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很早便开始利用自然界生长的竹、木和动物的骨、牙、角制造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和美化生活的装饰品,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改进的创新制造工艺,逐渐形成了多姿多彩且富有民族风格的艺术门类。 远在旧石器时代,生活在北京周口店地区的山顶洞人就已将兽骨制成骨坠、项链等装饰品,表现出早期人类对美的追求。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竹、木、骨、牙、角器物的制作和使用有了较为全面的发展,在距今六、七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中,出土了木雕圆筒、象牙雕花牌饰以及象牙雕鸟形匕等竹、木、骨、牙、角制品。其中的象牙雕鸟形匕,以鸟身为柄,长尾为匙,美观实用,形态异常生动。在距今四千八百至五千年前的山东大汶口原始社会遗址中出土的象牙梳,竖列九齿,梳柄之上透雕双“S”形花纹,花纹间镶嵌绿色松石,
漫步在古镇的老街,徘徊在古村的深巷,迎见而来的是一幢幢神定气闲的民居老宅。那奔腾耸立的马头高墙,那翻卷向上的翘角飞檐,那陈旧斑驳的斗拱瓦脊,那残破古雅的木、石、砖三雕…… 本书编著者以富有美学观点的精美文字,并配以精心拍摄的600多幅珍贵照片,生动展示了雕刻在中国古民居建筑构件如门窗、梁枋、穿木、斗拱、牛腿、雀替、天花与藻井等处的木雕技艺,那雕刻精美的隔扇门窗,那恢弘亮丽的梁柱牛腿…… 抚摸这岁月留下的沧桑痕迹,面对这夕阳斜照下的瑰丽风情,往事如烟,让人滋生出多少神思遐想。
《故宫雕刻珍萃》一书是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竹、木、牙、角雕刻精品的一次较为集中的展示,全书共选文物224件,分为竹雕、木雕、象牙雕、犀角雕四部分,其中竹雕60件,木雕50件,象牙雕77件,犀角雕37件。每件珍品均以一至多幅彩色图片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示其精妙之处,文字说明生动简洁,特征描述准确,背景材料充分。前言简述了中国古代竹、木、牙、角雕刻工艺的发展状况,并为中、英文两种文字。本书是雕刻领域的研究者、爱好者和工艺品制作者不可多得的一部好书。
《故宫雕刻珍萃》一书是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竹、木、牙、角雕刻精品的一次较为集中的展示,全书共选文物224件,分为竹雕、木雕、象牙雕、犀角雕四部分,其中竹雕60件,木雕50件,象牙雕77件,犀角雕37件。每件珍品均以一至多幅彩色图片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示其精妙之处,文字说明生动简洁,特征描述准确,背景材料充分。前言简述了中国古代竹、木、牙、角雕刻工艺的发展状况,并为中、英文两种文字。本书是雕刻领域的研究者、爱好者和工艺品制作者不可多得的一部好书。
《故宫雕刻珍萃》一书是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竹、木、牙、角雕刻精品的一次较为集中的展示,全书共选文物224件,分为竹雕、木雕、象牙雕、犀角雕四部分,其中竹雕60件,木雕50件,象牙雕77件,犀角雕37件。每件珍品均以一至多幅彩色图片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示其精妙之处,文字说明生动简洁,特征描述准确,背景材料充分。前言简述了中国古代竹、木、牙、角雕刻工艺的发展状况,并为中、英文两种文字。本书是雕刻领域的研究者、爱好者和工艺品制作者不可多得的一部好书。
《故宫雕刻珍萃》一书是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竹、木、牙、角雕刻精品的一次较为集中的展示,全书共选文物224件,分为竹雕、木雕、象牙雕、犀角雕四部分,其中竹雕60件,木雕50件,象牙雕77件,犀角雕37件。每件珍品均以一至多幅彩色图片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示其精妙之处,文字说明生动简洁,特征描述准确,背景材料充分。前言简述了中国古代竹、木、牙、角雕刻工艺的发展状况,并为中、英文两种文字。本书是雕刻领域的研究者、爱好者和工艺品制作者不可多得的一部好书。
木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木雕鱼等,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历早的木雕艺术品。 这些木雕虽然造型简单、做工粗放,但已较为熟练掌握了阳线雕与阴线刻两种工艺,即利用浅浮雕技法,在木块上雕琢凸起的线纹和利用坚硬的片状工具,在木块上画出各式凹下的线纹。 河姆渡文化以后的良渚文化的阴线刻,代表了新石器时代阴线纹刻画工艺的高峰。无论是粗放简练,还是柔细繁密,都显现了收放自如,舒张适度的精湛技艺。 木雕的鼎盛时期是明代和清代。 明清木雕的流派主要分潮州和东阳两派。
连紫华,1970年生于福建德化。17岁开始跟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柯宏荣学艺,一直从事德化瓷塑艺术创作,并致力于陶瓷工艺技术的研究和改进,成为德化陶瓷当代的领军人物之一。作品频获国家级最高奖项,被国内外多个国家级博物馆收藏。现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技师。他创办了福建省德化友滨陶瓷研究所,以师徒传习的方式为社会培养瓷塑人才百余人。
《故宫雕刻珍萃》一书是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竹、木、牙、角雕刻精品的一次较为集中的展示,全书共选文物224件,分为竹雕、木雕、象牙雕、犀角雕四部分,其中竹雕60件,木雕50件,象牙雕77件,犀角雕37件。每件珍品均以一至多幅彩色图片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示其精妙之处,文字说明生动简洁,特征描述准确,背景材料充分。前言简述了中国古代竹、木、牙、角雕刻工艺的发展状况,并为中、英文两种文字。本书是雕刻领域的研究者、爱好者和工艺品制作者不可多得的一部好书。
无
《故宫雕刻珍萃》一书是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竹、木、牙、角雕刻精品的一次较为集中的展示,全书共选文物224件,分为竹雕、木雕、象牙雕、犀角雕四部分,其中竹雕60件,木雕50件,象牙雕77件,犀角雕37件。每件珍品均以一至多幅彩色图片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示其精妙之处,文字说明生动简洁,特征描述准确,背景材料充分。前言简述了中国古代竹、木、牙、角雕刻工艺的发展状况,并为中、英文两种文字。本书是雕刻领域的研究者、爱好者和工艺品制作者不可多得的一部好书。
竹刻艺术是我国历史文化中的一部分,明朝中后叶,南方竹刻就产生了两大流派,分别是上海的嘉定竹刻与现在江苏的金陵竹刻。清末和民国时期又兴盛了一段时间,是扇骨雕刻出现了繁荣局面,尤其是清代文人参与其事后,竹刻艺术 是走上了大雅之堂。名家众多,现存于世的老刻扇大多是这个时期的作品,而扇骨是竹刻艺术 重要的载体,许勇翔先生在多年的工作之余,将所过手之竹刻扇骨一一以拓片的形式保存下来,涵盖名家如张希黄、金西厓、张志鱼、蔡照、王石香等等,不一而足。基本为广大爱好者梳理了竹刻艺术的线索脉络。使得相关爱好者对竹刻、拓片艺术有 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