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3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
    •   ( 44 条评论 )
    • 李贞德|责编:李翔 /2023-01-01/ 重庆
    • 《公主之死》是一部法律史作品。作者爬梳史料,详细讲述了北魏兰陵长公主被驸马殴打流产致死这一经典案例的来龙去脉,以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写作方式探讨了婚姻暴力、性犯罪、亲属容隐、连坐、夫家认同、男尊女卑等重要而深刻的法律及婚姻伦理议题。 通过零星残存的条文、案例和判决,作者分析了儒家官僚集团与皇权在确定涉案人员罪名及刑罚轻重方面的共识和分歧,深刻揭示了汉唐之间几百年里女性的法律地位情况、法学和司法的传承状况,显示出虽然从汉朝开始婚姻和家庭伦理已被纳入法律规范之中,但儒家伦理法制化的进程是曲折的,在胡汉交融的北朝时期,夫尊妻卑的伦理并未 进入法律体系之中。读懂这一案件,对于中国法律“儒家化”或“父权化”的发展过程,以及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会有 深入的理解。

    • ¥23.89 ¥49.8 折扣:4.8折
    • 汉唐法制与儒家传统(增订本)(精)/犁斋法史文丛
    •   ( 11 条评论 )
    • 黄源盛 /2020-09-01/ 广西师大
    • 在两千多年漫漫的中国法制长河中,汉、唐是两个相当关键的时代,其之于传统中国法文化的形塑与发展,具有承先启后的深刻历史意涵。 作者深耕细犁中华法史四十余载,融冶史学、经学、律学于一体,凝萃成书。书中主要以儒家传统之礼贯通脉络,总分二部,上篇专研两汉经义折狱,下篇探究《唐律》立法原理。本书结构坚实,考案缜密,兼重实例,间援当代法学观念作诠释,有发明古今之效;而论证严谨,晰理至明,孤诣独照,勾勒出汉唐法律文化的 代风华。

    • ¥48 ¥98 折扣:4.9折
    • 迷信与暴力:历史中的宣誓、决斗、神判与酷刑 (美)亨利·查尔斯·李(Henry Charles Lea) 著;X.Li
    •   ( 41 条评论 )
    • (美)亨利·查尔斯·李(Henry Charles Lea) 著;X.Li 译 /2016-07-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为撰写《迷信与暴力》一书,亨利·查尔斯·李从欧洲购买了数量惊人的古籍、文献和手稿等资料,现由宾夕法尼亚大学图书馆的“亨利·查尔斯·李”分馆作为特殊藏品珍藏。 作者旁征博引,记述了西欧各主要民族和国家的法律中对宣誓断讼、决斗断讼、神判断讼、刑讯逼供等各种古老司法程序的规定,并介绍了相关有名案例,同时对西方法学充斥着迷信和暴力的、不为人知的黑暗过往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比以往更加清晰地阐明一些渐趋消亡的旧俗和迷信的来源。 尽管作者已逝世一百多年,但作为历史和法学的重要参考书,《迷信与暴力》依然不断被再版和重印,其学术和文化价值可见一斑。

    • ¥54 ¥108 折扣:5折
    • 希腊-罗马典制(精)/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
    •   ( 13 条评论 )
    • (匈牙利)埃米尔·赖希|责编:殷亚平|译者:曹明//苏婉儿... /2020-10-01/ 上海三联
    • 赖希的《希腊-罗马典制》在汗牛充栋的古典希腊-罗马阐释中独树一帜,长期以来却被忽视了。赖希的洞察兼备学者的严谨和思想家的睿识,既能涵盖细枝末节的阐幽之妙,又能包摄历史理路的宏大勾勒;既是论证缜密的专题阐释,又是 情怀的通史撰述。 赖希 的主题是制度, 具体人和事件的政治制度,那是文明的载体,真正的精神生命在其中汩汩流淌。或许在所有的制度中,希腊-罗马的制度堪配典制的美名,那是制度的范式,兼具历史本体和认识的双重示范意义。 赖希摈弃了古朗士、耶林的见解,摒弃了麦考莱、梅因的借鉴,摈弃了多数德意志、英格兰史学家的见解,在现代的智识环境中获得了某种古典风格的历史智慧。他从罗马的愧耻制度出发,贯通至罗马公民权、罗马官员、公民大会、元老院、共和国,再扩展至雅典和斯巴达,上升到普遍城邦

