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金融业大数据运用与个人信息保护研究
    •   ( 39 条评论 )
    • 盛学军 主编 /2023-07-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力求全面、真实、准确、具体地呈现出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实践状况,有效把握数据信息搜集、储存、处理、使用中所触及金融服务不同参与主体的数据权益保护法律问题。尤其是围绕 数据的生命周期 ,对数据信息 采集 使用分析 保存 交易 处置(删除) 中存在的法律难题进行归纳、提炼。从实现自然人数据权益保护与数据企业数据活动自由利益间平衡协调的视角,对金融领域大数据技术应用中的个人信息保护难题给予理论上的分析,并富有针对性的提出,建立一套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且行之有效的个人数据信息风险管理实践方案。

    • ¥48 ¥56 折扣:8.6折
    • 人格权研究(中国当代青年法学家文库·程啸民法学研究系列)
    •   ( 165 条评论 )
    • 程啸 /2022-03-1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本书依据《民法典》等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立足于我国司法实践并充分吸收、借鉴比较法上的优秀经验,对我国民法上的人格权作出全面、系统的研究。本书共分三编。编 人格权总论 是基础理论部分,主要对人格权的概念、特征,人格权与其他权利的关系,《民法典》人格权编与其他各编的关系,人格权的主体、客体与内容,以及人格权的行使和限制等进行了研究。第二编 人格权分论 依次对一般人格权以及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个人信息权益等具体人格权的性质、特征、内容,以及权利的限制、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免责事由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三编 侵害人格权的民事责任 主要对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人格权请求权以及赔礼道歉、损害赔偿等损害赔偿请求权进行了研究。

    • ¥135.4 ¥168 折扣:8.1折
    • 民法典背景下身份行为的体系化研究
    •   ( 32 条评论 )
    • 田韶华 /2023-07-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民法典》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民法的体系化达到了新高度。体系化不仅是对民法典本身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民法各具体制度的要求。然而,身份行为作为一类迥异于财产行为的法律行为,无论在立法层面还是理论层面,均未达到像财产行为那样的体系化程度,这使得其在以体系化著称的《民法典》中颇不协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法的科学化,同时也对司法实践中的法律适用带来了相当的困扰。身份行为制度的现状固然有家庭法长期以来游离于民法之外的原因,同时与家庭法特有的价值主导体系也不无关系。而在家庭法回归民法的时代,其相关制度建构在强调价值判断的同时,亦应关注其本身的科学性与体系性,这也正是民法典下身份行为制度解释论展开的方向。本书主要是从解释论的角度,以法学体系化思维方式构建身份行为理论体系。研究成

    • ¥77.4 ¥98 折扣:7.9折
    • 商人相国:吕不韦传(著名秦汉史专家林剑鸣先生经典力作)
    •   ( 194 条评论 )
    • 林剑鸣 /2022-06-01/ 河南文艺出版社
    • 本书为中原出版传媒集团重点打造的 中华文脉 从中原到中国 丛书项目。 吕不韦是战国末年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在秦国统一六国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主持编纂了《吕氏春秋》,汇合了先秦诸子各派学说, 兼儒墨,合名法 ,史称 杂家 。他也是中华文明中传承悠久的商贾文化的典型代表。本书主要讲述了吕不韦以一介商贾之身,凭借着过人的眼光和游说能力,帮助质子异人返回秦国并登上王位,从而封侯拜相、权倾天下,却终饮鸩自尽的传奇人生。这部传记兼具史实还原与可读性,对发掘和弘扬中华商业文化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 ¥44.2 ¥56 折扣:7.9折
    • 人格权各论(第二版)
    •   ( 4 条评论 )
    • 张红 /2024-01-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为《人格权总论》姊妹篇,该书内容旁征博引,论证融通中外古今,涵盖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自然人名誉权、法人名誉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等,旨在对具体人格权进行详细、缜密的法教义学建构和阐释,并且以问题为研究导向,立足中国实践,面向司法裁判,力求全面、准确、清晰、务实地解释各主要具体人格权的规范运作,以指导如何提高中国司法对人格权的保护水准。

    • ¥109 ¥138 折扣:7.9折
    • 人格权法通义(民法典研究丛书)
    •   ( 48 条评论 )
    • 杨立新 /2023-04-01/ 商务印书馆
    • 《人格权法通义》包括绪论和本论。绪论阐述人格权法的概念和特点,人格权法的历史发展,人格权法在《民法典》中的地位,人格权编与物权编、合同编、婚姻家庭编等的关系,以及《民法典》规定人格权编的重大意义。本论根据《民法典》人格权编规定的体例展开,分为一般规定和具体人格权两部分,根据人格权法的理论体系、制度原理、新研究成果和司法实务经验,对人格权编的规定逐章、逐条进行说明。本书作者全程参与《民法典》立法编纂过程,了解人格权立法情况,对人格权法的研究历时三十余年,有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司法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有独到见解。 本书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的依据和立法的背景说明,闸释准确,说明具体,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理论说服力,既可作为法律专业学习人格权法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研究和适用

