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 手把手教 的方式,分享作者十余年的执业经验,案例丰富翔实,是一本用心为年轻律师撰写的 参考书 。 本书以作者参与处理的真实案件为例,详细讲解律师整理案件材料、绘制辅助文件、分析案件要点的方法,介绍庭审前后的工作技巧、确定诉讼策略和运用程序规则的经验,探讨影响案件处理结果的关键因素,以期读者能从中获得启发,处理好每一起案件,甚至在处于不利地位时,捕捉到反败为胜的机会。 本书版出版后,广受好评,第二版则针对《民法典》等民事法律法规的修订情况、民商事诉讼领域新的发展趋势,并结合作者近年来积累的新经验,优化了相关内容,新增近10万字和7个真实案例,力求使本书更适合年轻律师阅读。
赫尔维格于1905年出版《诉权与诉的可能性:当前民事诉讼基本问题讨论》一书,在《德国民事诉讼法教科书》的基础上继续阐述法律保护请求权及其对德国民事诉讼法学的重要价值,并逐项批驳彪罗和科勒为代表的反对意见。在本次大讨论后,瓦赫率先提出的并由赫尔维格发展完善的法律保护请求权论确立了通说地位。赫尔维格构建法律保护请求权论时提出的法律保护必要(Rechtsschutzbed rfnis)等概念成为现代德国民事诉讼法学的组成部分。不仅如此,法律保护请求权论还在二战后的德国出现过回潮,主要推动者是布隆迈耶(Blomeyer)。法律保护请求权论在我国台湾地区至今依旧保持通说地位。
民事程序法与民事实体法的衔接始终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书尊重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既有共识,在章节脉络上,以民事程序法主要制度为经,以民事实体法重要规则为纬,经纬相续,构建衔接研究框架。在具体内容上,采用专题研究的体例,选取基本原则、诉讼主体、诉讼客体、证明制度、家事领域、执行程序、特别程序、代位权制度等《民事诉讼法》与《民法典》衔接的八个重点领域,在每一专题下均选取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具体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期实现《民事诉讼法》与《民法典》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全方位衔接。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本书拟写了《民事诉讼法》及相应司法解释的修改建议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民事诉讼法的此次修正共16处,其中新增7条,修改8条,此外还对“诚实信用”“节假日”“抚育费”“合议庭组成人员”“意外事故”“民法通则”“物权法”“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后一日起计算”等个别表述进行了修改。修改的主要内容主要是五大类:一是优化司法确认程序;二是完善小额诉讼程序;三是完善简易程序;四是扩大独任制适用范围;五是完善在线诉讼及送达规则。人民法院根据本次修正,严格对照新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对《民诉法解释》条文序号和条文表述进行适应性修改,共计16个条文。
《民事诉讼法(第3版)》有以下特点:首先,它有大量的援引、脚注、有关民事诉讼的论文以及许多著名判例都是阅读、研究不可或缺或非常有用的法律资源。从该书本文的内容来看,比耶鲁大学著名民事诉讼法教授JamesHazard1985年著的《民事诉讼法》多两章,约30万字。正如《民事诉讼法(第3版)》作者在序文中所说:“第三版的目的是使这一卷本包括重大变动和发展的内容都能跟上形势,确定内容丰富、翔实”。 其次,书内有附录《西方法律出版公司民事诉讼法检索》,共有八章,导言除外。告诉读者Westlaw有关民诉的联邦和州的规则、法令、法规、判例法、判例和论著、评论等等数据库以及多种检索方法。只要我们有Westlaw联网关系,就可随时检索你需要的详细资料。同时还让你可把握新的动态,给你提供新的数据库,仅用你的指端就可拥有法律文献
理论界对主张责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辩论主义、要件事实、规范出发型裁判方法、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证明责任、主张的具体化、事实主张、具体化义务等问题上,并未对主张责任进行系统化、专门化的研究,对主张责任的功能、价值以及在民事诉讼中的定位缺乏清晰的认识。有鉴于此,本书以民事诉讼主张责任为主题进行系统研究,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民事诉讼法》《民事证据规定》《民诉法解释》中有关主张责任的条文进行了全面解析,描绘了我国主张责任的基本轮廓, 指出基于证明责任与主张责任有着共同的实体法渊源、均存在于实体法与程序法的交叉处,两者在分配上具有原则一致性,但同时也应看到主张责任的分配不同于证明责任分配的地方。