    • ¥38.97 ¥78 折扣:5折
    • 罗建功打官司(1914—1940):乡绅权势、宗祧继承和妇女运动/浙江大学出版社/吴铮强/责编:伏健强
    •   ( 26 条评论 )
    • 吴铮强 /2022-09-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内容简介 1913 年,罗建功从伯父手中继承大笔遗产,由此走上无休止的诉讼之路。然而罗建功将遭遇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他为谋求诉讼优势万般算计,竟不知如何适从……国民政府一旦从法律上确立女性继承权,罗氏家族 1923 年制订的宗祧继承合同便陷于风雨飘摇之中。庶姑罗黄氏能否以侍妾的身份主宰先夫的遗产?罗建功怎么可能用资本主义的新法律维护宗法主义的旧协议?弟媳吴素兰忽然离开龙泉县前往南京背后又是怎样的政治险局?从政界大亨到法学名流,从革命志士到落魄才子,从乡绅土豪到卑微侍妾,《罗建功打官司》大开大合,在呈现近代中国法律现代化进程的宏大叙事中,细致入微地讲述不同个体跌宕起伏的命运。而作者的雄心,正是将大历史还原为个人行动与日常事件编织的奇幻网络,并试图探讨“现代性”本

    • ¥34.5 ¥69 折扣:5折
    • 清末民国法律史料丛刊 辑要 何勤华,李秀清,陈颐 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何勤华,李秀清,陈颐 主编 /2015-0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何勤华、李秀清、陈颐编写的《清末民国法律史 料丛刊辑要》收入了“清末民国法律史料丛刊”序言 及每册的勘校、点校前言及每册基本信息。“清末民 国法律史料丛刊”共37卷,一千四百余万字,包含清 末民国时期的“法律讲义”,以及“法律辞书”与“ 汉译六法”系列。清末及民国时期大学法律教育 的基础讲义、法律辞书以及“汉译六法”奠定了中国 近代在接受西方法律传统的同时构建自身法学知识谱 系及其价值内涵的文本基础,是研究民国法律和社会 制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38 ¥105.37 折扣:3.6折
    • 近代中国法制与法学—法学论丛 李贵连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李贵连 著 /2002-1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汇集1981年作者进入中国法史学领域以来发表的论文。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学系硕士生起,作者的研究点就定位在近代法上。二十多年来,围绕中国法律近代化和中国近代法学,陆陆续续写了一点东西。集结在本书中的文字,都是这两方面的内容。其他方面的内容,不予选入。 本书集结时,曾拟分七卷,后从刘广安教授之议,改分六卷。卷一法制,为法律近代化专论。卷二法学,为近代法学之研究。卷三为沈家本专题。卷四是近代法制变革转型中一些重要人物思想专论。卷五是考论。卷六是讲演。但是,不管如何分卷,都以前面所说的两个方面为中心。

    • ¥103 ¥255 折扣:4折
    • 中国历代冤案
    •   ( 9 条评论 )
    • 李少林刘正梅 主编 /2007-07-01/ 北京燕山出版社
    • 中国从古以来,就有敢于为民请命的人和有舍身求法的人。正是这些中华民族的优秀分子,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大利益,往往为邪恶势力和专制君主所不容,以至以身殉国,甚至连及亲属,弄得家破人亡。但历史是公正的。历史将洗刷掉泼在他们身上的污泥浊水,还他们以清白,而将那些奸邪之徒永远钉在耻辱柱上。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而封建君主专制经历了一个日益强化的过程。正是在这种封建君主专制强化的过程中,有多少仁人志士被冤杀,有多少一心为国为民的忠梗之士身陷囹圄,甚至遭灭门之祸。不难想象,在这种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天下臣民的身家性命系于君主一言,即使再英明的君主,也难免会产生冤案。这些君主或有意,或无意,或受某些佞臣的蒙蔽,使一些忠梗大臣被误杀,这就成了很普通的事,历代皆有。人们还可以看到

