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1-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2018年新修订)(含草案说明)
    •   ( 6732 条评论 )
    •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8-11-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焦点在:完善与《监察法》的衔接机制。删去人民检察院对贪污贿赂等案件行使侦查权的规定,保留人民检察院在诉讼活动法律监督中发现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的侦查权。建立缺席审判制度。对于贪污贿赂等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潜逃境外,监察机关移送起诉,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建立认罪认罚从宽与刑事速裁制度。明确刑事案件认罪认罚可以依法从宽处理的原则、程序规定;增加速裁程序。适用于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被告人认罪认罚,民事赔偿问题已经解决的案件。

    • ¥4.5 ¥10 折扣:4.5折
    • 诉讼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研究
    •   ( 90 条评论 )
    • 王圣扬 著 /2012-09-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诉讼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研究》对学界已有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的理论进行了梳理,提出证明责任和证明标准的应然内涵,剖析了证明责任要素分割的危害性和不切实际,主张我国公安、司法机关均应当对其产生的法律文书承担证明责任。证明标准与法律文化传统、司法状况、执法环境、法官素质等都有联系,与诉讼目的、诉讼模式、诉讼价值等更有着密切的关联。《诉讼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研究》还剖析了我国三大诉讼法关于证明标准的规定,主张应辩证看待西方国家的证明标准,我国应当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诉讼证明标准。

    • ¥29.5 ¥35 折扣:8.4折
    • 沉默的自由(修订版)
    •   ( 367 条评论 )
    • 易延友 著 /2015-02-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在第50条规定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条款。有关中国是否应当确立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的争议终于尘埃落定。尽管《刑事诉讼法》仍然保留了"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的规定,但有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这一条款,本书作者还是可以名正言顺地得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面对讯问有权保持沉默的结论。 作者关于刑事诉讼法的理解和基本立场,在这本书中几乎都已经展现的淋漓尽致。关于沉默权的价值选择,人权保障、自由优先、主体性原则,这三者之间逐一递进,层层深入,至今仍然是作者观察、理解和解释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立场。 《沉默的自由(修订版)》2001年曾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次作者根据新刑事诉讼法对个别章节做了调整。由于这本书侧重于对沉默权的历史

    • ¥26.8 ¥39 折扣:6.9折
    • 刑事听证研究
    •   ( 59 条评论 )
    • 程绍燕 著 /2016-11-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我国狭义的法律中尚未规定刑事听证,但是实践中已有很多试点,司法解释中也逐渐出现了部分种类的刑事听证。在司法实践的基础上,应当进一步改革、完善刑事听证制度,进而在狭义的法律中确立。现阶段,正需要对刑事听证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从而为听证的立法确立奠定基础。 《法大诉讼法学博士文库:刑事听证研究》分析了刑事听证的概念、结构、效力、价值等基本问题,并就羁押必要性听证、不起诉听证、申诉复查听证、减刑假释听证、死刑复核听证作了专门的研究。

    • ¥25.2 ¥35 折扣:7.2折
    • 犯罪控制视野下的刑事诉讼 刘广三 著 公安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刘广三 著 /2007-09-01/ 公安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犯罪控制作为视角,研究宏观的刑事诉讼问题。也就是从犯罪学的语境出发使用犯罪控制一词,并用以观照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启动、侦查、起诉、审判等各种程序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度”是控制一词的基本内涵,作者认为,犯罪控制既是刑事诉讼中惩罚犯罪的“度”,也是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度”。就国家启动刑事诉讼而言,惩罚犯罪是其最原始、最基本的功能,而人权保障是保证刑事诉讼不偏离既定方向的有力手段,惩罚犯罪与人权保障必须统一在犯罪控制的“力度”范围之内。

    • ¥27 ¥61 折扣:4.4折
    • 刑事听证研究 程绍燕 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程绍燕 著 /2016-11-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我国狭义的法律中尚未规定刑事听证,但是实践中已有很多试点,司法解释中也逐渐出现了部分种类的刑事听证。在司法实践的基础上,应当进一步改革、完善刑事听证制度,进而在狭义的法律中确立。现阶段,正需要对刑事听证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从而为听证的立法确立奠定基础。 《法大诉讼法学博士文库:刑事听证研究》分析了刑事听证的概念、结构、效力、价值等基本问题,并就羁押必要性听证、不起诉听证、申诉复查听证、减刑假释听证、死刑复核听证作了专门的研究。

    • ¥13 ¥65.37 折扣:2折
    • 刑事诉讼法(第三版)
    •   ( 38 条评论 )
    • 元照法律研究室 编 /2013-05-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刑事诉讼法分册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各种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共28个规范性文件。《学习式分类教学法规:刑事诉讼法(第3版)》正文分为两大部分,部分为“刑事诉讼法”;第二部分为“与刑事诉讼法相关的各种规范性文件”,并对相关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按照刑事诉讼法学科的体系进行了整理,使读者在学习刑事诉讼法教材的同时,可以很明确地查找到该部分所涉及的相应司法解释。

