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犯罪人论 龙勃罗梭现代犯罪学开山之作
    •   ( 7507 条评论 )
    • [意]切萨雷·龙勃罗梭 /2011-10-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犯罪人论》被视为犯罪学的奠基之作,在现代法学体系中,《犯罪人论》将犯罪者作为一项独立的研究客体,从生物学和精神病学的角度科学理性地分析犯罪人群及其行为,力图从客观上掌握犯罪行为与犯罪者生理和精神上的关联,从而促使犯罪学这一新的学科体系产生。《犯罪人论》在西方犯罪学界久负盛名,于2000年由黄风教授翻译引进到我国出版,曾得到再版。本次由黄风教授对翻译重新修订,授权我社出版。

    • ¥56.6 ¥59 折扣:9.6折
    • 故意伤害罪专题整理
    •   ( 216 条评论 )
    • 王志祥杨莉英 编著 /2010-11-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刑法学研究总整理文库”之一,全书共分上下两个篇章,主要对故意伤害罪专题进行了整理,具体内容包括《故意伤害罪的犯罪类型初探》《伤害罪若干问题探究》《论胎儿生命利益的刑法保护》《对重伤害若干问题的探讨》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32.5 ¥45 折扣:7.2折
    • 测谎技术教程
    •   ( 69 条评论 )
    • 郑红丽 编著 /2015-04-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全书共13章,第1章为“科学还是伪科学?历史的回顾”,第2章列举说明了日常生活中的说谎,第3章分析了说谎是什么?第4章说明什么是测谎技术?第5~7章进一步进行非言语行为分析、言语行为线索分析、陈述内容分析技术,第8章提出了仪器测谎——Polygraph,第9章进一步说明Polygraph测谎的实施,第10、11章阐述了提问技术和评图技术,第12章说明了测谎结论的证据可采性,第13章专门阐述认知神经科学测谎。

    • ¥25.7 ¥36 折扣:7.1折
    • 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研究
    •   ( 71 条评论 )
    • 李正新 著 /2016-11-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犯罪化与非犯罪化是刑事立法和司法活动中的永恒话题。从我国连续出台的《刑法修正案》来看,犯罪化都是历次刑法修正的主题,并且,近年来犯罪化呈现出扩大化之趋势。对此种现象,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不仅要知道刑法修正的是什么,更要知道其合理性及不足。对某种行为而言,是犯罪化还是非犯罪化?该行为是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显然是对其作出判断的基础。总体上,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刑法的人权保障理念及其谦抑原则等要求对危害社会行为进行理性地犯罪化。

    • ¥34.6 ¥36 折扣:9.6折
    • 犯罪心理学(第二版)
    •   ( 451 条评论 )
    • 刘邦惠 /2020-04-01/ 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犯罪心理学》自2004年出版以采,至今已经重印6次,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此次修订,除了完善原有的犯罪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犯罪动机、犯罪人格、不同犯罪主体的犯罪心理分折、各种犯罪类型的犯罪心理分析、犯罪心理学应用技术、罪犯心理矫治等内容少,还增加了流动人口犯罪心理分听,罪犯描绘技术,变态性犯罪、恋物性偷窃重要、纵火犯的心理动机分析等内容,理清了多导测谎技术的概念,并在相关章节介绍了国内外出现的重大疑难案件,希望引起读者的思考。 《犯罪心理学》(第版)一如既往重视注重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在犯罪领域中的运用和犯罪心理学实证研究资料的采集,并对近年采犯罪心理学理论对我写刑事司法实践影响较大的两个问题送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各章设有专栏,以帮助读者理解犯罪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 ¥32.9 ¥39 折扣:8.4折
    • 共犯认识错误问题研究
    •   ( 61 条评论 )
    • 袁雪 著 /2011-08-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袁雪编著的《共犯认识错误问题研究》以我国刑法理论中的错误论和共犯论为理论基础,以共犯人的分工为标准对不同类型的共犯认识错误分别进行研究,对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在处理各种共犯认识错误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共犯认识错误问题研究》分别论证了具体相一致、犯罪构成形式要件相一致以及罪质相一致三种判断标准的合理之处和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主张应当以犯罪构成形式要件相一致作为适用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处理共犯认识错误的判断标准。

