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正当法律程序的早期发展(棠树文丛)
    •   ( 242 条评论 )
    • 徐震宇 /2024-03-01/ 商务印书馆
    • 在现代世界,正当法律程序已经成为一项普遍的司法原则。本书尝试呈现一幅有关其早期发展的复杂图景,指出它与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欧洲社会及思想的重大变动的内在关联,尤其是在宗教方面的根源。本书试图说明,除了从权利角度理解这项原则及相关操作,我们还有理由把它理解为一种试图控制或隐藏不可克服的敌意的机制,并进一步从这个角度观察和理解现代世界的某些困境。

    • ¥49 ¥58 折扣:8.4折
    •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诉讼文书样式:制作规范与法律依据
    •   ( 306 条评论 )
    • 法律应用研究中心 /2021-08-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为了更好地促进公正司法,维护当事人权益,人民法院于2015年4月29日公布了《行政诉讼文书样式(试行)》。共公布文书样式132个,包括人民法院制作并发给当事人的判决(调解)类文书、裁定类文书、决定类文书、通知类文书等共96个,法院内部用报告、函件类文书14个和指导当事人诉讼行为用的文书22个。 本书在全面收录行政诉讼文书样式132个的基础上,根据2020年公布的《公益诉讼文书样式(试行)》,新增行政公益诉讼文书样式2个。以期进一步统一行政诉讼文书制作,不断提高人民法院行政诉讼审判工作水平。文书样式均配以制作规范和法律依据,有助于规范和统一写作标准,方便法官制作裁判文书,是人民法院裁判行政案件和当事人参与行政诉讼的参考用书。

    • ¥45.6 ¥68 折扣:6.7折
    • 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第三版)
    •   ( 417 条评论 )
    • 顾培东 著 /2016-05-01/ 法律出版社
    • 这是一本融法哲学、法社会学、法经济学多重原理,以中国学人视角解析诉讼制度的经典著作。作者以严谨的态度、客观的思考与恳挚的期望,尽全力于本书,兼述诉讼制度一般内容与应然构设,同纳诉讼制度社会意义与价值目标,对系统、真实地认识诉讼这一理论对象与实践活动,将大有助益。

    • ¥35.2 ¥48 折扣:7.3折
    • 检察监督与公诉职能关系论(诉讼法学文库)
    •   ( 38 条评论 )
    • 徐军 著 /2010-08-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检察监督与公诉职能的关系,是检察理论研究中的基础性核心问题。作者采取辩证的方法,通过论证检察权的重要属性——控权性与诉讼性,来分析检察监督与公诉职能的关系。一方面阐述了检察监督与公诉职能共存于检察权之中的合理性,同时也指出检察监督与公诉职能具有不同的控权性和诉讼性,二者互不包含而是有着职能交叉。本书对我国检察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

    • ¥42.2 ¥50 折扣:8.4折
    • 公案簿(第9辑)
    •   ( 28 条评论 )
    • 吴凤斌 等校注 /2009-11-01/ 厦门大学出版社
    • 第8、9辑的内容,起1852年1月6日,终1856年12月12日,包括原档第13册(1852年1月6日-1854年9月29日)、第14册(补1854年4月28日-1856年12月12日)、第15册(1855年9月12日-1856年4月10日)的案卷。

    • ¥36.1 ¥50 折扣:7.2折
    • 审前证据收集与案件事实发现
    •   ( 150 条评论 )
    • 赵言荣 /2019-12-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证据收集和事实发现是民事诉讼的核心问题之一。而证据收集作为证明过程的基础,是民事诉讼能否获得公正判决的保障。 《审前证据收集与案件事实发现》主要通过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当今世界代表大陆法系的德国和代表普通法系的美国的证据收集制度的全面研究,以及对站在美国和德国中间点的日本证据收集制度的深入研究等,为我国的证据收集制度寻找有益的借鉴。同时,在研究中国特有的国情和文化的基础上,试图为我国找到一个适合我国特色的证据收集制度,以保障案件事实的发现,促进司法正义的实现。 《审前证据收集与案件事实发现》对我国证据制度的研究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 ¥40.6 ¥59 折扣:6.9折
    • 民诉小全书
    •   ( 1538 条评论 )
    • 刘哲玮 /2020-10-26/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新民诉法汇编作品,根据作者多年教学、实务经验及对国家法考的深入理解,将学习、律师实务和法考中*重要、常用的法律、司法解释、重要文件等,按照统一的思路架构进行精心编排,以符合读者对民诉法法条学习、实务和考试中使用的要求。本书力争做到精炼、实用、准确、便捷,成为法律人案头常备的经典参考用书。

