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公园城市专委会、成都市社会科学院组织编写;结合生态经济、能源经济、空间经济、发展经济、城市规划、金融、建筑等相关学科和理论,对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中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构建了新发展理念下公园城市迈向碳中和的理论框架,提出了成都迈向碳中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探索了 双碳 目标下公园城市转型发展的综合方案,梳理出成都在公园城市建设过程中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可为超大城市迈向碳中和提供理论支撑与路径借鉴。
本项目在长期调研与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物理学中的阻尼概念以及经济"增长阻尼"理论,构建理论模型对阻尼作用进行定量研究。首先,从中国城乡数字鸿沟的表现、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以及测度实证研究出发,探讨中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深入分析阻尼效应;其次,研究中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的阻尼作用机理,以揭示阻尼作用系统、阻尼作用的因果链和作用过程;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的阻尼作用模型,并对三种不同状态城乡数字鸿沟的阻尼作用进行仿真;后,提出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以加速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策略及建议。
本书以中国城镇化过程为研究背景,系统分析了中国农村发展的多尺度时空格局,剖析了中国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模式,并定量识别其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从乡村空间优化重组的视角,选取典型区域,实证分析了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机制和不同区位的村庄空间重组模式,以及农村建设用地空间整合的模式,最后归纳乡村多维空间重构的研究内容框架及逻辑主线。
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公园城市专委会、成都市社会科学院组织编写,作者团队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等机构的学者和专家组成。本书结合生态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城市规划、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对公园城市建设中所涉及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科学构建了公园城市的理论内涵与评价体系,准确把握公园城市建设的内在规律,系统梳理近三年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为成都在新时代探索公园城市发展模式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总报告、研究专论、典型案例。总报告综述了公园城市的内涵、特征,建立了公园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专论分别
本书是作者继其《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机制与调控研究》和《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两本专著之后的又一部力作。本书遵循从现象描述一理论分析一模型构建一实证检验一政策建议的研究思路,致力于构建资源环境约束下城市化适度发展的一般均衡分析理论与测度方法体系,为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适度城市化进程测度提供理论和实证的基础。本书不仅分析视角新颖,理论研究上有拓展,强调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方法使用,而且能够结合江苏省和江西省展开比较分析,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规范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本书对主管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的领导者吸取经验,避免错误的决策具有指导意义,对城市规划设计人员、建筑师及有关城市研究部门和开发单位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也可作为大专院校规划和建筑管理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本报告首先从创新人才、创新载体、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绩效、创新环境等多方面构建中国城市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随后收集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进行评价,并通过数据、图表进行展示; 基于各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我国2024年创新型城市的格局进行了展望,并对各城市有关创新的政策和支持措施进行了分析。
本书以“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为主题,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探讨了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历程、现状、特点及推进思路。该报告由总报告、综合篇、专题篇、案例篇组成,分别就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总体战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政策演变过程、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现状及管理、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测算、农民工市民化的推进路径、户籍改革思路、建立统一公平就业制度、完善农民工多项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工城市住房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国内相关实践进行了展示,包括北京、杭州、漯河、苏州等地。
本书是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土地政策实施监测评估 项目的年度成果。该项目主要任务是依托土地政策实证研究基地,对国家重点关注的土地政策在地方的实施和创新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本书基于大量的监测案例,以满足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为全书的逻辑主线和框架,系统地分析评估了新型城镇化战略下存量建设用地的再开发政策,重点对比分析了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和利益相关方自组织特征的城镇与集体存量建设用地再开发案例的模式特征,以及不同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成本和绩效,总结了典型国家和地区存量建设用地再开发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了我国存量建设用地再开发的政策建议,为新型城镇化战略下存量建设用地再开发政策设计提供了经验借鉴和理论支持,为土地政策在新型城镇化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了决策依据。
朱晓阳、秦婷婷主编的《农民城市化遭遇国家城市化》以田野调查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近年来中国城中村改造实践的现状,并对之进行理论反思。全书讨论中国城中村改造的历史背景,区分了“国家的城市化”和“农民的城市化”两种路径,结合空间理论、栖居理论和实践社会学等多种资源,力图展现近年来中国城中村改造实践的现状,反思城中村改造中包含的发展主义和现代化理念,探讨拆迁征地对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以期对我们需要一种什么样的城市进行思考。 本书可供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者、学生阅读,特别适合于涉及城中村改造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城市规划人员等参阅。
