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呈现出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的特征。明代园林更是融会两宋精细秀美的特点,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之大成。然而,如今我们所见的园林建筑,多是清代的遗存。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丽方教授挖掘明代文人所写园记与明代史料,用图文诗意地 还原 出11座明代佳园,如 城市山林之巨丽 的弇山园、 中国罕见的几何形园林 的筼筜谷、 林环云拥的大山园 横山草堂、 田野耕读而洒脱自在 的澹圃 王教授运用独特的自然建筑学分析法,既有对单独景观的微观分析,又有宏观视角的解读;同时辅以200余幅精美手绘图,恢弘再现消逝于历史中的明代佳园。
关于日本浮世绘师,我年轻时喜欢北斋,现在则是广重,其次是歌麿的人物。 鲁迅 跟着浮世绘大师畅游江户,寻访今日东京的昔日名胜!歌川广重是江户时代与葛饰北斋齐名的浮世绘大师,名列 浮世绘三杰 。《名所江户百景》作为他晚年的巅峰之作、日本浮世绘艺术的经典,描绘了江户119处地点的四时美景。这一系列画作发行于1856 1859年间,共 120幅,其中118幅出自歌川广重之手,1幅出自二代广重之手。本书完整收录《名所江户百景》版画,而且均为初次印刷的版本,保存状态良好,细腻呈现出不同季节、时令、时间下各处风物的特质。作者对每一幅作品都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从构图、色彩、工艺,到画面中描绘地点的古今面貌,乃至隐含的历史典故、风土民情等,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江户文化图景。同时,本书按图索骥,在今日东京一一寻访画中美景,并在
明代园林的璀璨,如今的我们已难见其真容。所幸的是,古人用文字记写了许多园林。园虽逝去, 园记 犹存。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丽方教授甄选明代园记中的23座园林,深研古人生动而传神的文字,对其中的50个佳境,通过200余幅精美手绘图从平面、剖面、场景透视图等角度进行还原再现;运用 形 势分析 方法对案例进行了独特的建筑学分析总结。 《园境》中的研究方法、理念与所呈现的造园经验,不仅可以成为园林设计者的他山之石,还可以随着美轮美奂的图画穿越时空,循着园记的文字步入明代的园林佳境,望远山云霞,栖古松林下,听莺语水声,仰山间明月,领略明代不同园林各具匠心的设计之美。
本书是作者在多年从事古建筑彩画工程施工、设计、研究的基础上,对清代各类官式建筑彩画技术认真系统的研究和总结。作者根据各历史时期彩画的特点,对各种彩画的纹饰设计、图案构成、设色工艺等结合具体法式图例做法作了全面的论述和说明。本书对继承和弘扬我国古代建筑彩画的传统做法,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修缮、设计施工,对传统和现代民族风格建筑彩画职业人才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是绝好的教材。对建筑史、建筑技术史、工艺美术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蔡军,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教授。本书是关于我国传统匠帮木作营造技艺研究的学术专著。以香山帮为研究对象、以苏州片区、上海片区、无锡与常州片区、宁镇扬片区及杭嘉湖片区为研究地域、以传统建筑中的殿庭、厅堂、亭等为研究载体,探讨香山帮木作营造技艺在江南地区的发展渊源和变迁。本书由三部分内容构成:一为对与香山帮木作营造技艺最为相关建筑史料的解读;二为以核心江南各片区为研究地域,探讨香山帮木作营造技艺及其发展源流、各片区与香山帮的关联及其木作营造技艺;三为本研究内容的拓展。本书以大量的田野调查为依据,结合史料考证、类型学、定性与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内容翔实、资料充分。适合建筑、文物保护等相关专业及高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台,使 乡村 成为当下中国的关键词。乡村建设的潮流方兴未艾,从中衍生出许多 乡村+ 的概念, 乡村+艺术 便是在这股乡建潮流中涌出的新概念。艺术乡建是当前 乡村+艺术 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主旨是以艺术介入乡村建设,使艺术成为提升乡村社会价值的手段。 本书作者团队以云南特色村落为单位,系统开展有代表性、极富特色的乡村调研与艺术介入实践工作,重点关注 整合艺术 ,同时涵盖了不同的艺术门类在乡村中以各自的方式观察及介入乡村社会发展的过程,为云南传统村落的原住居民在现代生活背景下的何去何从提供参考的依据和问题解决的思路。 本书的各部分由实践和研究后总结形成的案例及方法形成,讨论云南传统村落在艺术干预保护和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对正在进行艺术文化和乡村发展工作的读者和乡村工作者提供多