    • ¥38.4 ¥40 折扣:9.6折
    • 民行交叉案件“附带审理”模式研究
    •   ( 75 条评论 )
    • 哈书菊 著 /2023-06-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阐述了民行交叉案件及其解决机制的理论基础,在对国内外民行交叉案件审判模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民行交叉案件 附带审理 制度,强调建立 附带审理 制度的积极意义和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即当事人意思自治与司法权相结合原则、先决问题个案处理原则、公共利益小损害原则、司法终解决原则以及司法权与行政权均衡的指导思想。同时,提出了完善民行交叉案件 附带审理 模式的具体建议,即以 诉的声明 确定案件性质、以 指定管辖 突破管辖限制、以 行使释明权 合并新的诉、以 文书间渗透 关联相关裁判等。本书从司法实践出发,结合《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针对如何实现民行交叉案件的科学立法、公正司法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以期为我国民行交叉案件的审判工作提供借鉴。

    • ¥32.6 ¥38 折扣:8.6折
    • 证言可信性研究
    •   ( 32 条评论 )
    • 张伟 /2022-09-01/ 法律出版社
    • 司法审判的本质在于,面对诉讼双方竞争性的事实主张和证明,事实认定者到底应该相信或支持哪一方的案件理论?在这样的判断过程中,事实认定者必须(也只能)依赖证人证言和各种实物证据。但实物证据需要辨认证人、鉴真证人出庭作证,才能证明其来源的可靠性。因此,证人证言不仅是一个具体证据种类,实际还是几乎所有证据种类的呈现方式。心理学家通过构建 证言三角形 ,使包括证人感知、记忆、叙述和诚实性的各种危险暴露出来,促使人们借助交叉询问和对质这样的质证方式,努力将证人证言的错误风险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证人证言对于事实认定既是必不可少的。又是可能存在错误的,这促使我们在警惕这种潜在危险的同时,要更加清醒地认识事实真相的盖然性。本书聚焦于证据法上的 求真 问题,通过一种交叉学科视角下的研究,对证言

    • ¥41.8 ¥52 折扣:8折
    • 执行异议复议典型案例评析
    •   ( 167 条评论 )
    • 张爱云 主编 /2015-05-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所选案例均是关于当前执行工作中比较典型的问题,涉及到执行担保、执行和解、追加变更被执行人、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等多个方面,既有成熟的理论归纳,又有创新性的探索做法,以期对执行法官准确理解我国现行执行法律规范、提高执行异议复议审查工作的整体水平有所裨益。

    • ¥46.6 ¥59 折扣:7.9折
    • 审查起诉的原理与方法
    •   ( 524 条评论 )
    • 李勇 主编 /2015-03-01/ 法律出版社
    • 探讨审查起诉的规律与技巧,展现公诉工作的“术”、“道”之美。既没有空洞地谈原理,这使得它不同于一些理论著作;也没有就事论事地谈纯粹的“工匠”之法,这使得它不同于很多就事论事的实务书籍。 坚持走“第三条道路”,实现原理与方法、技能与智能的恰当融合,实现知其然又知所以然,让读者既能学会技巧与方法,又能启发读者思考背后的原理及发展方向。 以问题为导向,以案例为切入。一方面,以传授、讲解实践方法为依归,真实的案例贯穿始终;另一方面,所有的方法总结都建立在原理之上,以确保其符合刑事诉讼的科学原理。