本书以新时代民事公益诉讼基本原理为研究根基,以民事公益诉讼程序制度实践运行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民事公益诉讼运行原理和程序制度在实践中的真实面貌,窥视其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成因以及未来改革的基本建议,形塑中国特色民事公益诉讼基本原理,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事公益诉讼程序制度,打造中国特色公益诉讼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让中国特色的 公益诉讼名片 更为坚实地走向世界司法制度的舞台中央。
本书主要内容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相关的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的法律文件汇编,主要包括: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 、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 、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等。
《迈向在线正义:民事电子诉讼实证研究》立足于电子诉讼兴起的时代背景,以民事诉讼领域的电子诉讼实践为切入点,不仅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动态的视角对民事电子诉讼的试点实践进行观察与分析,亦结合程序法理论思考民事电子诉讼这一新型诉讼方式在当下民事审判结构中的定位与功能,为理解民事电子诉讼的实践状态与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了实践与理论的基点。 围绕这一主题,《迈向在线正义:民事电子诉讼实证研究》以一个民事电子诉讼改革试点城市的法院为样本,既从民事电子诉讼案件的数量、类型、适用程序等方面静态展现当下民事电子诉讼的适用情况,亦从动态的视角展示民事电子诉讼各个环节的具体运作,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对民事电子诉讼改革实施的效果及其在民事司法实践中所处的位置和具备的功能进行客观评价,并从民事诉讼制度
本书通过四个部分的内容言简意赅地探讨英国民事执行程序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试图从历史与现实、改革与发展、原理与结构、规则与判例的多重进路触及英国民事执行权运行和控制机制的内在精神。文章开篇对英国民事执行权等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这是由于在考察民事执行权如何运行及控制时,应将英国民事执行权的性质作为整个民事执行权逻辑进程的起点,从而防止整个民事执行程序从根本上背离执行权的特性。为了全面展现英国民事执行权运行与控制的全貌,本书以广义的民事执行权为研究对象,这一权力包含执行实施权与执行裁决权两部分。
长期以来,我国民事司法领域一直存在着 案多人少 的矛盾,为了保障民事审判工作顺利开展,构建科学合理的诉讼案件分流机制已刻不容缓。对民事案件进行程序分流是世界各国应对民事司法危机的共同举措,从域外民事司法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中不难看出,要保证当事人接近司法和接近正义的权利,缓解法院的审判压力,提升司法效率,就必须区分民事案件类型为其匹配相适应的程序轨道。 民事案件程序分流涉及两大环节,第一个环节是通过案件管理手段,将起诉到法院的民事案件依据案件实际情况分配到相匹配的程序轨道,第二个环节是通过合理的程序设置和简化的程序规则,将进入具体程序的民事案件妥善化解。本书从上述两个阶段着手,理顺我国民事案件程序分流的各项机制,畅通两大环节的分流渠道,保证各类民事案件都能进入合比例的处理程
《民事诉讼程序实务讲义》立足于民事诉讼程序,分四大编、十四章,结合《**人民法院公报》《审判要览》发布的热点案件实例,讲授了民事诉讼程序中的具体实务问题;四大编包括:民事诉讼业务的承揽、一审民事诉讼实务技巧、二审民事诉讼实务技巧和再审民事诉讼实务技巧;具体内容上,涵盖了接待当事人、签订代理合同、证据的收集、诉讼文书的撰写等。该书一方面能够满足高年级学生对民事诉讼法学以致用的需求;同时也能够满足初入职场的年轻律师自我学习之用。
审判权作为司法权力中核心的国家公权力要素,担负着适用法律、裁断纠纷、衡平法益、平复矛盾的重要职能。审判权运行状态是否顺畅、运行机制是否符合司法规律,决定着国家审判职能的实现效果,进而关系到国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政权、治理社会的日的能否实现。 民事审判权作为公权力与私权利交织最为深刻的审判权类别,其运行状况又能够更为直观地展现审判权运行机制的特点和问题。本书以民事审判权运行为研究对象,以富有时效性的中央文件及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司法文件为依据,从审判权运行机制的基本内容入手,通过对全国法院审判权运行情况的客观描述,比较完整地揭示出我国民事审判权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对策。
