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别从实干哲学、研究哲学、目标哲学、发展哲学、梦想哲学、心态哲学、经验哲学、创新哲学、收购哲学、竞合哲学、颠覆哲学、品牌哲学、人才哲学、团队哲学、管理哲学等方面入手,多维度地解读改革先锋、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创办吉利集团的发展路径。 全书将李书福的个人成长故事、企业发展、经营哲学和管理理念有机融合起来,夹叙夹议,纵横对比其他商界风云人物的经营之道,突出产业报国、创业创新的时代精神。书中故事性、文学性、财经知识兼具,并结合李书福的经营哲学精心制作年轻人的成长图谱,让渴望成功、追逐梦想的年轻人收获满满,励志前行。
拥有一技之长的你,想找到并影响更多客户? 知道打造个人品牌的重要性,却不知如何有效运作? 想价值变现,却不了解如何进行系统运营? 实际上,只要拥有1000个铁粉,你能通过不断扩大影响力,衣食无忧。《1000个铁粉:打造个人品牌的底层逻辑》中4°铁粉模型,站在“人”与“价值”的角度,提供了打造个人品牌的底层方法论,可助你有效、系统地获取铁杆粉丝。 辨识度,从被粉丝看见到被粉丝记住。 专业度,从被记住到被粉丝认可。 连接度,助推你从被认可上升到被粉丝信赖。 价值度,从被粉丝信赖到持续被粉丝奖赏。 这是一本从根源上助普通人在新时代打造个人品牌的事业崛起之书。书中不仅有成功案例,还结合理论给出具体对策,可助你少走弯路,从底层打通个人品牌的发展路径,获取属于自己的1000个铁杆粉丝,实现个人品牌价值更大化
1990年,我刚刚获得博士学位,就职于肯塔基大学。年中的某一天收到来自国会预算办公室玛文 法奥普的电话,告知我当时供职于国会预算办公室的罗伊 迈尔斯将要辞职,他们需要一位对预算程序改革感兴趣并且能够进行分析的人来接替他的工作。因为我的妻子刚刚在华盛顿得到一份工作,我也希望能够搬过去团聚,因此就接受了邀请。不仅在当时,甚至在1991年开始了这份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我都还没有意识到那个电话将会永远地改变我的职业生涯,我更没有想到这段经历会激发我进行这本书的创作。 1996年我离开了国会预算办公室,来到锡拉丘兹大学的麦克斯韦学院,重新投入学术研究中。不知何故,我离开预算办公室的时间越长,想要将我供职期间的经历与大家分享的愿望就越发强烈。在我看来,在一个充满党派之争的社会大环境里,作为一个尽力保持无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