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典型特征之一是制造业集群式发展。在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依靠低成本要素优势嵌入国际生产分工体系并成功成为全球制造大国,然而在经历了快速持续发展阶段后,我国制造业不仅面临双锁定的困境(一是因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而被长期锁定在全球产业链中低端,二是因制造业集群式发展带来的地域锁定),而且面临着现阶段错综复杂的逆全球化等趋势引发的“高端回流”与“低端分流”的外双重竞争压力,对我国对外贸易以及作为对外贸易支撑的制造业进一步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带来巨大挑战,亟需找到一条既能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又能实现制造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三链融合视角下跨境电商与制造业集群的协同演化与发展》不仅从理论上论证了两者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而且通过案例研究、数理模型
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向越来越多的产业部门渗透,系统集成在20世纪最后30年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商业现象。本书的英文原版成书于2003年,正值这种商业现象在西方领先企业中方兴未艾之际。面对这一重要的发展趋势,本书集合了一批国际创新管理领域的学者,从系统集成的历史,理论与分析,及其在不同企业与行业中的具体表现三部分,详细介绍了系统集成作为一种技术战略和商业模式,如何以及为什么能够使不同的企业(集群)将各类知识、技术乃至人力资源结合起来,并通过价值链上的跨业务整合来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全书不仅充满了理论洞见,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必将为面对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转型升级两大历史重任的中国学术界与产业界提供宝贵的历史参照与精神食粮。
《中美制造业的角力:从生产率到竞争力》首先基于全要素生产率和贸易竞争力的相关理论,结合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战略阶段特征,以及国际新形势下研究中美两大制造业大国的生产率及其竞争力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现实意义,探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对于贸易竞争力提升的理论机制;其次,研究中美两国制造业发展历程、现状和特点,并对两国在制造业发展中的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动力源泉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两国现代经济体实现起步和腾飞相对通用的答案和各自特征。通过建立全要素生产率与贸易竞争力的测度,分别比较中美两国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的生产率和竞争力水平差异、阶段性特征以及典型行业经验;再次,通过建立实证分析模型来研究生产率的提高对于竞争力水平的影响机制;最后,基于中美两国数据测算分析与实证检验结果,
本书是一部反映广东省中山市一百多年工业发展历史的纪实性作品。以香山人在洋务运动中的工业实践开篇,重点梳理了1908年香山机器制砖有限公司诞生以来,至2022年7月中山市获批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前后一百多年的工业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