    • ¥74.3 ¥88 折扣:8.4折
    • 人格权编·有尊严地生活
    •   ( 62 条评论 )
    • 娄智财 /2021-04-01/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民法典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生产经营等都离不开民法典的规范,为加强民法典的宣传教育,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快速读懂民法典》系列,帮助大众轻松读懂民法典,让民法典走到大众身边、走进大众心里。本册主要讲述了 人格权编 的基本内容,通过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故事案例来阐释法律条文。本编新法法条加强了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保护,强化使人格尊严得到全面保护。本书帮助读者快速掌握人格编的法条适用要点,了解自身的权利义务,培养法律思维、提高法律意识。

    • ¥19.9 ¥39.8 折扣:5折
    • 民法典新规则解读与适用(人格权编)
    •   ( 1 条评论 )
    • 王利明 /2024-03-01/ 法律出版社
    • 《民法典》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成果。其中的新规则既是《民法典》的亮点,也是《民法典》之特色所在,更是贯彻实施《民法典》之难点所在。 为配合《民法典》的贯彻实施,帮助大家准确理解和把握《民法典》新规则的意旨和内涵,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申报了中国人民大学重大规划项目 《民法典》新规则适用要旨研究 (批准号:22XNLG01),由民法学泰斗、中国人民大学王利明教授领衔,组织全国知名民法学者展开研究并形成本书,将《民法典》的解释论进一步细致化、全面化,特别是针对《民法典》中的许多新规则进行解释,回应了《民法典》全面贯彻实施所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以期助力民法学的发展,推动整个社会全面理解好、实施好、贯彻好《民法典》。

    • ¥229.9 ¥268 折扣:8.6折
    • 民法典人格权编法律适用与案例指引
    •   ( 51 条评论 )
    • 李永军 主编;席志国郑永宽陈汉 副主编 /2022-05-01/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会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 根据我国 八五 普法工作规划,突出宣传民法典是其重要内容。《民法典法律适用与案例指引系列》紧随民法典规定,旨在聚焦民法典实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公民的生命健康、人格尊严、财产安全、经济生活等权益提供法治保障。 将人格权制度独立设为一编,是民法典的一大亮点和制度创新。本书《民法典人格权编法律适用与案例指引》立足于民法典人格权编的法律条文,结合我国立法背景、学理研究、司法解释和判例规则,对人格权保护涉及的复杂的法律关系展开详细论述,并结合典型案例对人格权保护的司法实践作出实务解析,是掌握、理解、应用人格权相关规定的参考。

    • ¥26.5 ¥53 折扣:5折
    • 民法典背景下身份行为的体系化研究
    •   ( 2 条评论 )
    • 田韶华 /2023-07-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民法典》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民法的体系化达到了新高度。体系化不仅是对民法典本身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民法各具体制度的要求。然而,身份行为作为一类迥异于财产行为的法律行为,无论在立法层面还是理论层面,均未达到像财产行为那样的体系化程度,这使得其在以体系化著称的《民法典》中颇不协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法的科学化,同时也对司法实践中的法律适用带来了相当的困扰。身份行为制度的现状固然有家庭法长期以来游离于民法之外的原因,同时与家庭法特有的价值主导体系也不无关系。而在家庭法回归民法的时代,其相关制度建构在强调价值判断的同时,亦应关注其本身的科学性与体系性,这也正是民法典下身份行为制度解释论展开的方向。本书主要是从解释论的角度,以法学体系化思维方式构建身份行为理论体系。研究成

    • ¥49 ¥98 折扣:5折
    • 人身犯罪解释论与判例研究
    •   ( 54 条评论 )
    • 陈洪兵 著 /2012-11-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人身犯罪解释论与判例研究》分为侵害生命、健康的犯罪;侵害自由的犯罪和侵害名誉的犯罪三部分,具体内容有: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组织、出卖*罪;“致人重伤、死亡”研究;致胎儿死伤的刑法评价;虐待罪;遗弃罪;遗弃罪与不作为杀人罪的界限;非法拘禁罪;绑架罪;拐卖妇女、儿童罪;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拐骗儿童罪;强奸罪;侮辱罪;诽谤罪等。

    • ¥52.9 ¥69 折扣:7.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