    • ¥40 ¥80 折扣:5折
    • 清末四大奇案【正版书籍,满额减】
    •   ( 3 条评论 )
    • 张军 /2012-03-01/ 重庆出版社
    • 《清末四大奇案》所涉及的案子几乎都与皇权有关!也正因为此,才成了后人难解的谜团,而当时显赫的皇权为什么要去关注民间的案子,并搞得全国沸沸扬扬,背后到底有什么隐情?历史向世人隐瞒了什么? 四件大案各有曲折离奇之处、牵涉官员众多,过程一波三折,错综复杂,并且涉及艺术界、政治界的许多重要人物,因而在清末轰动全国。从19世纪到20世纪前叶,几乎家喻户晓,人人争说。但随着时光流逝,百余年后,却渐渐在历史的记忆中烟消云散。本书将四大奇案重新拿出来公之于众,并取名为“揭密”,是希望能用这部小说,拂去四大奇案的蒙尘,探究四大奇案之谜底。让读者重新了解发生在清朝末年那几段辛酸而离奇的历史真相。

    • ¥49.2 ¥149.1 折扣:3.3折
    • 民国文物法规史评 李晓东
    •   ( 2 条评论 )
    • 李晓东 /2013-06-01/ 文物出版社
    • 《民国文物法规史评》是对民国时期文物、古物、古迹等政策法规文件,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进行梳理、比较、分析研究和评论。主要选取民国北京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家层面的文物、古物、古迹等政策法规文件,同时选取民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一些主要文物政策法规文件,分别以年代为纵线,以文物、古物、古迹等政策法规文件内容为横面,构建民国时期文物法规史框架,进行评论。本书由李晓东著。

    • ¥40 ¥80 折扣:5折
    • 中国古代的告状与判案
    •   ( 1091 条评论 )
    • 吕伯涛 /2013-08-01/ 商务印书馆
    • 《中国古代生活丛书:中国古代的告状与判案》是叙述中国古代诉讼程序与制度的通俗性学术著作,兼及某些文体介绍,如状纸、录供、判词等;某些人物介绍,如讼师、书吏、刑名师爷、衙役、长随等;某种社会现象介绍,如行贿与勒索等。使用材料遍及正史、野史、小说、档案等历史文献。写法上横排竖写,以说明体文字取胜,绝无学院派中国法制史研究著作之艰涩,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古代一个特定领域的社会生活画面。

    • ¥11 ¥22 折扣:5折
    • 柏桦讲明清妙判
    •   ( 484 条评论 )
    • 柏桦 著,王山甲 插图 /2013-05-01/ 东方出版社
    • 明清判词至今存留甚多,涉及宗族、里甲、保甲、乡约、民壮、绅商、行会等地方基层组织,以及军户、民户、驿户、灶户、医户、卜户、工户、乐户、船户、铺户、娼妓、乞丐、雇工、僧尼、无赖、流民、士人、缙绅等各种户籍及人等,可以说三教九流无不涵括。在众多的判词之中,有一些文人出身的官员对其进行了文学加工,也就成为“妙判”。妙判对于案情的叙述往往是环环相扣,使用的文字也很优美,并且用了一些典故,不但文采飞扬,而且判决结果也往往出人意料,让人拍案叫绝。本书是作者在中央电视台12频道《法律讲堂(文史版)》以《明清妙判》为题的讲座稿,共计65集,由著名漫画家王山甲绘画,不但可以加深读者对妙判的理解,也会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 ¥32 ¥64 折扣:5折
    • 名公宋慈书判研究
    •   ( 43 条评论 )
    • 黄瑞亭胡丙杰刘通 /2020-08-01/ 线装书局
    • 本书介绍《名公书判清明集》中南宋官吏判词概况,重点介绍宋慈的判词,从法医学角度对《名公书判清明集》中宋慈判词进行深入的研究,继而阐释宋慈《洗冤集录》学术思想来源,还原真实的宋慈。再通过对《名公书判清明集》和《洗冤集录》比较,挖掘宋慈判词的现代研究价值,全面探讨《名公书判清明集》与《洗冤集录》的洗冤文化、诬告、发冢、验婢女、书铺、医人看验、保辜、仵作、吏人、验尸验伤、豪横、讼师、法医语言、宋朝检验制度、宋慈学术思想的价值。