    • ¥18 ¥25 折扣:7.2折
    • 侦查策略与措施
    •   ( 231 条评论 )
    • 郑晓均蔡艺生 /2021-03-31/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侦查策略与措施》教材,是西南政法大学侦查学院的专业骨干课程,是本科、研究生的必选教材,也是实战部门的参考用书。该教材已经入选西南政法大学校级规划教材。该教材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侦查策略的基本内涵和案件侦查中策略的运筹模式和思维。通过研究策略行为,达到以下目的。 (一)构建侦查思维 (二)围绕侦查措施的使用,构建相应的运用思维和运用方法,为案件侦查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 二、各类侦查措施的具体运用方法 (一)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各类侦查措施的具体运用方法 (二)侦查职能部门规定的各类侦查措施的具体运用方法 (三)案件侦查中的各类新技术手段的具体运用方法,包括大数据侦查措施等。

    • ¥63.5 ¥88 折扣:7.2折
    • 现场勘查
    •   ( 238 条评论 )
    • 倪春乐 /2020-09-30/ 知识产权出版社
    • 《现场勘查》重点从学科理论建构的高度阐述现场勘查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按照学理与法理并重的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学科整体联系的方法,在介绍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重点阐述现场勘查的基本方法,着眼于现场勘查技能和刑事司法一体化意识的培养,力求开阔视野和拓宽思路。 本书既可作为教材,帮助学生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可供公检法司部门在实践中参考。

    • ¥65.9 ¥78 折扣:8.4折
    • 犯罪行为与心理(第2版)
    •   ( 183 条评论 )
    • (美) 卡塞尔,(美) 伯恩斯坦著,马皑户雅琦 主译 /2015-11-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主要是从五个角度探讨犯罪的起源、特征和后果,分别是:一、犯罪和少年司法制度;二、犯罪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根源;三、犯罪的本质;四、犯罪的受害者;五、犯罪的惩罚。本书还探讨了精神疾病、刑事和少年司法制度、刑罚方式以及受害者权利运动如何影响犯罪行为,以及犯罪行为给罪犯、受害者个人和整个社会带来的影响。

    • ¥47.6 ¥66 折扣:7.2折
    • 结果加重犯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问题
    •   ( 52 条评论 )
    • 王若思 著 /2022-09-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首先界定了结果加重犯的规范构造,明确了我国刑法典中结果加重犯的存在范围。之后运用动态的责任主义观点,提出在实质责任论的背景下,危险性理论能够解释结果加重犯存在的合理性。进而探讨结果加重犯成立的限定规则,提出应当在客观归责和主观归责的分析之后运用 全等审查阶层 理论判断因果历程偏离情形的归责,并对结果加重犯的未遂以及共同犯罪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对故意伤害罪、抢劫罪结果加重犯的司法认定,对本书提出规则的可操作性予以检验。

    • ¥71.6 ¥89 折扣:8折
    •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程序精要与证据研究
    •   ( 84 条评论 )
    • 刘仁琦舒洪水姚剑 /2016-04-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本书作者面对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探讨了我国食品安全刑事立法的发展历程,并在描绘这一从宽泛到严苛、从粗疏到科学的立法历程中,分析了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的诉讼程序、侦查技术与侦查方法,尤其针对食品安全涉案证据取证的独特困境,提出完善证据的转化和行刑衔接机制和食品安全犯罪司法鉴定的完善措施、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措施与渠道、食品安全犯罪的推定与司法认知、证据的审查与证明标准等,从而从程序上探讨了如何既要及时而有效地惩处食品安全犯罪,又保证准确认定涉案人员刑罚、保障涉案人员的人权等问题。为我国在当前形势下有效保障食品安全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引用了我国食品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实际案例,结合多国食品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学说理念与立法实践,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参考意义。

    • ¥34.4 ¥40 折扣:8.6折
    • 犯罪的一般理论
    •   ( 274 条评论 )
    • (美)戈特弗里,(美)赫希 著,吴宗宪苏明月 译 /2009-09-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犯罪学(criminology)是一门在国外产生的重要学科。犯罪学研究的重镇一直在国外,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的犯罪学研究要想得到大的发展,必须很好地吸收全人类犯罪学研究的精粹。美国等其他国家犯罪发展的成功历史也表明,翻译国外的重要犯罪学书籍,是发展本国犯罪研究、提升本国犯罪学水准的重要途径。 中国人公安大学出版社一直将犯罪学作为重要的出版方向之一,此次将《犯罪学名著译丛》介绍给广大读者,也是致力于发展中国犯罪学事业的重要举措。 收入本《译丛》的著,主要是根据下列标准来衡量的:一是犯罪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二是获得过重要学术奖项的;三是统计研究表明被广泛引用的;四是与中国犯罪学的发展关系密切的。 本《译丛》是一套开放的丛书,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尽可能多地把犯罪名著翻译过来

