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国最古老的的经典之一,现列入“中文经典诵读系列”(繁体竖排),该系列丛书根据二十年来王财贵教授在台湾推广“儿童读经”所编给台湾儿童的读本修订而成。除将读音依据普通话标准调整外,本书采用了繁体竖排的形式,以供外希望熟悉繁体字的儿童使用。其特点是大字、白文、准确,拼音仅作辅助之用,故作了“淡化”处理。 本丛书从选文、编排、审校到装帧、版式、用纸都融入了主编及编校、制作团队的心血和志愿;丛书着眼于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也适合喜欢传统文化的成年人诵读。
本书对西部地区的茶产业、中药材产业与棉花产业的种植结构、加工环节、流通环节,利用区位熵、集中系数、综合竞争力指数等指标,以及DEA方法,进行了案例实践研究,分析经济作物产业发展的瓶颈及竞争力优势,提出了各经济作物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与方向。
本书是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2000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西部大开发与水资源”座谈会论文、讲稿汇集。我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是我国长江、黄河的源头。但由于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不断扩展,生态环境日趋严重。西北降雨稀少,干旱缺水,西南雨多土少,供水不足,关键因素都在于一个“水”字上。书中就“水”及生态建设、荒漠化治理和相关的林、草植被建设,作了详细的讨论,涉及面广泛,内容丰富,可供西部地区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技术人员阅读和参考。
本书以发展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发展金融学理论为指导,借鉴美国、日本、意大利、德国、巴西等国开发落后地区的经验,对我国西部经济发展与资金渠道的关系、资金渠道现状以及资金渠道建设中的政府与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了我国拓展西部资金渠道模式中的政策性资金渠道与商业性资金渠道及二者的创新式嫁接,并创造性地探讨了建立西部金融中心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及其对西部资金渠道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西部金融中心的具体思路。
本书围绕西部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模式这个主题,较为系统地分析和探讨了西部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的现状、特征、问题、影响因素、发展趋势、相关性、实证分析、指标体系和对策系统等。试图探索性地构建西部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模式,为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和实践运用,促进西部地区和谐社会的全面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