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传统一路八十三式》是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又称大架,是由中国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祖陈长兴,在太极拳的基础上,精炼归纳编定而成。拳架舒展大方,步法轻灵稳健,身法中正自然,内劲统领全身。练习时,要求意、气、身密切配合,外形走弧线,内劲走螺旋,缠绕圆转,外柔内刚。
书严格按照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的要求,参照教学的实践经验进行编写。本书介绍剑术的发展历史,剑的结构以及各部名称,剑的基本握法和剑指,基本剑法介绍,三十二式太极剑的运动特点,三十二式太极剑主要动作要求;套路中不但配置了动作分解照片,而且还在每一动作说明后,增加了要点、教学口令,意气配合,攻防含义,易犯错误、产生原因、纠正方法等。本书图文并茂、直观明了,普通练习者通过详细的图解便可学会,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提高者还可以从攻防含义、意气配合、动作规格要领要求等得到进一步的练习。
杨禹廷(1887 1982),吴氏太极拳传人,一代太极拳宗师。曾任中国武术协会委员,*届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委员兼太极拳研究组成员,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副主席,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九岁习武,先后拜诸多名师学武,未冠即驰名武林。将近民国又拜太极大家王茂斋为师,专攻太极拳,从40年代起即肩负起弘扬吴式太极拳之重任,七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太极拳的修炼、教学和研究工作。《杨禹廷太极拳诠真》共分三部分。*部分太极拳八十三式动作解说,根据杨禹廷先生20世纪60年代所出版的《八十三式太极拳动作解说》进行整理,并附有杨老先生宝贵的拳照图片。第二部分太极拳传统理论,收录了19首传统太极拳歌诀。第三部分解读杨禹廷太极拳,是杨禹廷的亲传弟子翁福麒先生习练太极拳60多年。
本书所演练的套路,是依据祖父所亲授的《传统杨式太极拳108式》套路的基础上编著而成。它的拳理、拳法、功法完全遵循了传统极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演练方式,并继承了祖父的太极拳风范。整套动作演练只需6分钟左右,它不仅适于比赛、表演的需要,更适应当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为了使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学习掌握动作,我采取了分解教学的方式,分别从“动作要领”、“易犯错误”两方面加以提示,以便在学练中准确掌握动作并领会杨式太极拳精髓,练出杨式太极拳的风韵。
本书所演练的套路,是依据祖父所亲授的《传统杨式太极拳108式》套路的基础上编著而成。它的拳理、拳法、功法完全遵循了传统极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演练方式,并继承了祖父的太极拳风范。整套动作演练只需6分钟左右,它不仅适于比赛、表演的需要,更适应当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为了使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学习掌握动作,我采取了分解教学的方式,分别从“动作要领”、“易犯错误”两方面加以提示,以便在学练中准确掌握动作并领会杨式太极拳精髓,练出杨式太极拳的风韵。
杨式太极拳为传统太极拳之一,是由河北永年人杨禄禅(1799-1873)及其子杨健候(1839-1917)、其孙杨澄甫(1883-1936)等人在陈式老架拳的基础上发展创编的。杨式太极拳架舒展简洁、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其练法由松入柔、刚柔相济、简易朴实、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故开展极为广泛。杨式太极拳拳架有高、中、低之分,可根据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需要,调整运动量,故其既适用于体力较好者锻炼体质也可适用于体弱 者作为疗病和保健之用。本书由原上海市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武术百杰、杨式太极拳传人傅钟文及其傅声远(国家武术八段),其孙傅清泉(国家武术六段)在多年教学实践基础上精心编著而成。在编写中对动作要领有许多新的补充,如在用法上增加了偏着。在教法及练法上有较详尽的创新的论述,如递增法、口诀法、错误纠