    • ¥49 ¥98 折扣:5折
    • 近代法律思潮与中国固有文化 汉语法学文丛【达额立减】
    •   ( 2 条评论 )
    • 王伯琦 著 /2005-05-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已故法学家王伯琦先生的著作合集,分上下两部。上部为1956年出版的《近代法律思潮与中国固有文化》,下部辑录王启中先生整理的乃父散篇遗作。全书立足于中西文化交汇时代的背景,着力体认中国法制之路“左右为难”的困顿局面,于窥探、剖析二十世纪西方法学思潮,爬梳、反省中国固有礼教文化之间,谋求解决之道,而力陈独立人格观念的建立和概念逻辑体系的维护。先生论学,则勾连古今、会通中外:先生为文,则理论渊厚、概念清晰。而更能杵动历史之弦、打动后人的,还是基于中西文化分梳而流淌于笔端的文化自觉,一种中国文明法律智慧的文化自觉。 本书适合从事法学理论和制度研究的学者、教师和研究生使用,同时相信它对致力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尤其是研究二十世纪中西思想的学者也有参考价值。

    • ¥302 ¥758 折扣:4折
    • 法律史译评(第九卷)
    •   ( 2 条评论 )
    • 周东平朱腾 主编 /2022-07-01/ 中西书局
    • 《法律史译评》以境内外新出中国法律史论文为内容。第八卷论文包括《秦代徭役兵役再考》《汉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之再研究(下)》《关于清代刑事裁判复审制的再探讨——试以轻度命案为例》《律与法 :晚清中国的两种法律空间》等共17篇,内容丰富,涵盖了上至秦汉时期,下至晚清民国的法律 诸多问题,旁涉出土文献、思想史、行政史等诸多学科,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学术性。

    • ¥46.45 ¥98 折扣:4.7折
    • 不完全酷刑档案【可开电子发票】
    •   ( 1 条评论 )
    • 董磊,徐轲 编著 /2006-02-01/ 法律出版社
    • 事实上,《不完全酷刑档案》这本书意在通过沉重的古代酷刑记录来反映古代司法的黑暗和法律的不完善,也通过酷刑记录缅怀其中一些历史上受刑而冤死的千古英雄,而更通过酷刑记录来折射现代法治比之古代黑暗司法的文明、进步。也许我们更应该深思,人类为何会留下这样一段血淋淋的历史? 跟随着画面的颤动,一脚踏进百年之前,那是灵魂黑与白的世界。 文明伴随着血腥慢慢地成长,逝去的人已经不再,逝去的历史也已经远去,但是我们仍试图寻找文明在野蛮中孕育的轨迹。 把历史压缩成一个点,凝固,隐藏在片言只语里面,等待着有一天,人们能回答文段历史……

    • ¥130.9 ¥291.1 折扣:4.5折
    • 清代州县衙门审判制度 二十世纪中华法学文丛 那思陆 范忠信 尤陈俊 校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正版】
    •   ( 1 条评论 )
    • 那思陆 ,范忠信,尤陈俊 校 /2006-06-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本书由“绪论”、“州县衙门”、“刑事审判程序”、“民事审判程序”和“结论”等五章组成。其中,篇幅的是第三章“刑事审判程序”,占全书篇幅的2/3有余。从篇章布局来看,那先生受到陶希圣的一些影响。如第二章 “州县衙门”的内容,与陶希圣著作中的“州县衙门的组织”部分思路比较一致。但陶希圣的叙述内容较为宽泛·(一共介绍了与州县衙门有关的九类人物,分别是知县、典吏、书役、幕友、长 随、仵作、捕役、狱卒和家人)那思陆先生则只选取了四类与州县审判特别相关的人物知县(州)、幕友、胥吏和差役进行详述。那思陆先生用了不少的篇幅,详细介绍了这四类职业人员的历史沿革、分类及权责(或职务),尤其对此四类人员与司法审判中紧密相关之情形进行了系统梳理。此外,与陶希圣一样,那思陆先生也特别强调刑事审判程序在清代的重要性

    • ¥298 ¥606 折扣:4.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