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特色文化》这部上百万字的大书面世之际,我们怀着十分愉悦和欣慰的心情,首先把这部书编撰的思路、内容及特点,向广大读者作一简要介绍。 在《云南特色文化》编写前,我们对一些有关“文化”的基本概念统一了认识。首先是关于“文化”的定义。众所周知,关于什么是文化,古今中外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仅世界文献中的文化定义就多达250余种。对此,我们没有去作费时费神的争论,而是认同了《辞海》的解释,即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基于此,我们赞同我国部分学者关于文化的“三元结构说”,即从广义而言,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云南特色文化》在
在昆明举办的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鲜明地得出了“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的主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社会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人与自然必然和谐相处,这似乎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正是在这样一个氛围内,为我们怎样把云南介绍给读者、怎样以一种新的形式编写旅游读物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尝试。我们设想另辟蹊径,以鲜活行生动的云南奇山异水、奇树异卉、奇禽异兽、奇风异俗的形式,撷取沉淀的云南历史中的自然奥秘和人文渊源的精华,试图揭示云南各民族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同时也为各个方面的读者认识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认识云南、热爱云南,发展云南提供一个历史与现实、自然与文化纵横交错的、具有鲜明朝代特点的宏大画卷。它既是一本趣味横生的旅游读物,又是一本生动盎然的科普读物
“香格里拉”是1933年英国著名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所描绘的中国西南部藏区的一个永恒、和平、宁静之地。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表达了人类寻求和平、文明与幸福的理想社会的热切愿望。半个多世纪以来,“香格里拉”始终是令许多人神住的地方,但香格里究竟在哪里,人们一直众说纷纭。 “香格里拉”究竟在不在迪庆,需经过科学严谨的调研和论证。自云南省政府新闻发布以来,“香格里拉”旅游品牌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对迪庆州经济社会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迪庆——香格里拉”已经蜚声海内外。“香格里拉”已成为迪庆州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