    • ¥28.4 ¥36 折扣:7.9折
    • 刑事诉讼中的财产权保障(诉讼法学文库2009)(“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诉讼法学文库)
    •   ( 27 条评论 )
    • 朱拥政 /2009-07-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获得财产权保障是公民享有的宪法权利。在传统的人身权保障研究之外,作者开辟了在刑事诉讼领域对财产权保障进行系统研究的新视野。本书沿着从基本理论到原则理念再到制度建设的思路,研究了刑事诉讼中财产权保障的性质和法理基础,分析了理论维度上刑事诉讼和财产权的关系、刑事诉讼法和宪法的关系,并在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司法审查原则和比例原则的指引下,从刑事诉讼制度层面研究建立了搜查、扣押制度,被害人(含国家)财产权保障制度,国家刑事赔偿程序中的财产权保障制度。本书对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尤其对其中侦查行为、强制措施制度的改革完善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执法、司法工作也有现实指导意义。

    • ¥21.9 ¥26 折扣:8.4折
    • 刑事诉讼法新释与例解 上下
    •   ( 2 条评论 )
    • 方维亮 主编 /2000-08-01/ 北京日报出版社
    • 为了使广大读者了解我国法律的具体内容和司法适用,我们约请全国我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同撰写了这套《新世纪常用法律新编系列》,地我国常用的近50部法律依循法条的顺序,分关键词解释、理解与适用、案例与评析等三大部分对各个法条的立法原意和具体适用作了全面的说明,以防杜适用中的分歧;在理解与适用部分,对本条的内容及其运用作具体阐述;在案例与评析部分,精选与本条有关的具体案例评点,以加深理解。 本套丛书着力反映我国新近的成熟理论和司法实践。全部内容均结合*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相关法律的修改也在文中相应部分作出明确说明,并且,我们将根据新颁布的法律规定随时进行修订,以使本套丛

    • ¥28 ¥43 折扣:6.5折
    • 刑事诉讼庭审程序专题研究——中国控辩式刑事庭审方式的配套措施与保障机制研究丛书
    •   ( 5 条评论 )
    • 张军郝银钟 主编 /2005-08-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以刑事诉讼庭审程序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作者在对刑事庭审方式改革背景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理论透视之后,首先阐明了庭审程序改革的价值取向和路径选择,进而深入比较分析了两大法系庭审方式,提炼了其中可供吸收和借鉴的合理因素。本书系统梳理了我国刑事诉讼庭审程序的发展历程,着重揭示新旧刑事庭审程序异同,阐释新庭审程序特点,并在探析当前庭前审查程序中存在的问题且提出对策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国刑事审判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证了我国庭审方式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发展方向。本书还从审程序入手,依次对刑事诉讼庭审程序各阶段的基本状况,存在不足及改革出路等问题逐一展开对策研究,特别是对刑事简易程序、庭审证据规则、刑事裁判文书以及司法解释权的运行等与庭审改革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研究

    • ¥24 ¥30 折扣:8折
    • 刑事诉讼法学
    •   ( 34 条评论 )
    • 卞建林 主编 /2012-09-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卞建林主编的《刑事诉讼法学(第2版)》以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知识体系为基础,合理吸收国内外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成果,详细阐述了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制度和基本程序,力求系统准确,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实现科学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统一。

    • ¥26.9 ¥39 折扣:6.9折
    • 刑事诉讼中的私有财产权保障
    •   ( 15 条评论 )
    • 叶巍 著 /2009-01-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立足于广义、开放的刑事诉讼人权观,综合运用比较、历史考查、实证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国际法为准则,全面借鉴国外成功的立法经验和刑事司法改革成果,并结合我国当前的立法和司法现状,对刑事诉讼领域私有财产权保障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预防性保障机制、救济性保障机制等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对于刑事审判实践具有较高的实践指导价值。

    • ¥22.1 ¥28 折扣:7.9折
    • 中国刑诉与中国社会
    •   ( 118 条评论 )
    • 易延友 著 /2010-09-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将中国刑事诉讼置于中国社会这一广阔的语境当中,采用法解释学的基本进路,兼用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刑事诉讼中的基本问题作了既富激情而又合于理性的分析与阐释。书中所涉论题均为刑事诉讼和中国法制建设的基本问题。其中,对于刑事诉讼中无罪推定原则的含义及其与有罪推定的关系、劳动教养等非司法性拘禁制度获得合法性的途径、搜查与扣押程序中公民宪法权利的保护、逮捕在刑事司法实践中的误用与滥用、侦查讯问中的人权保障、诉讼模式与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证人出庭与刑事被告人对质权的实现以及审级制度的建构原理等问题,本书均有独到的见解。