本书是一部中国乡村建筑改造作品集,也是一个美国人饱含深情的 中国梦 。 萨洋来到中国已有近四十年,自2005年辞掉工作、举家搬到慕田峪村,安居长城已近二十年。自年轻时起,他就对建筑设计十分感兴趣。从自家小院开始,他开启了建筑改造实践,如今已为世界各地的客户建造、改造了数十所建筑。他的改造极其注重对老房子结构的保护,同时又增加了内部装饰的现代感和便利性,受到了众多居住者的关注与喜爱。他的建筑改造实践,也使当地村民的收入得到了提升,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本书精选了萨洋多年来的建筑改造作品,内容涉及建筑改造理念、传统结构处理、院落景观设计等,还包含了萨洋多年来与中国乡村及村民的动人故事。 他说,中国约有70万个乡村,希望他的故事,能让更多中国乡村在保留原有建筑的基础上焕发新的活力,而不是单
从城市语境、艺术承载、建筑设计和建筑技术四个层面,本书详尽讨论了当代美术馆设计相关的方方面面,以期将 世界的 和 中国的 美术馆建设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前有中国美术馆原馆长范迪安、原副馆长谢小凡作序,后有附录和索引。 2011年中国美术馆原馆长范迪安主持筹建新馆,新馆国际竞赛的招标文件 中国美术馆新馆设计任务书,广泛征求了世界著名建筑师的意见并屡获好评。本书是在此基础上重新思考的结果。全书结构清晰,条目详实,中英对照,图文并茂,设计考究,制作精良。为更好地体现视觉效果,本书采用5色印刷。对于那些想要在中国策划、建造和运营使用美术馆的人来说,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基础读物,也可称得上是一本的参考书。 兼具思想性、资料性和工具性,本书要言不烦,独创了一种针对 文化建筑 设计的简明指南体例。在背景部
本书是一本关于苏州砖雕的图文并茂、通俗晓畅的学术著作。中国砖雕艺术是一种源远流长、富有民族特色的装饰艺术。苏州砖雕可谓是江南砖雕的集中的缩影,不仅在纵深和横连方面有着不可多得的典范性,更具有典雅的艺术特点。 本书内容包括苏州砖雕的产生背景、苏州传统门楼砖雕的发展历程及题材特征、苏州砖雕纹饰研究、苏州传统门楼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苏州砖雕艺术与苏地其他艺术的相互影响等。 本书作者对苏州砖雕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具体而中肯地分析了苏州砖雕的艺术特征,并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准确地揭示了苏州砖雕的文化内涵。
本书可作为建筑物改造专业的基础课教材,可用于培养建筑物改造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年轻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这本教材的推出,旨在培训建筑工程的全才,即在学通土木工程任何一个专业的基础上,阅读本书以后,就能触类旁通,够将土木工程的各个专业融会贯通。 本书章节上分为民用建筑物概论、工业建筑物概论、水电建筑物概论、水利建筑物概论、桥梁工程概论、隧道工程概论、港口水工建筑物概论、新能源工程概论,每章都分为5节,第1节写这类建筑物的起源与发展,第2节是写这类建筑物的结构构造和功能用途,第3节是写这类建筑的结构型式和力学模型,第4节是写这类建筑物在改造加固中的的主要问题和方法,第5节写这类建筑物国内国外的著名案例。
这是一本讲解iPad Procreate建筑设计手绘表现技法的专业教程书。全书共11章,第1~3章为Procreate建筑设计手绘知识的综合概述,分别讲解了使用Procreate进行建筑设计手绘的优势、软件的操作技巧和建筑手绘方面的基础知识;第4~10章分别讲解了建筑配景、建筑材质、建筑氛围图、建筑概念效果图、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轴测图和建筑鸟瞰图的绘制技法;第11章为建筑项目设计的实操讲解。为方便读者学习,本书附赠1180款笔刷文件和部分案例的讲解视频。 本书不仅适合建筑设计师、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和iPad绘画爱好者阅读,也可作为高校设计手绘专业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