    • ¥35.5 ¥45 折扣:7.9折
    • 公司决议瑕疵诉讼
    •   ( 264 条评论 )
    • 丁勇 /2020-05-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公司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是现实中的普遍现象,而这种侵害往往披着公司决议的合法外衣进行。因此,以消除违法决议为救济目标的决议瑕疵诉讼就成为中小股东对抗大股东侵害的重要工具,也是公司法理论和实务一直强调的中小股东保护的重要内容。不过,公司决议毕竟关乎公司重要甚至重大事务,在充分发挥决议瑕疵诉讼维护中小股东权利功能的同时也应避免对公司正常经营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本书正是从公司组织法兼顾平衡股东个体救济与公司整体利益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和反思决议瑕疵诉讼的历史发展和功能定位,全面修正现行法在实体和程序规则上的偏颇,尤其通过对原告范围、诉权标准、瑕疵事由、诉讼担保、决议中止执行、诉讼和解等规则的均衡设计既维护合法诉讼也预防和避免滥诉,*终形成全面的立法条文建议,为我国公司法的新一

    • ¥33.6 ¥48 折扣:7折
    • 有效辩护之道:王发旭律师无罪辩护策略案例选
    •   ( 246 条评论 )
    • 王发旭 著 /2015-08-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是以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王发旭律师多年来从事的刑事无罪、罪轻辩护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办案集。本书通过“基本案情、辩护效果、辩护策略、辩护后记、附录”的形式真实、完整而详细地向读者展示了律师在整个辩护过程中的作用,根据案件的进展审时度势,采用不同的辩护策略:“死磕程序”、“运用媒体攻势”与“清楚梳理案件事实和法律”结合,*程度的实现当事人利益,维护法律的公正与权威,努力让法律成为人民大众的信仰。通过这本书,更多的人会对我国的司法环境有更真实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树立信心。

    • ¥38.6 ¥45 折扣:8.6折
    • 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
    •   ( 34 条评论 )
    • 范愉 著 /2007-11-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本书阐释了纠纷解决及其机制的基本原理;通过比较法的研究,展现了当代法治国家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ADR)的发展模式及其与司法的关系,说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社会和谐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共同的追求;针对我国法治发展中的问题,系统地论证了由司法、行政和民间解纷机制构成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价值、意义及合理的制度架构,对当下基层司法、诉讼调解、信访与行政解纷机制、人民调解与“大调解”以及习惯等民间社会规范的作用等问题,展开了实证研究和分析。本书的宗旨在于阐明纠纷解决研究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提倡多元价值观及制度设计理念,避免以单一化的法律中心主义作为法治和社会治理的选择和进路,主张通过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保障法治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协商自治以及与公共社会的健康发展,并对我国当代纠

    • ¥47.2 ¥59 折扣:8折
    • 共和国六十年法学论争实录·诉讼法卷
    •   ( 138 条评论 )
    • 卞建林 主编 /2009-10-01/ 厦门大学出版社
    • 本卷所列的11个专题,应当是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在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和证据法学三大领域内较具代表性的论争。这些论争除了反映相关学科自身的理论发展与制度演进外,还从某些层面或侧面见证了新中国法治事业的起步与成长。具体而言,这些论争主要包括:关于司法独立的论争,关于检察机关定位的论争,关于无罪推定的论争,关于刑事诉讼目的与构造的论争,关于免予起诉制度的论争,关于死刑核准权的论争,关于民事诉讼模式的论争,关于民事诉权理论的论争,关于民事裁判既判力的论争,关于证据概念和属性的论争,关于证明标准的论争。以上各个论争专题都力图通过历史画面的回顾、争鸣观点的梳理、基本学理的阐释,来总结我国当代诉讼法学的发展脉络,展现诉讼法学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的不断反思和进步。

    • ¥36.1 ¥50 折扣:7.2折
    • 现代调解制度:法制与自治
    •   ( 32 条评论 )
    • 史长青 著 /2015-11-01/ 上海三联书店
    • 史长青编*的《现代调解制度(法制与自治)/上大法学文库》收录了作者2003至2015年间发表的15篇关于调解主题的论文,大致见证了中国调解制度一步一步走向**的过程。 该系列论文以法制与自治为主轴,遵循由宏观理论到微观制度的顺序,依次对调解与法制的关系、调解人伦理规范、台湾地区的乡镇市调解制度以及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发展演变四个主题展开研究,意图完成以下研究目标:通过观察调解与法制的博弈找到二者共存的平衡点,通过设立调解人行为规范确保当事人自治,通过多法域比较研究正确定位中国的调解制度及其走向,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视角阐释中国调解的复杂功能及其成因。本书的意义在于阐明和还原调解的自治本质,并以此划定法制的适当边界。