    • ¥25.7 ¥32 折扣:8折
    • 刑事审判合议制度研究
    •   ( 12 条评论 )
    • 袁坚 /2014-08-01/ 法律出版社
    • 《刑事审判合议制度研究》从初稿到出版历经四年,其间修改达百余次,可以说,该书质量虽非上乘,却也是笔者花费了巨大精力完成的处女作。 作为研究刑事审判合议制度的著述,其写作难度非常之高。一方面众所周知的是,合议是法院审理案件的关键性程序,要将其研究深、研究透并不容易;另一方面,合议也是秘密程序,其中细节“不足为外人道也”,因此著述中要把握好这个限度也非常难。 但不管如何,笔者尽*努力对刑事审判合议制度进行了深刻解剖。虽立足于刑事审判,但合议制度的运行在几大诉讼中并没有本质区别,因此也可作为研究民事、行政审判合议制度的参考。本书比较适合以下几类群体:一是对法院工作有兴趣并有一定法学功底的人。因为合议制度可以折射出法院绝大部分的审判工作实态,了解了合议制度,也就了解了法院的

    • ¥27.6 ¥35 折扣:7.9折
    • 看守所论——以刑事诉讼为视角
    •   ( 22 条评论 )
    • 白俊华 著 /2015-01-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明确了看守所的职能地位,并对送押、提讯、律师会见、刑罚执行等工作做了全新规定,对司法监管工作规范执法、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刑事诉讼法修改背景及内容评价,提出了新刑事诉讼法对看守所工作的新要求,结合工作实际,从执法程序、执法环境、执法规范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完善各项执法环节,切实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益,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 ¥27 ¥32 折扣:8.4折
    • 刑事诉讼法:案例与图表(第四版)
    •   ( 227 条评论 )
    • 叶青 主编 /2015-01-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以 案例与图表 的形式,通过 以案说理,以图释法 介绍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与基本理论,使读者对刑事诉讼法知识有清晰、透彻的理解和运用。 此次修订再版,可谓全新编撰,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全面改造,呈现崭新面貌。在内容上,吸收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机关出台的*法律解释,反映了*的立法及理论,同时选取的案例更加崭新而典型。在形式上,对本书的图表编排、开本、版式进行了全新设计,力求本书更加清晰而易读,方便读者学习。 本书案例选取既注重实务训练,又注重知识阐明;图表设计既注重全面准确,又注重简明扼要。该书适合法学院校师生学习研读。

    • ¥25.2 ¥32 折扣:7.9折
    • 被害人的刑事程序保护
    •   ( 11 条评论 )
    • 房保国 著 /2007-05-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的理论核心,是论证从“三方诉讼构造”到“四方诉讼构造”的理论转变;文章的写作贯穿了两条主线:一是从犯罪的私人侵权性特征出发对传统犯罪观念的反思;二是对被害人的复仇与赔偿心理在刑事程序中的疏导与限制。从条线索出发,论述了被害人在公诉程序中的作用、检察官与被害人的关系、自诉程序对于被害人的意义以及赔偿对于被害人的重要性等;而从第二条线索来看,被害人复仇心理实现于公诉程序和自诉程序中,被害人获得赔偿的心理则主要通过附带民事诉讼、独立民事诉讼和国家补偿制度来实现。 本书提出,犯罪的概念是严重的私人侵权性,由此伴随着犯罪本质、刑罚目的和量刑根据的转变,国家在惩治犯罪人与保护被害人中应当保持适度的介入。我们应当建立一种新的犯罪概念观,打通犯罪行为、一般的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侵权

    • ¥29.6 ¥33 折扣:9折
    • 刑事审判模式的经济分析——以当事人主义为中心
    •   ( 32 条评论 )
    • 王海军 /2013-08-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效率是法经济分析的重要价值目标。对刑事审判模式进行经济分析,并提出符合经济理性的改革建议,有利于优化刑事司法资源配置,提高刑事司法效率,增进刑事司法福利水平。《刑事审判模式的经济分析:以当事人主义为中心》运用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刑事审判模式的经济理性,围绕效率价值重点阐述了刑事审判模式的结构、主体行为、证据制度和“判解”问题,分析其中的效率生产机制,同时,也对我国刑事审判模式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我国未来刑事审判模式改革的方向、思路和具体制度设计提出了建议,主张为实现刑事审判的效率,应建立当事人主义为主、职权主义为辅的刑事审判模式。

    • ¥20.9 ¥24 折扣:8.7折
    • 刑事诉讼法学习指导(高等政法院校必修
    •   ( 26 条评论 )
    • 高等政法院校必修课程学习指导丛书》编写组 编 /2007-06-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高等政法院校必修课程学习指导丛书》是一套针对国家*规定的法学专业必修课程策划的,以法学基础知识精解、学习方法、配套习题为主要内容的同步学习指导用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础知识”,从某种角度讲,本丛书可以说是一套简明法学教材。 目前,全国接受不同层次法学教育的人数众多,且法学教材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面对各类篇幅大、内容广的法学教材,不少入学习时抓不住重点,考试时摸不着方向,确实下了工夫,却因不得要领而事倍功半。编者认为,不管使用何种教材,不管内容篇幅多大,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只要紧紧抓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础知识”这个关键内容,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本丛书完全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出发,总结、归纳、整理概念、原理之下的相关知识点,为

    • ¥15.3 ¥19 折扣:8.1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