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诺夫斯基这本有名的小册子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精神史(观念史)作品之一,也是跨越美术史与思想史的一次激动人心的探险之旅,其主旨是探讨哥特式建筑与经院哲学之间的相互关系。贡布里希曾在悼念潘氏的文章中指出: 思想与图像、哲学与风格之间的关联,这是一个难题,远远超出了图像志的界限。 破解这一难题正是潘氏毕生的追求,也是他创立现代图像学的出发点。 在本书中,潘氏将中世纪盛期的哥特式建筑与同一时期的经院哲学进行对比,以证明无论是哥特式建筑还是经院哲学,都在一种共同的 精神习性 的控制下,创造了相似的风格特征。此书出版之后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他的冒险之旅给人们展示了一番别样的风景,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对美术史家和建筑史家而言。
您知道北京故宫太和殿上、下檐的斗栱是什么类型的吗?知晓太和门里的天花是什么彩画吗?清康熙年间的殿试在哪里举行呢?每年的皇家祭祖又是在哪里进行的呢? 本书主要选取了北京故宫中轴线上的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东路上的奉先殿和皇极殿,以及西路上的养心殿等十一处城门或殿宇,以北京故宫建筑中不可少的元素 斗栱,串联起全书的内容。从外朝的国家大事到内廷的颐养天年,从建筑形制到礼仪、节气,翻开本书,一幅幅与之相关的精美手绘图将缓缓展开,陪您一起了解北京故宫。 本书适合对传统建筑、对故宫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建筑史诗”系列自2013年起由建筑学者王南在《读库》连载,内容涉及汉、唐、宋、元、明、清、东西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等古今中外的建筑,旨在用几万字的篇幅写透一座建筑或一组典型建筑,以及它的沿革、渊源及其血脉传承,进而向读者勾勒一幅恢弘的建筑史画卷。 《塔窟东来》是建筑史诗系列第一卷第三本,原载于《读库1401》,探讨了印度佛教建筑中的佛塔与石窟,以及各类佛教造像传入中土之后,中国古代匠师以高超的技艺与智慧,将其一一“翻译”成中国样式的历程。这些汉化建筑的蓬勃兴起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被视作汉与唐两座建筑高峰之间的过渡时期。 天竺塔窟,一路东来,幻化出中国佛教千姿百态的建筑奇观。王南在本书中,力图展现两点,一是中国古代能工巧匠消化、吸收外来建筑样式,结合中华各地不同风土人情、
本书为“建筑史诗”系列之一,“建筑史诗”系列由建筑学者王南在《读库》连载,计划撰写四卷二十四篇(七篇已在《读库》发表),内容涉及汉、唐、宋、元、明、清、东西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等古今中外的建筑,旨在用几万字的篇幅写透一座建筑或一组典型建筑,以及它的沿革、渊源及其血脉传承,进而向读者勾勒一幅恢弘的建筑史画卷。开篇之作《万神殿*》已出版单行本,书系*新篇章《营造天书》,本次直接以单行本与读者见面。本书以梁思成及其中国营造学社同仁“破译”《营造法式》为线索,对宋、辽、金木构建筑遗存进行剖析与评述。 《营造法式》由北宋哲宗、徽宗两朝将作监的官员李诫编纂,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颇重要的建筑设计与施工专著,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总结了北宋徽宗时期的营造知识与经验,同时也对此前历
《明清建筑二论》对 明清建筑为中国建筑发展低潮 这一几成定论的观点发起论战。《斗栱的起源与发展》是自中国早期建筑与西方的不同处着眼,研究斗栱产生、发展的理路。二者所论专题不同,但立意都在整个中国建筑史,涉及史观、史法上的一些重要问题。
暂无内容简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中这一片宛转而滋养的乐园,实在就是我国古人所构想的 福地 用现代的话说,即 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 。对于中国人古往今来一贯追求的福地、吉宅,汉宝德先生宽容地称其为 前科学 ,并孜孜不倦地以科学的精神、系统的分析去了解它,以此探究中国传统的建筑观与环境观。
紫禁城是我国现存规模、保存 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占地78万平方米,有房屋8000余间。建筑雄伟壮观,气势恢宏。《建筑紫禁城》仅从建筑与使用的角度加以介绍。 《建筑紫禁城》其十九章,内容包括营建始末、总体布局、防御体系、外朝三殿、帝后寝宫、特殊居室、他坦下房、采暖防暑、彩绘装饰、衙署府库、给水排水、皇家花园、演戏戏台、藏书楼堂、书房学堂、帝王家庙、斋戒斋宫、宗教世界、皇宫故宫等。并附有故宫建筑大事记。 《紫禁城建筑》(初版)于2006年推出后,深得读者喜爱。此次推出图文新版,文字略有增加,图片更显精美。 书中照片,多为故宫博物院摄影师胡锤、刘志岗先生于20世纪80-90年代精心拍摄,反映出了中国古建筑的大气和精美,保留有故宫建筑中更多的原貌,其中尤以室内陈设原状的图片更为珍贵。
