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合作发起的寻找青海100个*美观景拍摄点项目,通过梳理青海省内的寺庙古建筑、雪峰冰川、湖泊湿地、河流峡谷、油菜花海等旅游景点,从摄影*时间、季节和*角度,发掘出100个*美的观景拍摄地,将青海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再次隆重地呈现给读者、旅游者和摄影爱好者,重探经典,再寻秘境,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青海,爱上大美青海,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享受美景与镜头带来的视觉盛宴,开启一段独特的自助行。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厅合作发起的寻找西藏100个*美观景拍摄点项目,通过梳理西藏自治区内的古建筑、寺庙、园林、、雪峰冰川、湖泊湿地、高寒草原、河流、宽谷、峡谷、土林、遗址、等旅游景点,从摄影*季节和*角度,发掘出100个*美的观景拍摄地,将西藏的自然之美、人
《萨迦寺》主要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有关西藏萨迦寺的知识。内容包括:萨迦北寺、北寺外景、白度母殿、甘珠尔殿、美琼护法殿、嘉央洛赛桑布灵塔殿、帕姆竹巴修行洞、萨钦 贡噶宁布修行洞、仁钦岗尼寺、萨迦南寺、南寺外景、拉康钦莫大殿、拉康钦莫大殿门廊、大经堂等。《萨迦寺》为中英对照版。
看不见的中国,看得见的人文关注……《看不见》中国大型人文摄影系列画册中国,疆界无边。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纵使幸运追梦,也难以尽步其间,尽收眼底。中国,历史渊远。五千多年的时光流转,世事变迁,更是难以尽知其详,尽解其味……一段段常人难以祈见的紫禁往事,一个个闻所未闻的人文故事,一篇篇生平未阅的平凡生活日志;一幕幕难以追忆的精神梦回;一处处难以步进其中的土地和角落……在摄影家极具生命力的镜头中,在弥足珍贵的看不见的系列里,以从未有过的视角、从未有过的语言、从未有过的细节,将几千年东方文明古国最原汁原味的百姓生活,以及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人文画卷,一一为你铺成和重现。不必再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也不必再遥想追忆,梦中游历;现在,就用手、用心来触摸它血脉的跳动,让曾经的所有看不见,在今
壁画作为装饰殿堂庙宇的重要手段之一,一直是西藏历代寺庙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据1737年第七世达赖喇嘛向清廷上报的数字,西藏寺庙多达3477座,其壁画更是数量繁多。现保存在西藏寺庙、殿堂和一些官邸内的壁画,据有关部门粗略统计,总数超过10万幅。如拉萨大昭寺壁画面积就达44.0平方米,若将它变成1米宽的彩带,可以环绕八廓街5圈多。布达拉宫壁画面积约为2500平方米,绘有上万幅壁画,极为壮观。西藏寺院是壁画聚集之所。大的寺院往往有数十个到数百个殿堂,各个殿堂及其周围走廊的墙壁、天花板等处均绘满了壁画,形成了延绵不断、绚丽多姿、色彩缤纷的美丽画廊。置身其中,令人恍如步入神奇美妙的天宫或者阴森的地狱,沉浸在微妙飘渺的玄想之中。本书所要介绍的东嘎壁画窟,是西藏文物部门近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更是西藏乃至中国佛窟
李杨,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注册建筑师、摄影师。 近十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当代建筑的设计与研究,先后主持设计了多座建筑作品,其中包括四川阿坝州九寨黄龙机场航站楼、办公楼、四川甘孜州康定机场航站楼、西藏阿璽机场航站楼、西藏拉萨民航酒店、湖南张家界机场新航站楼、山西运城机场新航站楼、哈尔滨机场新航站楼多项建筑项目。 近十年以来,先后几十次前往四川阿坝州、甘孜州以及西藏自治区拍摄高原藏区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专心于中国西部风光,人文地理以及历史文化题材的拍摄和建筑文化方面的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而鲜明的摄影艺术风格,并且开创性地探索了区域性传统文化和当代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建筑设计理念,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建筑设计界和摄影艺术界颇具影响。
《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始于2002年冬季,并于2004年夏通过国家旅游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四年的时光悄然而逝,数次赴藏考察 时的艰辛历程和震撼感受仍历历在目,值此规划研究报告出版之际,思绪万千,感慨颇多。 西藏这片神秘的雪域高原以其众多的世界*旅游资源傲然于世,也以其脆弱而敏感的生态条件需要在发展中倍加呵护;西藏民众古朴、虔诚而凝重的圣洁灵魂每每给我们以感动,其所创造的人居文化与大自然的水乳交融也每每给我们以启示。 旅游业之于西藏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是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先导产业,是促进西藏对外开放的先锋产业,也是推进西藏城镇化进程的动力产业和实现农牧民安居乐业的富民产业。西藏的民族文化将因旅游业的发展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西藏的生态环境也将因旅游业的发展得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