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大量案例,解读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行为的主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事实认定、行政行为的法律适用以及行政行为的程序等行政法中的重要命题。本书通过案例引出问题,又通过理论分析、规范解释等方式重新回到案例,从案例视角对行政法的原则和规则进行抽丝剥茧,梳理出能够直接服务于实践的研究成果。让行政执法机关的工作人员认识到执法中容易触碰的法律底线,防止在行政诉讼中出现败诉的尴尬局面。同时,也有助于提示行政执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应从哪些角度防止行政行为存在的违法与瑕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七版)》是根据*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要求,为高校法学专业16门核心课程编写的专门教材之一。该书全面、系统、深入地阐释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我国行政法治实践和行政法学说为基本研究素材,同时吸收、借鉴了国外行政法学研究的大量成果。教材在继承、批判和扬弃国外行政法学的控权论、管理论、行政权力本位论、相对人权利本位论等各种学术流派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和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法学理论体系框架。 本书第六版问世以来,陆续发生了几件对本书内容有重要影响的大事, 迫使 我们不得不对本书进行全面修订,推出本书的新版 第七版。否则,本书的内容将会落后于时代,与现实脱节,给以本书为教材的广大高校师生带来困难、困惑。近年来发生的对本学科有重要
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编著的《行政诉讼文书样式(试行)》共分两大部分:**部分是法院制作的文书,其中又分别包括法院对当事人制作的文书,主要有判决类(含调解)文书、裁定类文书、决定类文书、通知类文书等共96个;还包括法院内部制作的文书,如各种内部报告类、函件类文书等共14个。第二部分是指导当事人诉讼行为的文书,主要包括起诉状、答辩状、上诉状、再审申请书等,共22个。
2017年11月13日,*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26次会议讨论通过了《*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的解释》,并于2018年2月8日正式实施。这部司法解释是*人民法院通过的又一部诉讼法的基本司法解释,是对以往司法解释、司法批复、司法政策的一次全面总结、汇总、修改、完善,是中国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重要标尺,将对保障人民合法权益、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推动行政审判工作健康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该司法解释与法释[2000]8号司法解释相比,新增条文82条,修改条文74条,废止15条,只改条文74条,废止15条,只有7条没有修改 主要涉及期限、中止诉讼、终结诉讼、上诉程序、发回重审程序等。) 本书稿以讲义的形式,对该司法解释进行了全方位的讲解,内容包括受案范围、管辖、行政诉讼参加人、证据、起诉与受理、审理和判决、行政机
本书对新行政诉讼法分专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讲解,以期为全体行政审判工作人员和广大行政执法工作者提供一本简明而实用的教材,帮助广大读者从总体上把握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 本书的特点在于:一是将对法律条文原意的解释与修法背景结合起来,使读者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二是将对法律条文的理解与审判实践中的问题结合起来,不仅在“知”的方面对读者有所帮助,而且也力求对其“行”有多益处;三是将对法律条文的解释与相关的法学理论和比较法研究结合起来,为读者理解条文提供理论资料,并有利于读者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思考、研究行政诉讼法领域的有关问题。
本书由全国各地法院选送2010年审结的行政类案例,并由国家法官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专家遴选出有代表性的案例,全面反映了2010年中国行政审判的全貌。
本书及时反映司法改革的*动向和成功经验,反映*立法和司法解释。作者多年从事法官培训工作,有着接触司法审判实践的优势,许多论述都直接反映了行政诉讼司法实践的具体做法,反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发展水平及其理论前沿问题,特别是能够结合我国行政审判与行政诉讼的教学研究实践,该书论述深入浅出,语言朴实易懂,既可作为高等院校行政诉讼法专业课程的教材,又可作为法律实务工作者的参考,也是一本适合广大群众了解中国行政诉讼法律规定的普及之作。