《从乡愁到乡建 江南村镇的文化记忆与景观设计》是南京林业大学汪瑞霞教授所著的关于江南村镇的文化记忆和景观设计的专著,作为文化情感维度的 乡愁 关涉了对人类整体性生存样式与发展前途的追问,尤其是对 自身是谁?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的一种深层次文化心理密码的思辨、探寻与心理补偿。融社会、时间、媒介、功能四个维度于一体,分析江南村镇的文化记忆与景观设计的 融合共生 ,以期将全民普遍存在的怀旧与乡愁转化为当代村镇可持续发展的规范性和凝聚性力量。 融情入景 和 以景抒情 共同构成了江南村镇的记忆建构和景观生成,诠释了从 乡愁 到 乡建 的设计学转向。
《大汗之城》是王南“建筑史诗”系列的第十一本,遍访日本和欧洲后主角重回中国。 元大都为中国历史上继隋唐长安、洛阳以及北宋汴梁之后又一规模宏钜之名都,并且由于元朝与各汗国横跨欧亚的广袤疆域,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世界都会。这座大汗之城从1267年开始规划、营建,到1368年被明朝大将徐达攻占并改造、缩小,作为元代都城共历时约一百年。经历沧海桑田,今日北京保留下来的真正属于元代的古迹早已寥寥无几,昔日的大汗之城如今越来越难觅痕迹。元代的草原都城元上都,曾与元大都同样繁盛辉煌,也在战火中化为废墟,并随着岁月流逝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本书的第一个主题,便是期冀通过中外文献和考古成果,向读者呈现昔日元代两都之洋洋大观。 另外,元代建筑的重要特色是其文化之多样性,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以元大都、元上都
本书与《营造天书》《万神殿堂》《木骨禅心》等同为“建筑史诗”系列,首发于《读库1504》,现推出单行本,便于读者阅读与收藏。“建筑史诗”由建筑学者王南撰写,拟出版四卷二十四本,内容涉及汉、唐、宋、元、明、清、东西罗马、中世 纪、文艺复兴等古今中外的建筑,旨在用几万字的篇幅写透一座建筑或一组典型建筑,以及它的血脉传承,进而向读者勾勒一幅恢弘的建筑史画卷。 清华大学建筑系讲师王南在《梦回唐朝》中为建筑爱好者上了一堂生动的中国古建入门课。他带我们徜徉于一代名城长安坊间,欣赏融建筑、绘画、雕刻艺术于一身的唐代佛寺,遥想以中国古代最巨大的木结构建筑武则天明堂为首的帝王宫殿,最后畅游被梁思成誉为中国第一国宝的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及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小殿南禅寺。通过对仅存实例的仔细体察,结合
“建筑史诗”由建筑学者王南撰写,拟出版四卷二十四册(已出版九册),内容涉及汉、唐、宋、元、明、清、东西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等古今中外的建筑,每册用几万字、上百幅图片的篇幅,以深入浅出的文风和丰富详实的资料,写透一座建筑或一组典型建筑及其血脉传承,纵横捭阖,条分缕析,向读者勾勒一幅恢弘的建筑史画卷。 《六朝遗石》是“建筑史诗”系列第一卷第四本,原载于《读库1403》。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建筑最精华之遗存,以北朝石窟与南朝陵墓为代表,二者一北一南,遥相辉映。古都南京的六朝旧迹,以寒烟衰草间的荒陵遗石为最。王南寻访金陵城内外的几十处坟冢,观察、整理、研究、总结,不仅纵论古今,将南朝陵墓置于中国建筑史的背景下,探讨其渊源与流变,而且横述中外,分析其与欧洲、西亚、印度古代建筑及雕
“建筑史诗”系列自2013年起由建筑学者王南在《读库》连载,内容涉及汉、唐、宋、元、明、清、东西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等古今中外的建筑,旨在用几万字的篇幅写透一座建筑或一组典型建筑,以及它的沿革、渊源及其血脉传承,进而向读者勾勒一幅恢弘的建筑史画卷。 《汉家陵阙》是该系列第一卷第二本,原载于《读库1304》,讨论的是中国汉代建筑,将主题放在汉代帝王陵墓上,特别是茂陵及其陪葬墓霍去病墓。在此之前,还对汉长安城以及其他陵寝进行了概览。 与大约同时期的古罗马建筑之洋洋大观(参见本系列之《万神殿堂》一书)相比,中国汉代建筑的地上遗存实在不多。本书将视野由地上建筑拓展到深埋地下的墓葬建筑,并且关注考古、艺术史学科的大量研究成果,以墓葬建筑地下世界的间接资料作为主要素材,通过一系列地下地上
本书以类型学为体例,内容包括城市建筑艺术、宫殿、坛庙、陵墓建筑艺术、民居建筑艺术、宗教建筑艺术、园林建筑艺术、学宫与书院建筑艺术、桥梁艺术。每一类建筑都基本介绍了其历史发展、艺术特征、典型实例鉴赏等内容,集学术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本书既可作为建筑、艺术、历史文化、旅游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提高艺术修养的参考书,又可供广大建筑艺术爱好者和旅游爱好者阅读,提高艺术情趣。
《建筑学概论》(增补版)为大学本科建筑学专业及与之相关的城市规划、景观园林、室内设计等专业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的意义、建筑的物质技术性、建筑的社会文化性,以及中国建筑和外国建筑的历史沿革。《建筑学概论》(增补版)既有基本知识的介绍,又有独特的理论观点,是建筑学科学生以及建筑爱好者的参考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