曹裕安编著的《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通俗讲话》内容介绍:“简化太极拳”,亦称之为“二十四式太极拳”,是全世界流传广的太极拳,也是中国为普及、便于习练的太极拳。 “简化太极拳”,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由国家体育主管部门审定和公布。 由于传统的太极拳的招式较多,通常达80式以上。为了方便更多人习练,国家体育主管部门推出了“简化太极拳”,把动作精编为二十四式。全套太极拳约5分钟左右可练完。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通俗讲话》内容精简扼要,套路结构简练易学,增强了全面性和均衡性,形与法有明确的规范和要领,适宜男女老少全民习练。目前的大型太极拳表演、各国公园街头所练太极,大多数是这套国际规范的“简化太极拳”。 太极拳,包括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等多家流派,
董英杰(1897~1961),河北邢台任县人,杨澄甫重要弟子中国20世纪太极拳大家他功底淳厚,拳架气派宏大,在太极功技理法上均有独特建树,创有英杰快拳作为杨澄甫识重的弟子和杨式传人中代表性的人物,杨澄甫的《太极拳使用法》即为其手编著有《太极拳释义》一书,广受好评。 董英杰是中国太极拳走向世界的开拓者20世纪30年代,在香港创立太极拳健身院,广收港、澳弟子传授拳艺,声名显赫,50年代,应邀前往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教拳授艺。长期在香港、新加坡等地授拳、弟子遍布世界各地。其子董虎岭、女董茉莉皆为太极拳名家,并分别在美国、香港等地传播太极拳多年。董家太极拳目前已有海外弟子数万人,遍及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武术界影响巨大 《 太极大家 系列·董家太极:董英杰太极拳传承与精义》首次在内地集
本书介绍了杨氏太极拳传承故事、人物介绍、太极拳的招式以及关于太极拳的思考。内容详实、材料丰富,图文并茂。
传统太极拳的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等功用,正日益受到中外广大人士的重视。研究表明:太极拳运动对改善神经内分泌功能有着明显的作用,对防治高压病、糖尿病、心血管病、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也都有良好的效果。 本书向读者推荐学习本书中的“太极拳乾坤八法”,它易学易会,锻炼时间可长可短,也是深入学习传统内家太极拳的基础,并且让练者可无场地限制之忧。现代人士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居家厅室,只要有一步见圆的立足之地,即可体悟太极乾坤天地的无穷妙趣。“太极拳乾坤坐姿八法”,则专为常坐椅子的工作者所设计,更为下肢不便甚或被截者带来福音;无腿照打太极拳,让天下无腿残疾人也能亲身贪图和受益于中国传统太极拳文化的滋养。如此功德惠及社会,无疑将为现代全民健身运动增添一笔新的亮色!
竞赛套路的推广,对武术竞赛的规范化、对武术的普及和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合肥市武术协会在开展群众性武术健身活动中做出了卓著的成绩,教练员们在市民群众中言传身教,勇于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分解教学方法上有所发展。与此同时,现代电子制技术应用于图书印制工艺,为改进武术教材的图片水平和合理版式提供了改革创新的有利条件,就这使我们萌生了组织编写出版这套新型的武术教材的思路。 《杨式太极拳竞赛路分解教学》严格遵照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的要求,参照传统太极武功的功理和教学线的实践经验来编写。作者对每个定式进行了精当的分解,每个分解动作配置有准确而清晰的照片以及步法方位平面图;所有说明文字都按运动过程、动作要点、济意事项、呼吸和攻防含义的顺序逐条分述,并且将杨式太极拳的动作要领“正
陈式太极拳创始于明末清初的著名拳师陈王廷。陈王廷是河南温县陈家沟人。从陈王廷起,陈氏世代传习太极拳,不断对原有的拳套进行加工提炼,逐步开成近代所流传的一、二路拳套。这两套拳式的连贯动作,都是经过精心编排的,动作的速度和强度不同,身法、运动量和难度也不相同,但都符合循序渐进和刚柔相济的原则。 本书较为详尽地阐述了陈式太极拳的特点和推手,系统地介绍了近代所流传的一、二路拳套,并把陈式太极拳的经典拳论、拳谱、经谱收入此书,不仅为太极拳传习者提供了指导实践的理论参照,也为太极拳研究者提供了难得的研究素材。
太极剑是属于太极拳系统的一种剑术套路。它具有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及健身价值。本书介绍的这趟剑是根据传统的太极剑套路改编的,全部动作除“起势”和“收势”之外,共选定了32个主要姿势动作。整个套路分为四组,每组八个动作,从起势到收势往返共两个来回,练习时间大体需要2~3分钟。动作中包括抽、带、撩、刺、击、挂、点、劈、截、托、扫、拦、抹等主要剑法和各种身法、步法。通过这些主要姿势动作的练习,既可以更好地增强体质,又能增加练习者的锻炼兴趣,并为练习其他剑术套路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