《行政诉讼司法权界限》以“司法权界限”为切入点,探讨了我国行政诉讼司法权的横向和纵向界限。《行政诉讼司法权界限》试图明确界定司法权的概念,客观评价司法权的性质与功能,系统地考察了日本司法权界限理论。在从宪法视角考察人民法院审判权的中国特色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司法权制度的历史演进以及当前行政诉讼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了行政行为及受案范围、原告资格、“排除事项”等行政诉讼司法权的横向界限和行政裁量、行政规章和行政规则等行政诉讼司法权的纵向范围,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行政诉讼30年:亲历者的口述》是对行政诉讼30年辉煌历程的回顾,以时间轴为主线,忠实地描述了22位亲历者的口述经历,回顾了《行政诉讼法》立法中的艰辛,记录了我国《行政诉讼法》从无到有,到行政法律规范、行政诉讼司法解释的逐步完备,以及行政审判制度的艰难创立到现在的蓬勃发展。
本书是浙江大学公法与比较法研究所组织力量对中国《行政诉讼法》的修改进行多年研究所形成的成果。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修改建议稿)》,它由十三章136条组成:第二部分是对每一建议条文的释解,包含了建议修改的理由和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理,乃是本书的核心内容;第三部分是附录,收集了二十多个中外有关行政诉讼的专门性法规与司法解释。此书可供从事行政法、行政诉讼法教学与研究的人员以及政法系统工作人员学习与参考。全书约110万字。
《行政诉讼案例研究(九)》涵盖了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许可、行政登记、行政确认、政府信息公开 、履行法定职责 、行政复议和其他所有部分的内容,书中91个案例均由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针对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精心选取,对行政案件的办理思路、实践疑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释,代表了行政执法和行政审判中的一些基本观点和做法,对于指导审判实践、统一裁判标准、促进依法行政、提升法律意 识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本书与一般的法律汇编的区别是: 1.主线清晰明了,适合办案实际需要。全书内容分为综合性法律规范、部门类别法律规范、行政诉讼常用司法解释和国家赔偿常用司法解释四个部分,其中“部门类别法律规范”部分是参照《人民法院关于规范行政案件案由的通知》中以管理范围为标准确定的41类行政管理行为,分别收录相应的法律法规,从而保证了分类的合理性与权威性。“行政诉讼常用司法解释”部分以《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为依据和主线,对法律文件进行筛选,并编排在相应的诉讼程序之下。 2.法律收录齐全,列出典型案例索引,为办案提供全面指导。书中辑录了截止到2011年3月之前出台的行政办案所需的各类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共310余件,并从《高法公报》和《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法律出版社出版)中精选典型案例编成索引
行政执法工作涉及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多个方面。实践中,行政执法不注意法律法规之间的有机联系和逻辑关系、行政处罚随意性大、行政法律文书制作不规范、行政处罚普通程序与简易程序混用、行政罚没权和罚没收据滥用、不告知或不正确告知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相关权利等情况时有发生。针对当前行政执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为帮助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切实掌握并贯彻法律的有关规定,为使司法机关、律师、公民准确把握依法行政的法律依据、法定程序、执法办案的规定并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我们组织编辑本套丛书,精心打造以下独特价值: 1.文本权威——书中收录的法律文件均为经过清理修改的现行有效的法律标准文本,废止或者失效的条款均在文本中注明,修改的条款均按照修改决定进行了相应的修改,方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第三版)》主要以我国行政法治实践和行政法学说为基本研究素材,同时吸收、借鉴了国外行政法学研究的大量成果。本书共分上下两篇共27章,对行政法概念、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规范行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行政征收与征用、行政确认与行政裁决、行政给付玉行政奖励、行政合同与行政指导、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行政程序与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等作出了详细论述。本书既适合作为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适合法官、律师等司法界人士使用。
