹秘藏脸谱》以规范系统、普及通俗、经济实用为立足之本。书前节选翁偶虹先生脸谱理论的精辟之言,正文珍贵脸谱谱式由翁偶虹先生的高足田有亮先生释文,孙世良先生摹绘。
民间剪纸这一世代相传下来的一笔传统文化的遗产,已经从老百姓的窗户上和土壁上飞入了当今文化的大雅之堂,飞入了文人学者的收藏簿里。人们逐渐发现:它在今天一点儿也不俗。这是一份祖宗赠给新时期人们的高级礼物,它在中国文化中的宝贵价值谁也无法估量,倘若有幸看到它,并细细地品味一番,你会感到如同周身贯穿了父辈的血脉和母亲的乳汁——传统民间剪纸作为中国古老文明的一枝繁花,将永远滋补着我们精神的肌体。本书是有关我国民间剪纸图书中最有影响的一个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