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壮丽的的高原景观,古朴的民族风情,还有好几十位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从刘团长到小道班,都画龙点睛地寥寥几笔就“定格”在纸上,没有心理描摹,没有“艺术加工”,却个个呼之欲出,挥之不去。真是 “情满通篇无赘言”,旌表释然。 这是一本独特的奇书。它的奇特不仅因为写了“有着魔一样诱惑力”的土地,也不仅因为它叙述了亿万也难挑一的奇人奇旅,更因为它用朴质平实的日常语,原汁原味地真实再现了这一切,没有雕琢堆砌,没有花拳绣腿,质朴粗犷的语言和质朴粗犷的人、境、言行、心灵,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我们被紧紧吸引着,同他们一起紧张,痛苦,焦虑,快乐…… 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它广袤而神秘。长久以来,它以独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着世人。西藏,应该说是男人们心中向往的世界。这种向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尽地介绍了西藏的自然地理、气候变化及生态布局,并将整个西藏分为四大生态特点区,分别详细介绍了各个区内的生态特点,各种植物的生长特性和动物的习性,并配有各生物种属的拉丁文。后面部分还详细介绍了西藏各个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和重要湿地。书中还配有西藏自然地理分区图和自然保护区分布示意图,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全书中英文对照,中文8万余字,配有精美图片200余幅。为14.5印张,P228页,16开,四色印刷,
多少世纪以来,神秘的康巴曾经引发多少人的热切向往。可是,曲于康巴与西藏唇齿相依,外部势力一直企图染指西藏,康巴从此成为祖*亲身上的敏感部位,长久以来不为外界所知晓,终成人世间后的秘境,尚未开垦的处女地。 “康”在藏语中包含“边地”之意,‘巴”在藏语中是”人”的意思。我国的藏族主要居住的西藏及西藏与青海、云南、四川接壤这片地方,藏族传统上将拉萨作为中心;将拉萨周围的西藏大部分地万称为“卫藏”,把西藏北部和青海境内大部分藏区称为“安多’,把四川甘孜州和阿坝州,西藏的昌都地区、青海的玉树州和云南的迪庆州这一大片藏区称为“康”。 康巴地区的特殊地质构造;形成了特殊的地理环境;特殊的地理环境,又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孕育出独特的自然景观。康巴地区是世界上罕见的植
拉萨,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海拔3650米,藏文意为“神地”或“圣地”,是西藏自;台区政治、文化、经济、宗教和交通的中心。拉萨始建于唐初,原为湿地地带,居民以放牧为主。并修寺庙、建宫殿、筑道路,奠定了拉萨的雏形。
本书的主要考量是视觉艺术。是一本倾向于摄影和视觉观点的读物。藏地的很了多历史溯源、地理知识、民俗背景等,本书会以“深度链接”的形式作介绍,但不会过度渲染。所以不要期望在书里查找到“虫草购买指南”“绿松石鉴赏”和“藏香猪真假辨别”之类的内容。 在介绍各地风景的时候为了便于理解。老鱼会用“硬件”和“软件”来表述对空间的视觉评价。这里的“硬件”是指景色本身相对静态的视觉价值,如山势河流走向、森林层次、地貌线条、地表肌理、民居色彩及建筑形式、人文景观布局、是否名山大川等;而“软件”则是指季节影响、天气变幻等视觉元素中的动态条件。如日出日落、风起云涌、雨雪天气、居民起居劳作和野生动物出没等。这些“软件”与“硬件”的协调关系往往导致一张照片的终价值。老鱼常说,有好的“硬件”不一定能拍
《行摄西藏》提供了详尽的西藏摄影旅行的线路、装备、拍摄技巧,全方位地为摄影旅游爱好者提供了西藏摄影旅游资讯,介绍了与众不同的西藏摄影旅行体验。对于西藏的地理地貌、人文、动植物等可拍摄的题材提供了实用的拍摄建议。 《行摄西藏》适合喜爱摄影旅行的影友作为参考之书。