    • ¥36.7 ¥49 折扣:7.5折
    • 诉讼调解心理学技巧与运用
    •   ( 220 条评论 )
    • 宿迟 等编著 /2015-06-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调解作为一种重要的纠纷解决机制,在灵活便捷、案结事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调解能否成功,核心的问题在于把握双方心理活动规律。本书首次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心理学原理在诉讼调解实务中如何运用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深入调研上百个真实案例,生动再现成功调解现场,提炼调解成功经验和方法。“法官在调解中需具备的能力”“影响当事人行为的因素”“如何缓解当事人的情感、情绪”“针对不同气质类型当事人的沟通策略”“调解人员转变当事人态度的方法”等等调解中具体、实际的问题在本书中都能找到答案。

    • ¥39.4 ¥49 折扣:8折
    • 刑、民诉讼证明制度比较研究
    •   ( 19 条评论 )
    • 李丽峰著 /2016-07-01/ 法律出版社
    • 以诉讼证明的基本组成要素为体系构造,以我国现行的刑事、民事诉讼证据和证明制度为主要内容,以比较分析为研究视角和方法是本书的研究特色。开篇阐述了证明和证明制度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刑、民诉讼证明问题的异同及原因;围绕着证明的主要环节,论述了证明对象、证明责任、证明标准的基础理论,介绍了我国现行制度的具体规范,比较了刑事和民事诉讼设置上的差别,探讨了立法中的不足与完善空间;阐释了证明的各种方法:证据的种类、推定和司法认知及证据规则的理论问题、立法规制、适用特点;研讨了证明过程,包括证据收集、举证、质证和认证中的具体规则的内容及其适用。

    • ¥35.5 ¥45 折扣:7.9折
    • 当事人诉讼行为论
    •   ( 52 条评论 )
    • 杨会新 著 /2018-07-01/ 法律出版社
    • 通过诉讼行为与法律行为间的比较研究,对诉讼行为的独立性进行反思,在诉讼行为的效力、可否附条件或期限、意思表示瑕疵等方面,对诉讼行为与法律行为的共通性进行了有价值的探讨,为在民事诉讼中妥当安排程序安定与意思自治、破除诉讼行为与法律行为之间的壁垒做出了努力。《当事人诉讼行为论》以处分权主义、辩论主义、诉讼促进政策为分析工具,探讨了请求、主张、举证等主要诉讼行为中法院与当事人的权限分配。与诉讼模式论相比,体现出一种更为微观、具体并具操作性的研究视角。

    • ¥44.6 ¥52 折扣:8.6折
    • 外国环境公益诉讼和集团诉讼案例评析
    •   ( 48 条评论 )
    • 杨严炎章武生 著 /2014-09-01/ 法律出版社
    • 《外国环境公益诉讼和集团诉讼案例评析》是我国部涉及多个国家环境公益诉讼和集团诉讼案例评析的著作,其中既有发达国家又有与我国发展阶段近似的发展中国家,它们的环境司法实践从不同方面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和教训。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环境诉讼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我们精选美国的多个环境诉讼案例,给我国提供了许多解决复杂环境案件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方法。在发展中国家,印度环境司法实践中法官大胆甚至说是有想象力的做法和推动,被多个国家关注和效仿。我国和印度同属于发展中国家,有着类似的国情,我们要解决环境诉讼难的问题,也需要借鉴印度的经验。

    • ¥30.8 ¥39 折扣:7.9折
    • 中国诉讼法治发展报告(2015)
    •   ( 14 条评论 )
    • 卞建林 /2016-07-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为了客观全面地记录和描述2015年我国诉讼法治发展的整体状况,跟进立法脚步,追踪司法轨迹,展现研究成果,根据 2011计划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总体要求和*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的发展规划,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继续汇全院之力,在有关院校诉讼法学科的支持下,精心编制《中国诉讼法治发展报告(2015)》,旨在为全国的法学研究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以及广大读者概要介绍2015年我国诉讼法治发展的基本状况和诉讼法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并为诉讼法学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广大学生学习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本书首先对2015年诉讼法治和司法改革的基本状况作了说明,然后分章节阐述了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年度立法进展、司法实践状况、学术研究情况和国际发展动态,并以 附录 形式列举诉讼法学领

    • ¥36.3 ¥43 折扣:8.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