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是江苏省昆山市的一个具有九百余年历史的古镇,四周环绕着澄湖、白蚬湖、淀山湖和南湖,与吴江市、苏州市的相城区和上海市的青浦县交界,东距淀山湖的大观园风景区仅六公里,西离苏州虎丘不过三十公里。 周庄的经济在历史上是以农业、蚕桑业和小手工业为主的。不远的东面是浩瀚的东海,所以,流通贸易,给周庄带来了财富。 东庄是周庄的东郊,有一千三百亩土地,春天麦苗碧绿,秋天稻谷金黄,相传为沈万三囤粮之处,又名“东仓”。每当冬季雪后,平坦的土地银装素裹,洁白无垠,成了踏雪赏景的好去处。 周庄的八景,随着岁月的变迁,有的更加诱人,有的却风光不再,但作为曾有过的辉煌,还是值得游者雪访探幽的。再加上新的景点,游人自然可以参与其间,自己归纳新的八景或更多的景点。
安昌作为地名早出现于唐末,因钱镠平董昌而缘起。今所辖区域东临齐贤,南连华舍,西依钱清与萧山,北靠后海塘与萧山分界,因历史上镇域沿革略有变化。由项文惠等编著的《古韵流淌》研究的时间跨度从安昌成市以前开始,迄于民国末期,拟以编年体的形式,全面阐述安昌兴衰的历史,较全面地讨论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重点研究历史沿革、市镇建设、经济结构、社会阶层等,尽可能客观地反映市镇全貌,探求其发展演变的规律。《古韵流淌》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成三大块:安昌成市以前的历史和文化;明清时期安昌的市镇建设、经济结构、社会群体等;近代以后安昌的变迁和发展。
《中国古镇游》2007彩色升级版,着重文字与视觉的双重鉴赏。以40万生动的文字和鲜为人知的资料,将古镇的历史与现状娓娓道来,本书涵盖旅游热点古镇,另有大量鲜为人知却独具价值的古镇。本书同时提供大量的自助游信息,包括前往每个古镇的交通、当地的风土人情与节祭以及当地的气候、交通、吃住等,均为自助游者贴心设计。 摄影经典:1000幅古镇照片,多为摄影家拍摄,选景取材与众不同,既可作纸上鉴赏,也可供取景借鉴。 实用地图:186幅各类地图,由省至村镇层层递进,包括古镇所在位置、进出交通线路,以及古镇旅游示意图。 古镇鉴赏:你所能见到的乡村古镇每一个值得把玩的建构细节,都有为非专业人士设计的鉴赏指南。 驾车游:每个古镇均有详细的进出线路交通图,特为驾车游客设计。
江南水乡主要是指长江下游南面的苏南、浙北一带地区。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自古就有先民在此聚居,千百年来,逐渐形成了许多村落和乡镇。这些乡镇依河而建,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形成了精巧独特的建筑布局,镇上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老街深巷,洋溢着浓郁的江南乡土气息,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景观。因地理人文环境的差异,各镇又各有自己的特色。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大多数历史古镇经历了现代建设的改造,基本失掉了原来的风貌。值得庆幸的是,浙江省的乌镇、南浔、西塘和江苏省的周庄、同里、甪直等古镇得到了及时的保护。近年来,这些古镇又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了合理的整治,较完整地保存了原汁原味的历史风貌,成为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 西塘,属浙江省嘉善县,地处江、浙、沪三角腹地,有
十年弹指一挥间。世界还是原来的世界,平遥已不再是当年的平遥。 读完锦才同志编著的《实录平遥“申遗”》书稿,思绪万千,情难自禁。一同摸爬滚打,一同喜乐忧愁,我们曾共同的经历和情感,使我欣然允诺,写下这段文字。 平遥现在是全国乃至世界游人耳熟能详、心向往之的著名旅游目的地。而在十年前,平遥不过是一座封闭和落后象征的古城。古城命运的改变,源于一批有胆有识有志者历经艰辛共同铸就的那块里程碑: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会议通过决议,将中国山西平遥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古城“入遗”是幸运的, “申遗”之路却是十分艰难的。而这段时间恰好我在平遥工作,因此不少人不太了解的过程却为我熟知。随着时光的流逝,那种艰难和那段历史,逐渐被人淡忘,逐渐被旅游的热浪
乌镇,隶属于浙江省桐乡市,北邻苏南吴江。历史悠久,有千年古镇之称。这里是古代河运枢纽,明清时期已"烟火万家",镇上丝绸、布帛、粮食贸易兴盛,商旅繁忙。古镇原先规模宏大,由十字河交汇,沿河建造,分东、西、南、北、中五个集中街市,当地称为"栅",以西栅和中栅为繁盛。 乌镇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历史上出了不少文化名人。早在公元500 年左右,南朝的昭明太子就跟随老师沈约在此求学。张杨园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理学家和农学家,鲍廷博是清代著名的藏书家,晚清又出了严辰和夏同善两位进士。这里还是现代文化巨匠茅盾先生的故乡。他以乌镇为背景写了著名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秋收》等,是中国文学宝库的经典作品。 近年来,乌镇进行了古镇保护和环境整治。中栅、东栅河沿一带,修旧如故,恢复了原来的历史风貌
时间似乎在这里凝结了,几百年来,一样的石板小路,一样的粉墙黛瓦。当全世界都在急急忙忙往前赶,这些老城古镇依旧从容过着自己的日子。黄山脚下的徽州古村落,宛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法国卡尔卡松城堡,让人不由想起中世纪的骑士英雄。走进如画的萨尔茨堡,莫扎特的天籁处处可闻。这里没有热闹的车马喧嚣,没有辉眼的五彩霓虹,有的只是岁月的刻痕、几百年累积下来的深厚文化。10个极富魅力的古老城镇,以质朴、真实的面貌,带我们从寻常人家找到代代相传的生活智慧。
江南水乡主要是指长江下游南面的苏南、浙北一带地区。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自古就有先民在此聚居,千百年来,逐渐形成了许多村落和乡镇。这些乡镇依河而建,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形成了精巧独特的建筑布局,镇上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老街深巷,洋溢着浓郁的江南乡土气息,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景观。因地理人文环境的差异,各镇又各有自己的特色。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大多数历史古镇经历了现代建设的改造,基本失掉了原来的风貌。值得庆幸的是,浙江省的乌镇、南浔、西塘和江苏省的周庄、同里、甪直等古镇得到了及时的保护。近年来,这些古镇又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了合理的整治,较完整地保存了原汁原味的历史风貌,成为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 甪直,属苏州市吴中区。传说古代独角兽名甪端,恋此
1991年3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了上海地区四座历史文化名镇,即松江镇、嘉定镇、南翔镇和朱家角镇。 松江镇即上海地区早的华亭古镇,是唐代华亭县和元代松江府所在地。松江镇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文物古迹遍及镇市,著名的如唐代陀罗尼经幢、宋代兴圣教寺塔、元代清真寺、明代府城等等。 嘉定镇是嘉定区府所在地,南宋嘉定十年建县得名,以文化著称,人杰地灵,拥有众多文化古迹,如孔庙、法华塔等,西大街是上海仅存的古镇街区。 南翔镇在嘉定区南部,以六朝时建造的南翔寺得名,南宋时已形成集市,明代始成大镇。有“南翔八景”,其中“双塔晴霞”即云翔寺砖塔,古迹犹存。另有郁金香酒、小笼包子富有地方风味。 朱家角镇在青浦区淀山湖东侧,民风淳厚,风貌古朴,至今仍保留着明清建筑的小桥流水宅院,成为上海保存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