本报告依据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决策部署,结合新时期城镇化建设的特征和要求,以资源型城市作为切入点,描绘了在五大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具体包括:创新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动力,协调发展反应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绿色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开放发展为新型城镇化推进的行动先导,共享发展体现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本保障。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的全国及各地区主体功能区规划汇编。书中汇集了国家及各省市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编制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推进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远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国务院批准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来,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按照全国统一部署,陆续出台实施了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这对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的总体部署,为
本书通过总报告、综合篇、经济篇、社会篇、生态环境篇、建设管理篇、案例篇、大事记等篇章,评价分析了中国287个城市的健康发展状况,分专题深入研究了中国城镇化、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社会保障和社会治理、城市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城市管理、城市治理和城市建设等问题,总结了嘉峪关、杭州、三亚、北京、广州等城市在城镇化和城市发展方面的优秀经验,梳理了“十二五”期间中国城镇化和城市发展的重要事件。
本书是清华大学“城市可持续交通”课题组阶段的研究成果。该课题由BP公司资助,为期3年,分为3个阶段推进:调研分析、理论研究和成果示范。课题组山清华大学校内6个单位联合构成,汇集了城市、交通、能源、环境、汽车和政策6个专业,充分体现了多学科融贯的思想。为了更好地描述中国城市可持续交通的发展状态,本书首先分析了中国城市可持续交通的内涵与面临的挑战,然后结合10个案例城市的调研结果,分别从6 个专业的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后指出“城市可持续交通”课题下一阶段的研究方向。 本书可作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工具书以及相关研究单位的参考书,除此之外,本书还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参考书。
本书*部分主要进行文献综述及梳理研究思路,构建产业转移、专业市场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及其两两之间、三者之间互动机理的分析框架;第二部分主要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研究产业转移、专业市场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两两之间或三者之间的互动机理和协调发展情况,并结合典型案例深层次剖析它们之间的内在机理;第三部分主要是基于前文研究结论,提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布局专业市场与发展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相关策略,并进行总结性评述。
本书是一部关于城市研究的跨学科的学术著作,江捍平主编。与目前已经出版的城市研究著作相比,该著作将有四大创新:一是从健康的角度来研究城市现代化,从城市现代化的高度来研究健康城市,凸现了城市现代化的健康思维;二是突破传统思维定势,不是从卫生系统的角度,而是从和谐社会、城市管理、城市经济、城市文化、城市生态等更为宏观的角度来研究健康城市;三是突破部门壁垒,促进政府主导健康城市建设,把健康观念融入到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从而使健康城市建设成为城市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四是推动健康城市从项目式创建走向常态长效管理、从运动式创建走向城市建设轨道,确保健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健康与城市:城市现代化的新思维》将具有理论体系新、学术价值高、工作指导性强的特点,不仅是健康城市建设的工作指南
本书是我国部系统性的城市营销研究报告。全书回顾了中国城市营销的发展历程,提出城市营销指数(CMI)模型并对国内100个城市的营销发展进行了定量分析。此外,就城市品牌、旅游、投资和人居等四个重点营销领域进行了理论对标与经验对标研究。 报告探讨了科学发展观、文化创意产业、上海世博会以及城市形象危机管理等城市营销前沿和热点问题,并以城市营销组织与管理瓶颈 城市营销治理作为报告的主题,进行了理论和对策研究。 《中国城市营销发展报告》将每两年推出一期,以梳理和拓展前沿理论,提炼并介绍*的经验。作为集体努力的成果,本报告致力于推进城市营销研究,并为城市营销实践提供指导与参考。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传统的城市化存在着诸多弊端,中国的城市化必须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城市低碳发展是走向新型城市化的先行标志之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新型城市化的低碳之路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倡导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有机协调,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质化,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以建设现代城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共同任务为出发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建立集群型、循环型、低碳型、生态型和可持续的城乡协调发展新模式。 本报告共分4篇13章,系统总结了中国新型城市化下城市低碳发展的战略背景、战略目标、战略内涵和战略要点;完整提出了有别于传统城市化的新型城市化低碳发展战略;全面剖析了城市优先发展低碳经济的支撑体系,即“工业”、“交通”、“建筑”三大耗能领域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2》在前十一份报告的基础上,将城市竞争力明确区分为产出的、当前的和短期的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过程的、由投入向产出转化的宜居和宜商城市竞争力,投入的、可持续的和长期的城市可持续竞争力三个组成部分。根据这样的理论框架设计指标体系,我们对中国294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和289个城市的宜居、宜商、可持续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进行比较,发现问题、找出差距。 在长期研究中,我们还得到一个重大发现:长三角地区已经在原有基础上浮现出一个更大范围的世界超级经济区。在此基础上,我们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以“沪苏浙皖:一个世界超级经济区已经浮现”为主题,论证了一个在综合经济、交通体系、市场体系、产业体系等领域实现全面一体化,包括沪、苏、浙、皖40个
本书主报告部分进一步深化 一带一路 的中观尺度(城市尺度)研究;分报告持续跟踪全球40个代表性城市,开展国际城市2.0评价,并配以近30个城市创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治理和空间发展的案例,以期对城市转型升级的规律与态势予以揭示。书中还新开辟了 金砖国家城市 专栏,以期为不同层次城市提供更为全面的镜鉴。
全球生产网络(GPNs)背景下,大都市不仅作为价值增值的主要创造者、生产性服务业的集中地,而且作为创造性企业、企业家、沟通和运输的主要节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都市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更是国家和全球创新的驱动力量。作为中国大都市的上海,其创新型城市转型是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而构建创新系统是实现创新型大都市转型的根本手段。《全球生产网络视角下上海创新型城市转型——基于创新系统的研究》这本著作,梳理了全球生产网络、创新型城市转型、创新系统研究等方面的文献,研究了创新型大都市转型的机制,借鉴了亚洲三个大都市转型的经验,阐述了上海如何实现创新型大都市转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倪鹏飞主编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4新引擎多中心群网化城市体系)》以中国城市体系为研究内容,首先描述了中国城镇化加快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与新问题,总结并借鉴国际经验,梳理归纳基本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拓展构建了一个多尺度、多中心城市体系模型,同时基于中国人口数量庞大、国土面积辽阔等巨型国家特征和城镇化加快推进等发展国情,提出中国将形成一个集群化组织、哑铃型规模、多中心结构和网络化联系的城市体系的推论。
本书紧紧围绕郑州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以一篇主报告加八篇专题报告的形式,从推动郑州都市圈同城化、产业一体化布局发展、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构建区域性现代金融中心、提升枢纽经济优势、建设 消费中心城市、人口变动趋势特征、 高水平改革开放等多个领域,全维度、全视角、 研究了郑州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问题挑战、面临形势以及发展路径和对策建议,可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政府工作人员及其他读者提供参阅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