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湖南省饮用天然矿泉水及开发利用》是作者根据多年来从事天然矿泉水化学研究工作的经验总结撰写而成,内容包括矿泉水的分类、评价与地质勘探,湖南省矿泉水的形成和分布特征,以及开发利用等。通过《湖南省饮用天然矿泉水及开发利用》将作者多年来掌握的湖南省饮用天然矿泉水有关资料加以总结、汇集,以供从事矿泉水调査、开发和研究的人员参考,以期对湖南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开发起一点促进作用。
《数字化赛道:工业互联网的思考与实践》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工业互联网进化的逻辑,围绕传统制造向智造发展的过程,详细介绍了工业的现状和挑战、未来制造行业的思考及工业的进化之路。全书通过翔实的案例介绍了以平台为核心的生产经营转型和服务化转型,具体涉及如何建设和经营一家工业互联网公司、如何构建区域和行业级工业互联网体系及工业互联网如何赋能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同时,《数字化赛道:工业互联网的思考与实践》给出了企业在从实验性到应用性,从概念普及阶段到实践深耕阶段的工业互联网发展历程中,深度整合产业链,合理配置资源,促使工业互联网产业深度整合和优化的整体解决方案。本书适合工业互联网产业链的管理人员、运维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参考阅读。
本书选取了日本、新加坡、韩国、印度四个亚洲国家,在大量参考外文原文资料的基础上,由研究团队耗时1年完成。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梳理劳动力技能形成的经济发展背景及对劳动力技能需求演变的历史轨迹,从劳动力技能形成的管理机构、制度和政策、项目实践等,考察日本的企业内职业训练与公共职业训练、新加坡的全民未来技能提升、韩国的全民终身职业能力开发与就业经济、印度的可持续发展与世界技能之都,以期为助力“技能中国行动”、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劳动力技能提升提供借鉴。全书按四个国家自然分为四个章节,具体如下:章日本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第二章新加坡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第三章韩国产业工人技能形成,第四章印度产业工人技能形成。在梳理各国劳动力技能提升实践的基础上反思了各国制度设计的理念、立足点、落脚点、
发动机深沉地轰鸣,锃亮的车身折射出耀眼的光线,狂飙中微风拂面 ……从19世纪末汽车诞生以来,人们一直享受着这一新鲜事物带来的各种快感。 汽车的发展与人类历史的进程交织在一起。无论是在世界大战、经济危机,还是在消费主义时代,都有汽车的身影。它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经典名车之旅”系列,以国家为单位,以时间为轴线,介绍了英、美、德、意、法、日6大汽车生产国的34家汽车生产公司在20世纪中制造的经典车型。 流畅的文字和每册超过200幅的精美图片,讲述着汽车厂商的发展故事、经典车型的来龙去脉以及社会生活的变迁,展现出一幅关于汽车的完整图景。
《安徽省志:煤炭工业志(1986-2010)》上限起于1986年,下限止于2010年。为保证史实的完整性,部分内容的记述时间适当上溯下延。 《安徽省志:煤炭工业志(1986-2010)》系统记述安徽省煤炭行业生产、销售、安全监管、技术创新、环境保护、企业文化以及重点煤矿企业的发展概况。 《安徽省志:煤炭工业志(1986-2010)》根据全省煤炭行业的发展进程和经营管理特点,设置篇、章、节、目。其中第十篇为煤矿企业简介专篇,篇下设章,章下设目。
《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2018)》分为综述篇、行业篇、产品篇、应用篇,共四章四十节。 《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2018)》探讨了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电气电子等重点领域对化工新材料的新需求,涵盖工程塑料、特种橡胶与弹性体、高性能纤维、电子化学品、膜材料、聚氨酯材料、氟硅材料等七个细分行业的近三十种重点产品,围绕市场供需、工艺技术、产品应用等方面的新进展,分析行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下一步发展对策与建议。 《中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2018)》包含了化工新材料行业大量珍贵的统计数据和调查研究成果,是有关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投资决策、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资料。
《价值重构:读懂工业互联网发展逻辑》主要围绕工业互联网的本质和发展逻辑展开,挖掘工业互联网的六大底层逻辑,通过与行业人士的深度访谈,聆听思想者和实践者的真知灼见,透视真实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图景,帮助读者厘清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逻辑,了解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构建工业互联网认知框架和知识体系,跨越认知鸿沟。 《价值重构:读懂工业互联网发展逻辑》主要面向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及智能制造领域的从业者,包括工业企业、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平台、网络、安全)、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工业互联网协会/联盟等。