    • ¥43.3 ¥60 折扣:7.2折
    • 目的犯研究(武汉大学刑法博士文库14)(武汉大学刑法博士文丛(14))
    •   ( 88 条评论 )
    • 欧阳本祺 著 /2009-04-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目的犯是指以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某种特定目的作为构成要件的犯罪;该目的要么有助于明确犯罪故意的内容,使此犯罪故意能够很容易地区别于其他犯罪故意,要么能够对犯罪行为的法益侵害性产生影响。断绝的结果犯的目的是直接故意的内容;短缩的二行为犯的目的是故意之外的主观超过要素。对目的犯的研究必须采用类型思维方告。不真正的非法定目的犯不是开放的构成要件,其适用方法是限制解释;真正的非法定目的犯是开放的构成要件,其适用方法是目的性限缩。

    • ¥20.2 ¥24 折扣:8.4折
    • 犯罪人:切萨雷龙勃罗梭犯罪学精义
    •   ( 222 条评论 )
    • (意)费雷罗 著,吴宗宪 译 /2009-01-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犯罪学(criminology)是一门在国外产生的重要学科。犯罪学研究的重镇一直在国外,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的犯罪学研究要想得到很大的发展,必须很好地吸收全人类犯罪学研究的精粹。美国等其他国家犯罪学发展的成功历史也表明,翻译国外的重要犯罪书籍,是发展本国犯罪学研究、提升本国犯罪学水准的重要途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一直将犯罪学作为重要的出版方向之一,此次将《犯罪学名著译丛》介绍给广大读者,也是致力于发展中国犯罪学事业的重要举措。 收入本《译丛》的名著,主要是根据下列标准来衡量的:一是在犯罪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二是获得过重要学术奖项的;三是统计研究表明被广泛引用的;四是与中国犯罪学的发展关系切的。 本《译丛》是一套开放的丛书,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尽可能多地把犯罪学名著翻

    • ¥32.5 ¥45 折扣:7.2折
    • 犯罪竞合基础理论研究
    •   ( 98 条评论 )
    • 张爱晓 /2011-04-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本文丛以通过答辩的刑法学博士学位论文为选题范围,从中挑选一些有代表性并有较高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论文加以编辑出版。从论文的选题和内容来看,作者或者是对刑事法中前沿问题的系统分析,论证严谨,见解独到;或者是对传统理论的深刻挖掘,论涉古今,言及中外;或者是对外国刑法理论的专门研究,援引西土精华,璧合本土资源;或者是对某一理论的中外比较,两两相互对照,取其精去其糟,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不容低估。固然,这些论文看起来或许还有些青涩与稚嫩,许多观点也可能还值得商榷,但每一篇论文都闪烁着作者思想的火花,同时浸透了导师的心血,因而值得一读。并且,我们真诚欢迎读者对论文提出批评,因为认真而负责的批评,正是作者得以进步的阶梯、学术得以繁荣的途径。

    • ¥20.2 ¥28 折扣:7.2折
    • 中日经济犯罪比较研究——21世纪第3次(总第9次)中日刑事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   ( 14 条评论 )
    • 高铭暄赵秉志 主编 /2005-08-01/ 法律出版社
    • 中日刑事法学术讨论会是自1988年以来,中日两国刑事法学界之间每两年一次且轮流在中国和日本召开的重要学术交流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了9次会议,并在中日两国刑事法学界产生广泛而良好的影响。21世纪第3次(总第9次)中日刑事法学术讨论会原本在2002年10月举办的21世纪第2次(总第8次)中日刑事法学术讨论会上预定于2003年5月在日本召开,但由于时至“非典”肆虐,只好将会议延迟到2004年5月。经日中刑事法研究会及会长西原春夫教授和副会长大谷实教授等学者的精心筹划和充分准备,21世纪第3次(总第9次)中日刑事法学术讨论会如期于2004年5月7日至10日在日本京都市的同志社大学隆重召开。本次讨论会围绕“经济犯罪”这一主题,先由中日双方各5名学者分别从“法人犯罪”、“财产犯罪总论问题”、“侵犯公司财产犯罪”、“证券犯罪”和“消费者权益的刑事法保

    • ¥15.3 ¥18 折扣:8.5折
    • 罪与罚——与少年犯对话
    •   ( 37 条评论 )
    • 乔云华 著 /2009-08-01/ 新华出版社
    • 本书以对话的形式,通过与未成年犯管教所、看守所内的未成年犯进行面对面的对话,揭示了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和行为、心理过程,真实生动地反映了青少年犯罪过程的相关因素、阶段特征和后果,展示了青少年犯罪的巨大危害性及给家人造成的极大痛苦。