一、全面收录,科学编排,便利查询 本书收录1989年《行政诉讼法》颁布至2020年11月期间公布的现行有效的全部行政诉讼法律和司法解释,重要的司法文件。内容包括综合、起诉受理与受案范围、管辖、诉讼参加人、时效期间、证据、审理与判决、执行、行政公益诉讼、涉外行政诉讼、诉讼费用、国家赔偿等。全书体例清晰、查阅方便。 二、特别收录指导案例、典型案例、对照图表,方便实用 本书对相关核心主体法附加条旨,指引读者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条文。特别收录了*人民法院公布的所有行政诉讼相关指导案例和《*人民法院公报》2004年以来刊登的行政诉讼相关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具有指引"同案同判"的作用,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另外,本书还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新旧条文
本书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参与立法的同志编写。书中汇集了行政诉讼法研究、起草过程中整理收集的重要资料。涵盖行政诉讼法的立法背景、制定过程中的有关情况、多次审议的修改意见、理论研究与思考,并附录行政诉讼法修正文本全文,以及修改前后新旧条文对照表。 本书是审判机关、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律师、法律教学研究人员在学习、研究、实践行政诉讼法时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书以提出法律问题的 词条 为主线、每个词条下辅之以法条指引、案例链接和学者观点,为解决法律问题提供全方位的参考。本书从行政诉讼的一般一般规定,受案范围,管辖,参加人,证据,起诉与受理,审判程序,事实审查和法律审查,法律适用,判决、裁定和决定,强制措施,执行,行政赔偿,涉外行政诉讼和诉讼费用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精讲和指引。
◎以案释法:从全国各级法院的23215个真实判例中萃选出632个典型判例来解读法律,涵盖诸多社会热点,帮助读者深刻领会法律适用的要点和难点,发现行政法思想。 ◎规范分析:重视对行政处罚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与之配套的人民法院、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的解释、批复、文件及各部委规范性文件、内部文件、各地区行政机关的规范性文件的适用解读与分析。
司法批复是司法机关针对行政审判实务中疑难、复杂的法律适用问题作出的答复意见。行政诉讼法的内容比较原则。按照法律规定,下级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涉及到复杂的法律适用问题时,可以向人民法院请示。人民法院的答复意见既对该具体案件有约束力,也对同类案件有参考价值。因此,司法批复具有类似法律规范的普遍适用性。这些司法批复属于广义的司法解释的范畴。《人民法院行政诉讼批复答复释解与应用:诉讼程序卷》是对司法批复的解释,实务意味浓厚。《人民法院行政诉讼批复答复释解与应用:诉讼程序卷》又不仅仅是实务书籍,在阐述相关实务问题时,也闪耀着理论的光芒,相信对于行政法学研究也会有所助益。
《行政诉讼类型构造论》以 实现民众权利有效且无漏洞司法救济 为原点,从基本原理、模式比较、类型再造、规则建构及关系梳理五个层面对类型构造这一关乎行政诉讼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而详实的研究。 本书的问世,不仅能够深化新时代行政诉讼法学基础理论研究,推动 注释行政诉讼法学 向 原理行政诉讼法学 、 总论行政诉讼法学 向 分论行政诉讼法学 的嬗变,而且对2014年修订后的《行政诉讼法》及人民法院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的正确理解适用和当前行政审判工作质量的提高都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本丛书共21个分册,2016年新增5个分册。独具以下三重价值: 1.文本权威,内容全面。涵盖业务相关的所有常用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文件、部委规章、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及部分法律法规规章的适用解释及函复;书中收录文件均为经过清理修改的现行有效标准文本,方便读者及时掌握*法律文件。 2.查找方便,附录实用。全书法律文件按照紧密程度排列,方便读者对某一类问题的集中查找;重点法律附加条旨,指引读者快速找到目标条文;附录相关典型案例、文书范本,其中案例具有指引 同案同判 的作用。3.免费增补,动态更新。
《行政执法检察监督论》旨在介绍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重要理论研究成果。全书整体分为六章,内容包括:“导论”、“行政执法检察监督机制比较研究”、“中国行政执法监督制约机制的历史发展”、“近年来行政执法检察监督机制探索实践的实证分析”、“行政执法检察监督机制的构建”、“行政执法检察监督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