本书以文字图片搭配地图的形式介绍了西藏自治区的自然、地理、历史,特别是旅游资源状况。对区内的名胜古迹、主要景区、景点进行了专题介绍,提供了当地土特产品、购物、住宿等相关资讯信息,并搭配了交通旅游地图及城区图。使读者领略中华大地迷人风光,感受雪域西藏的独特魅力。
本书为专门介绍康巴地区主要旅游景点的中英文教材,内容包括甘孜州主要旅游景点泸定桥、海螺沟冰川、跑马山以及木格措、塔公草原、甲居藏寨、丹巴古碉、稻城-亚丁、德格印经院等,云南迪庆州主要旅游景点梅里雪山、碧塔海、松赞林寺等,西藏昌都地区主要旅游景点然乌湖以及来古冰川、茶马古道等,青海玉树主要旅游景点巴颜喀拉山、三江源等,凉山州木里县主要景点木里大寺、云揽堡瀑布等中英文介绍。
《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始于2002年冬季,并于2004年夏通过国家旅游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四年的时光悄然而逝,数次赴藏考察 时的艰辛历程和震撼感受仍历历在目,值此规划研究报告出版之际,思绪万千,感慨颇多。 西藏这片神秘的雪域高原以其众多的世界*旅游资源傲然于世,也以其脆弱而敏感的生态条件需要在发展中倍加呵护;西藏民众古朴、虔诚而凝重的圣洁灵魂每每给我们以感动,其所创造的人居文化与大自然的水乳交融也每每给我们以启示。 旅游业之于西藏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是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先导产业,是促进西藏对外开放的先锋产业,也是推进西藏城镇化进程的动力产业和实现农牧民安居乐业的富民产业。西藏的民族文化将因旅游业的发展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西藏的生态环境也将因旅游业的发展得以更好
本书讲述了作者带着两位耄耋老人自驾游西藏的全过程。他们从海拔零米的青岛出发,一路向西,抵达拉萨并安全返回。书中除了介绍沿途景点,更重要的是还提供了线路、费用、驾驶技巧等实用信息,以及如何帮助老年游客完成西藏之旅的宝贵经验和技巧。
李聪明人称“李哥”,是雪域风霜练就的真汉子, 26 年来一直骑行在路上。从 2011 年开始,他受到顺德跨速头盔有限公司的资助,骑遍了 15 条高原天路,期间详细记录、拍摄、考察,历经艰辛,终于在 2013 年完成了这一壮举。本书就是李聪明这次骑行的详细记录,囿于篇幅,只选取了新藏线、藏北中线、唐蕃古道、中尼公路、中印线、川藏北线、大丙察左线和察察线 8 条线路的骑行经历,这些线路多位于偏远之地,相对于时下热门的青藏线、川藏南线、滇藏线等,骑行难度要大得多。除了介绍经历故事外,书中还收录了许多他考察得来的珍贵而精美的照片,还有详细的手绘骑行图和海拔高度表,可作为后骑者的重要参考。 另外,扫描本书后一页的二维码,即可下载青藏线、川藏中线、川藏南线、滇藏线、雅江线、吉隆线、墨脱线等另外 7 条线路的骑行攻略,
书名: 西藏自治区交通旅游图 出版社: 成都地图出版社 书号: ISBN 9787807047292 审图号: GS(2012)2195号 版次: 2019 成品规格: 88.9cmX119.4cm 语种: 中文 净重: 0.068kg 定价: 10元
世界的山峰,落差*的峡谷,数十万平方千米的无人区,一尘不染的蓝天,五色的玛尼堆,五体投地的朝拜者…… 自然、宗教、艺术,哪一样不使人对西藏产生无限遐想? 本书分别从川藏、青藏、滇藏和新藏西条线路出发,全面介绍了进藏的方式、路线和沿途景点,提供了在藏区如何游览的各种资讯。同时,本书更着重于这座雪域高原的详细描述,将这神圣的世界第三级完全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关于西藏,你必须亲眼来看、用心去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