    • ¥18.5 ¥25.8 折扣:7.2折
    • 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研究
    •   ( 85 条评论 )
    • 孙长永 等著 /2011-07-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在阐述了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的基本原则之后,重点对犯罪嫌疑人的九项基本权利即人格尊严、人身自由、无罪推定、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的特权、律师帮助权、会见交流圈、知悉权、证据保全申请和司法救济权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综合分析立法和实践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全面的立法建议。

    • ¥38.6 ¥45 折扣:8.6折
    • 德国双系统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
    •   ( 36 条评论 )
    • 秦一禾 /2023-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作者将德国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归纳为双系统的理论。所谓的双系统犯罪构成要件理论是指,判断一个行为是否该当犯罪的标准是通过两个不同的理论系统共同完成的:其一是判断行为性质的 三要件 系统,其二是评价行为价值的 不法-罪责 系统。前者是判断系统,后者是评价系统。尽管不同学者对两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主张和论证,但是本质上其理论范畴都没有脱离这两个系统。我国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才开始从日本、德国接触和输入犯罪构成要件理论,因此这一传统理论在我国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完善才能融入中国刑法的文化和司法实践中。本书用结构主义的方式,按照德国刑法史的不同发展阶段分别论证双系统理论的形成、发展以及现状,希冀这次进入他者(成熟)理论状态的训练和经验,可以为中国刑法提供理论进阶的可能性。

    • ¥77.4 ¥98 折扣:7.9折
    • 强制隔离戒毒矫治与管理实务
    •   ( 130 条评论 )
    • 李岚 梁志东 张敏发 /2012-01-01/ 暨南大学出版社
    • 为了适应高职高专教育法律执行类相关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的需要,本教材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及行业需要,遵循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规律,紧密结合行业实践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际,以参与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应完成的主要任务及所需具备的管理、矫治能力要求来安排课程的基本理论性知识、工作过程的方法性知识和强制隔离戒毒特定事务的经验性知识等内容,以戒毒流程为载体构建学习内容和设计学习单元。 本教材分三个部分,*部分为参与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强制隔离戒毒的基本知识;第二、三部分以工作过程为载体,围绕工作任务而设计相关的学习情境,明确具体的工作方法,训练相应的管理、矫治能力。

    • ¥25.2 ¥32 折扣:7.9折
    • 罪犯心理障碍——识别与处置
    •   ( 2 条评论 )
    • 陈立成 著 /2008-09-01/ 群众出版社
    •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1979年,为适应与犯罪作斗争和改造罪犯的实践需要,也为了政法、公安院校新开设的犯罪心理学教学的需要,有关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紧密合作,开始了以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心理和犯罪心理学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心理科学的研究。为了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这一学科领域的研究,更好地进行学术交流,1983年6月,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宣告成立。随之,许多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陆续成立了相应的学术团体。迄今,我国法制心理科学研究走过了二十余个春秋。回顾往事,我国法律心理学工作者为了创建和发展这一新兴学科,可以说历尽了艰难坎坷的道路,尝遍了酸甜苦涩的滋味。聊可欣慰的是,在有关领导的鼓励下,在实际部门的支持下,在全国同仁的艰苦努力下,我国法律心理科学园地百花争艳,硕果累累。主要体现在:出版了

    • ¥33 ¥41 折扣:8折
    • 转型中国:农村弱势群体犯罪问题透析
    •   ( 49 条评论 )
    • 陈鹏忠 著 /2010-06-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本研究重点探讨经济不平等对农村低收入人群和贫困群体犯罪产生的影响,试图回答的问题有:经济不平等对农村犯罪具有何种影响?如何预防和控制我国农村低收入人群和贫困群体犯罪高发的趋势?农村犯罪发生的经济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制定社会转型时期的农村犯罪预防控制政策?等等。

    • ¥36.5 ¥38 折扣:9.6折
    • 犯罪构成体系与构成要件要素
    •   ( 4203 条评论 )
    • 张明楷 著 /2010-06-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近几年来,我国刑法理论对犯罪构成体系展开了激烈争论。本书便是该领域的一部集大成之作。本书上篇系统阐述了犯罪构成体系的基本方法、理论支柱、逻辑关系,对各种观点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公允评价,提出以违法与有责为支柱构建中国的犯罪论体系;下篇阐述了构成要件要素概念、消极规定的构成要件要素、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客观的超过要素、整体的评价要素以及具有创见性的表面的构成要件要素。 本书旁征博引、博采众长,在内容上对国内外犯罪构成体系理论进行了迄今为止为全面和深入的梳理和反思;论述严谨,案例丰富,论证严密又不失活泼趣味;在方法论上提出了发人深省的见解,即不能单纯批判,而应反省自身的观点,借鉴并吸收对方的合理之处;不仅需要体系的思考,也需要问题的思考。

    • ¥23.3 ¥29 折扣: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