词语与语言是许多人类冲突的起因,也通常是冲突斗争的战场。这对于民法来说尤其如此。在这一领域,词语的用法与含义形成了辩论的漩涡,这些辩论通常由精确的分析和解读来解决。因此,民事案件为探讨语言在法律中的作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通过研究民法中的特定案例,罗杰·W.舒伊教授表明r如何运用语言学分析技巧解决语言含义的争议,以及民法案例对于语言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舒伊教授收集并分析了许多案例,包括合同、广告、产品责任、版权侵犯、歧视、商标争议和欺诈争端。在每个案例中,他都运用了形式语言学研究手段来表明语言学如何像自然科学一样协助解决法律争端的。 对于语言学家——社会语言学家、法律语言学家、法律与社会学学者与学生——以及律师和法律专业学生来说,《文字之讼:语言与民事案例》存在着一定
本专著共分为导论、正文八章、结语三部分。正文部分首先梳理清楚近代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源流,基本将关于近代民事诉讼方面的史料加以整理编排,使之可为后续的研究者运用;其次,介绍近代民事诉讼制度立法理念,其中包括现代化的民事诉讼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的确立;第三,全面阐释近代民事诉讼法律形式的变化,对于具体的法律进行分析,阐述变化的原因和进步;后,阐述法律制度是如何在实践中运作的,对民事诉讼制度进行功能性的分析,以及近代民事诉讼制度对当时社会的作用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从而以近代民事诉讼体现法律近代化所追求的平等、正义等观念,反映传统法制现代化转型所经历的从制度模仿到思想价值的追求。
本书以 消协组织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 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制度和实践三个层面提取消协组织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明晰消费民事公益诉讼解决消费纠纷的价值和优势,探寻消协组织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与补强社会治理的内在关联,探索消协组织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的理念和制度革新,尝试从法制度安排和法实践角度促进消费领域治理路径的实现与提升,为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论发展和实务部门的实践提供可靠的参考。
本书涉及关联方利益的增加或减少的问题、涉及各自利益的冲突问题。这些利益诉求都有相当的理由作为包装,因此,如何协调对于立法者而言是一个难以处理的问题。当然,有些问题属于政治层面,必须在政治层面上来加以考虑,并不完全,甚至不考虑法理上的理由和根据。作为学者的《建议稿》是以民事诉讼法理为基础的,较少或基本不考虑政治层面的问题,这也是诉讼法学者难以考虑到的。虽然如此,《建议稿》还是对现实情形有诸多保留,反映了《建议稿》的现实主义色彩,并未一味坚持其理想化追求,这也许会为人们今后的诟病留下口实。
为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重要示范引领作用,广东法院自2019年起陆续以中、葡、英三种语言发布了六批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纠纷典型案例,共计100篇。案例涵盖跨境投资、跨境贸易、跨境婚姻家事纠纷、申请认可和执行港
(1)调解与判决在民事诉讼解纷机制中具有何种功能?(2)民事诉讼解纷机制中调解与判决的司法适用应当遵循何种规则方法?(3)调解与判决的诉讼内结合对于司法审判影响如何?对于提高诉讼结果的可接受性有何重要意义?(4)能否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与方案,或探寻实现调判平衡的连接点,从而确保这种制度更具有广泛适用性和借鉴意义?本书试图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论证。
临时仲裁制度在中国的探索由来已久,但其理论发展与实践运行却呈断裂状态。对于临时仲裁的本土化,既有理论研究大多未谈及临时仲裁在中国实践中可能遭遇的困境与突破。本书梳理临时仲裁与机构仲裁之界分及比较优势,基于我国自贸区纠纷解决机制的创新与实践,阐述临时仲裁本土化构建的现实必要性与可行性;结合《横琴规则》《最高院意见》对自贸区临时仲裁制度构建的探索历程,以及其中存在的技术性瑕疵与适用难题,分析中国开展临时仲裁机制创新的制度障碍;立足《仲裁法》修改大背景,探讨临时仲裁司法协助制度的本土建构、临时仲裁机构化的破解、临时仲裁与机构仲裁的接轨与融合、临时仲裁的司法救济与司法监督等问题;最后,从宏观、微观层面搭建我国临时仲裁立法的体系与规则,完善临时仲裁的相关配套制度。
有社会便有纠纷,纠纷多南社会中个体间意识之差异所造成纠纷便要化解,纠纷化解之道又多建构于社会中群体意识之存在,对于纠纷解决之研究,学界不乏高论,而《法意文丛·权威·规则·模式:纠纷与纠纷解决散论》以[权威——规则——模式]为分析模型,从纠纷解决的主导权威、规则依循和模式选择展开论述,对传统与现代、城市与农村、中国与西方兼有比较虽内容庞杂,亦不无作者苦想冥想之管见,惟愿以此书始,勾连一条纠纷与纠纷解决研究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