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什伦布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尽地介绍了扎什伦布寺的历史、建筑结构、各个大殿的布局、特点及寺藏文物。《扎什伦布寺》中还配有扎什伦布寺的布局示意图,并穿插了相关的宗教和民俗知识,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东来第一山———保国寺》进一步了挖掘了保国寺的文化内涵,是至今对保国寺古建筑群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诠释最为全面、学术水平最高的一部权威专著,为明确保国寺大殿在古建筑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奠定了基础。全书分为研究、保护、文献三部分,是在一系列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编著而成的。书中还配有绘制精美的实测图和细致入微的照片。该书 作为2003年“纪念宋《营造法式》刊行900周年暨宁波保国寺大殿建成9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献礼,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赞誉,并被美国、澳大利亚、韩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重点大学、图书馆等收录。
《鞑靼西藏旅行记》一书自1852年首次出版以,已经成为西方汉学界的一部经典,被译成了东西方各主要语种并反复再版。全书既有学术性,又有趣味性,是一部难得关于中国西部文化的代表作。 作者古伯察(1813.6.1-1860年,享年47岁),是法国遣使会传教士,1839年入华。1843年5月25日从西湾子出发,历经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长途跋涉18个月,于1846年1月29日到达拉萨。《鞑靼西藏旅行记》一书正是描述他从从西湾子到拉萨、再从拉萨到四川成都的一段经历,将其间的曲折辗转与风物山川娓娓道来。 古伯察的传奇经历,更在于他虽然不是西方进入西藏的第一人,但却是从那里活着出来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