《纺织企业与纺织行业管理(1949-2014)》的后面11篇有关纺织工业行业管理的文稿,几乎都是职务作品。20世纪80年代,笔者曾作为纺织工业部指派的国家体改委联络员,在全国性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具体研究纺织工业的行业管理问题。这些文稿(当时是“文件”)提倡的经济决策分层(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经济活动的纵向与横向联系(打破条块分隔,建设社会主义统一市场)、计划调节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跳出单纯采用指令性计划体制的条框)、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提高工业组织程度等,当时在纺织系统广为传播,有效地推动了纺织系统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现在看来,这些概括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主流学术观点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和指导性文件,至今尚有一些学术价值。
针对我国盐产业组织效率低下的现状和行政割据型垄断行为泛滥的现实,《垄断转型:当代盐产业组织优化进路》从垄断转型的视角,按照SCP范式的分析框架,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并重等多种方法,主要运用垄断新论、新产业组织学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剖析了我国盐业“二元”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这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多向互动传递关系,从而探索出实现“垄断转型”乃我国盐产业组织的优化进路;并借鉴国外极高寡占型的盐业垄断模式,创设出适合我国盐业实际的寡占市场模型的梯度战略,进而探寻出达到这一优化目标的现实路径:既要逐步取消食盐专营制度,打破部门垄断壁垒,将制盐厂商和盐业公司转变为健全的市场主体,实现盐产业组织的纵横一体化,又要通过改革财税体制和制定反行政垄断法,突破地区垄断瓶颈,实
本书的主要内容:介绍何谓大数据,大数据的产生背景和特点,以及大数据带给人类的变革,通过列举文本挖掘案例阐述大数据产业发展史,大数据产业链,包括大数据的产业周期和产业政策变迁;科技成果与大数据的转化模式,列举中美大学科技成果处置权与收益权的比较,中国大型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协调关系的具体实例,通过对大数据产业政策的梳理,以及对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发展现状的调研,为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提出具有前瞻性的产业政策。书中内容紧扣目前学术研究前沿领域,知识体系清晰,通俗易懂,注重知识与技术的系统性。
本书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下,对中国区域制造业产业绿色转型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中国各区域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差异,为今后中国制造业的绿色转型提供有益的建议;同时,结合国际观点,剖析中国区域制造业产业绿色转型的进展及现有制度体系的弊端,对制造业绿色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索影响区域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关键驱动因素与作用路径,再结合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的长效机制,探索区域制造业进一步的绿色转型发展模式与途径。
《云南工业和信息化年鉴》是综合性年刊,它客观、全面、系统地记录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在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节能降耗、工业园区建设、中小企业发展、信息化建设、无线电管理等方面的信息资料,旨在向社会提供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逐年可比、可查的年度发展数据,展示云南工业和信息化建设成就。是宣传云南工业和信息化系统的一个窗口。 《云南工业和信息化年鉴》(2012)设特载、大事记、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重点行业发展、地方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工业园区建设、重点大中型企业、云南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行政、企业单位风采展示、云南工业和信息化统计数据和相关法律、法规共九个部类。
《20182019中国长丝织造产业发展研究》重点讲解了2018年以来中国化纤长丝织造产业的发展、经济运行、市场走势、技术进步、标准建设、产品开发、环境保护、产业集群、产业政策等内容,并对长丝织造的产业转移等进行了概况和分析。 《20182019中国长丝织造产业发展研究》适合纺织行业的管理人员,长丝织造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参考阅读。
“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面貌,为此需要得到各方面的支撑和保障。这些支撑和保障不仅包括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自主可控,也包括完善的软环境建设。本书深刻分析了“互联网+”的轻装信息化属性,并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网络安全政策、金融服务创新、知识产权法律困境及制度应对、融合性新兴产业监管、平台治理、国际互联网治理等诸多方面,深入地研究了促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健康发展的支撑环境及其制度建设。
《旗帜领航:党建宣传报道合辑》收录了2018年主流媒体对公司党建工作进行的宣传报道原文,包括报纸、视频等,按照媒体进行分类,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展示公司党建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