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 人生半程,一边是幸福的开始:事业有成,成立家庭,初为人父;一边是绝望的袭来:确诊绝症,无药可治,无医可救。怎么活?蔡磊在41岁这一年拿到了生命给他的后一份考卷。 本书完整讲述了蔡磊从发病之初的怀疑到面对现实之后,发起对渐冻症的全面进攻,包括其治病经历、对人生的理解、对自己忙碌前半生的回忆与思考,以及关于亲情和生死的深切感悟。有痛苦、迷茫与绝望,更有拼搏、无畏与希望,看见了波折四起,也看见了绝地反击。 相信蔡磊的故事与精神会打动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在沉重的疾病与命运前,在面临几乎绝对不可能之时,纵使不敌,也绝不屈服。 《自我突围》 从河南小郭庄的淘气少年到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再到致力于培养科技人才的教育工作者,施一公在自我成长之路上从未停下脚步。 2008年,正处于事业上升期
《生命的重建》是名副其实的心理励志世界畅销书。被全世界读者誉 为人类身心健康的福音书。露易丝·海在书中为我们揭示了追求身心和谐 的心理模式,从而开辟了重建和谐本书出版后,露易丝 ·海所倡导的“整体健康”观念旋风般席卷了全世界。本书创造了《纽约 时报》畅销书排行榜50周 名的骄人纪录,被译成25种文字,在35个 或地区出版,20多年来, 销量逾2000万册。 被媒体称为“圣人”的露易丝·海将深刻的哲理、科学的精神与博大 的爱,结合自己的坎坷经历,以浅显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如清泉般滋润 每一个读者的心田。正如戴夫·布朗的评价:露易丝的书是上帝送给这个 烦恼世界 好的礼物。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这本书都具有你无法想象的 价值!
1944年,16岁的伊迪丝.伊娃.埃格尔被送往奥斯维辛集中营,在那里,她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苦难,包括为声名狼藉的约瑟夫.门格勒在营房中跳《蓝色多瑙河》。伊迪丝为我们还原了她在集中营短暂又漫长的青春时期,讲述了她和姐姐互相鼓励的生存故事。当他们的营地终于被解放时,伊迪丝被从一堆尸体中拖出来,奄奄一息。 在《拥抱可能》一书中,埃格尔博士分享了她在二战中的经历,以及此后她疗愈的那些人的不平凡的故事。如今,她是一位享誉国际的心理学家,她的病人包括战后的幸存者和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士兵。她解释了我们中的许多人生活在自己的心理牢笼中,并展示了一旦我们面对苦难,我们如何去选择自由。
《苍炎》 本书叙述了羽生结弦从年幼滑冰到青少年组,到成年组,关于成长,关于每一次大赛的心路历程。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遭遇了前所未见的巨大天灾,在地震发生的当时,羽生结弦正在距离震央不远处的仙台进行训练,足下踩著冰鞋奔驰出冰场的他,成为了广大受灾户的一员。面对残破的家乡与半毁的练习场地,他一度质疑是否要继续运动生涯,然而想到自己的努力或许能够带给其他人勇气,即便必须流浪于各地、辗转地争取练习场地,羽生仍然坚持了下去并在隔季的赛场上,成为日本史上年轻的世界锦标赛夺牌者,甚至在3年后成为了奥运冠军。 羽生在当中将一一分享自己从4岁开始接触滑冰到17岁时在国际崭露头角为止的滑冰经历、崇拜的选手、将来的梦想、在震灾时当下的心境等等内容,让读者能够了解这位仍持续在创下历史的、年轻选手的奋
暂无内容简介。。。。。。
暂无内容简介。。。。。。
一人*的本事是能用人,用人首先要识人,眼光、手腕、两俱到家,才智之士,乐于为已所用,具人的成就便不得了了。 什么事,一颗心假不了,有些人自以为聪明绝顶,人人都会上他的当,其实到头来原形毕露,自已毁了自己。一个人值不值钱,就看他自己说的话算不算数了。 有句成语,叫做“与其待时,不如乘势”,许多看起来难办的大事,居然顺利地办成了,就因为懂乘势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