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儿童绘本和儿童教育的研究,这是一本绕不过去的书。 本书收入了童书史学家伦纳德 S.马库斯对当代童书界的二十一位插画家的访谈实录,有的访谈前后进行三次之多,跨越20多年。如对本世纪伟大插画家莫里斯 桑达克的三次对话前后跨越25年,也成为记录插画家口述个人历史的珍贵的一手资料。 如果你是图画书的创作者,这里有前辈的经验与教训,为你铺路。 如果你是图画书编辑,这本书会成为你与创作者之间沟通的桥梁。 如果你是图画书爱好者,这本书会帮你更好地理解图画书 本书通过活泼的对话纪实和全彩插页,生动揭示了这些插画家的成长经历、艺术心路历程,也记录了他们在作品之外的喜怒哀乐、嬉笑怒骂。 本书译者、红泥巴网站创始人,儿童阅读推广人阿甲老师对伦纳德 S.马库斯进行了精彩的专访实录附于书后。
面对教育,你是否有这样的困惑:为了孩子的教育倾尽所有,甚至牺牲自己的生活;孩子牺牲快乐,花十几年时间苦读,但教育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为什么会如此? 事实上,重视教育不等于会教育。教育自有其规律,不会因为你心急或增加投入就发生改变。 本书作者吴军博士曾在清华大学任教,两个女儿均就读于世界名校。他在系统研究了教育经典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经验和对教育热点问题的思考,为家长开出了解决焦虑的良方。 在书中,他从教育的意义、内容、方式、节奏和道路等多方面入手,带领家长掌握教育的底层逻辑和发展趋势,避开教育误区,让家长不焦虑、不盲从,让孩子不走弯路。
《韩家往事》记述了天津“八大家”之首的“天成号”韩家所经历的百年风云。韩家姐妹是20世纪中国女性中最早接受现代教育的一代先驱,她们的际遇与选择让我们得以窥见传统家族在这一变局中的沉浮与命运。本书以韩氏家族为中心,旁及李连普、梅贻琦、傅铜、邝寿堃、卫立煌家族,以此吸纳更厚重的历史容量,也折射更丰富的时代底色。 借由信件、日记、老照片和访谈,作者用先辈悲欣交集的人生经历与彷徨求索的精神世界来对接大历史叙述,力图以个体来展现时代的宏阔与复杂,为每一个生命寻找其独特的存在价值,从而勾画出多层次、立体的历史图景。
《青少年安全教育系列丛书》秉持 孩子平安 妈妈心安 的理念,精准聚焦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安全隐患,精心收录了《防范校园欺凌》《守护心理健康》《拒绝网络伤害》三辑。丛书不仅普及了相关安全教育知识,还详细讲解了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方法,并以生动鲜活的案例、设计严谨的问答,为青少年提供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知识和应对策略,帮助他们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从源头上减少和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套装附赠青少年安全知识手册作业登记本和警察卡通贴纸,以别出心裁的方式,让安全教育巧妙融入青少年的日常学习生活,增强了教育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成长,不仅仅是长大,还是瓦解、破碎与重建的过程。 《真实生长》是《少年发声》系列的第二本,陈瑜继续未完的旅程,与15位被贴上各类心理问题标签的孩子真诚对话。这些孩子不愿被当作刷题机器对待,不得不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 活着 ,想要被看见、被理解、被尊重。 我痛苦的来源更多的可能并不是这个病本身,而是父母对我的不理解。 这份近20万字的采访实录,描述了当代青少年在成长经历、亲子关系、学习压力和人际交往方面的真实遭遇,在无数个催人泪下的生动的生活细节中,颠覆 青春期叛逆 的粗暴解释,还原他们被误读的青春。 一线儿童和青少年心理专家陈默老师对每篇访谈做出专业解读,由点及面地追问这些教育中的共性问题,值得家长和老师们关注与反思。 2020年疫情复课后,全国各地学生轻生事件连连发生。家长们慌了:孩子们到底怎
.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思想指导下,语文教育开始从知识、能力中心向素养立意转型,语文教育观念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例如,四大核心素养的提出,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学科教学内容的更新,大单元、大任务、大情境教学方式的推广,整本书阅读的推进,等等。观念的变革促使人们去研究,去思考,去改变现状,去焕发新的生机。教材设计的创新、教学课堂的转变,就是观念的转变带来的成果。
改革并不总是体现为除旧布新,割断传统,在适当的时候,回眸凝望,方能真正健步前行。静下心来审视当下的种种新观念、新提法,我们会发现,语言、思维、审美、文化,整合、实践、情境、任务,学生主体、教师引导……诸如此类的观念,在老一辈语文教育家那里都有过深入而朴素的思考,在老一代名师那里都进行过切实而有效的教学探索。 语文教育的改革不能只是观念的替代、模式的迭代,更不应该动辄从头开始,反复“重启”,而应该尊重规律,守正出新。知“己”才能知彼,知“史”方能行远。认真学习语文教育的历史,领悟大家、名家的语文教育思想,汲取、借鉴前人智慧与经验,从而继承和发扬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踏着前人开辟的道路稳健前行,我们的改革才能具有中国气象、中国特色。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将过去出版的
《苏霍姆林斯基育人系列名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育人系列名著”中的一种,为苏霍姆林斯基的代表作之一。它是苏霍姆林斯基对自己三十多年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得失所做的总结、提炼。作者以温暖如春风的写作风格,以谈心的方式分享自己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分析孩子教育过程中的棘手问题,语重心长地向中小学教师提出了一百条建议。这一百条建议围绕着育人这一核心展开,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从作者本人深切的体验和来自实践的生动的事例中生发出作者对育人问题的真知灼见,用言简意赅的文字鲜明地道出了育人的真谛。 该书是我国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一本耳熟能详的教育参考书,甚至成为很多教师的案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