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00~元以上
  • 3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短缺证据与模糊事实 何家弘 法律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何家弘 著 /2012-11-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是作者精选的20篇与证据学有关且具有代表性的论文,编成本书。 本书堪称作者的代表之作。 司法人员不是神仙,无法全知全觉,也无法穿越时空隧道,只能通过有限甚至短缺的证据去认识发生在过去的案件事实。于是,那事实便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一般而具有了模糊性。《短缺证据与模糊事实:证据学精要》是作者何家弘精选的20篇与证据学有关且具有代表性的论文,编成本书。本书堪称作者的代表之作。

    • ¥129.31 ¥268.62 折扣:4.8折
    • 事实:多重视角的后现代证据哲学【正版书籍】
    •   ( 1 条评论 )
    • 栗峥 著 /2007-06-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系运用后现代理论研究证据的专著,该书对后现代证据理论的梳理与公允分析,达到了的学术水准。作者采用了不同于传统认识论语境下的诠释路径,着力于多重视角下的话语分析方式,阐述了解构与建构证据哲学的可能性、必然性与内在机制,试图形成一个能够科学地描述和处理“事实”问题的概念体系和方法论框架,以寻求理论突破,对证据理论的丰富完善与体系的搭建具有重要的实证价值,不失为一部佳作。

    • ¥165 ¥332 折扣:5折
    • 证据法的理念、制度与方法【放心购买】
    •   ( 0 条评论 )
    • 龙宗智 著 /2008-09-01/ 法律出版社
    • 作者立足于中国司法的特殊背景与条件,积多年观察思考和实际体验,对中国刑事证据制度中挑战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做出厂富有创新性的回答。如对我国刑事证明的“印证证明模式”的提出、对欺骗与刑事司法行为道德界限的探讨、对中国刑事法中推定与证明责任问题的辨析,对中国特定条件之下书面证言使用的规则设定,以及对纪委取证、立案前取证等中国法特有问题的分析,均可谓独具只眼。他对现实状况的把握,对操作复杂性的体会,以及在制度研究时就实践合理性与法理合理性分析的展开,充分显示厂思考的深度及理论的力度这是植根于中国司法实践的“本土的”证据学理论。

    • ¥198.5 ¥441 折扣:4.5折
    • 行政证据在刑事诉讼中使用问题研究 程龙 法律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程龙 /2018-03-01/ 法律出版社
    • 《行政证据在刑事诉讼中使用问题研究》针对困扰实务界与理论界已久的行政证据与刑事证据衔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重点研究在《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第二款背景下的行、刑证据衔接的理论背景、使用要件、衔接机制和法律责任。全书以"理论--规则--责任"为主线对行政证据与刑事证据衔接问题进行充分了研究,可资实务界人士参考,也可供对此研究主题有兴趣的研究者批评。

    • ¥127 ¥261.37 折扣:4.9折
    • 秘密侦查比较研究:以美、德、荷、英四国为样本的分析【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程雷 著 /2008-07-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对诉讼原理的正确认识是诉讼立法科学化的前提条件。正确把握了诉讼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全面地认识司法机关的功能,并对各种不同的诉讼模式、规则进行正确的取舍,从而在一定的诉讼原理的指导下构建更为科学和更适合“本土资源”的诉讼模式、规则。由此制定的法律,将具有更强的民主性、文明性和科学性。反之,如果不能正确把握诉讼原理,对于存在着内在价值冲突的各种可供选择的立法方案就可能难以作出正确的选择,立法活动就可能要多走许多弯路,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对诉讼原理的正确认识对于司法活动同样具有重要的积极价值。对诉讼原理的正确把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立法的不足。法律永远是抽象的。要将抽象的法律适用于具体的案件,就必须有科学的观念作为指导。对基本诉讼原理的正确认识,将有利于指导人们对司法活动中必然

    • ¥218 ¥484 折扣:4.5折
    • 民事证明责任研究【达额立减】
    •   ( 0 条评论 )
    • 毕玉谦 著 /2007-09-01/ 法律出版社
    • 民事证明责任问题是当前民事诉讼理论界与实务界至为关注的核心问题,本书是作者凭借多年参与审判实践与教学工作的经验,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而形成的成果。 本书共分十章,从民事证明责任的基础、历史渊源、客观证明责任、主观证明责任、证明责任的分配与转换、表见证明责任、推定证明责任、特殊侵权证明责任等方面对民事证明责任及其分配规则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全景式介绍。无论是实体法的原则还是程序法的规范,无论是对理论的探讨还是对实务的分析,无论是确定个案证明标准的方法还是评价法官自由裁量权的不同观点,在本书中均有所体现。全书集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实例分析的广度于一体,为民事审判工作者和相关学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读本。

    • ¥128 ¥320 折扣:4折
    • 事实:多重视角的后现代证据哲学【放心购买】
    •   ( 0 条评论 )
    • 栗峥 著 /2007-06-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系运用后现代理论研究证据的专著,该书对后现代证据理论的梳理与公允分析,达到了的学术水准。作者采用了不同于传统认识论语境下的诠释路径,着力于多重视角下的话语分析方式,阐述了解构与建构证据哲学的可能性、必然性与内在机制,试图形成一个能够科学地描述和处理“事实”问题的概念体系和方法论框架,以寻求理论突破,对证据理论的丰富完善与体系的搭建具有重要的实证价值,不失为一部佳作。

    • ¥159.2 ¥398 折扣:4折
    • 实践证据法【达额立减】
    •   ( 0 条评论 )
    • 张中 著 /2015-08-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证据法是人类实践理性的产物,证据规则是法官审判经验的总结。证据法理论研究应当立足中国现实,坚持证据意识和实践意识,研究实践形态的证据法,走实践证据法的研究路径。本书从行为科学的角度,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法官运用证据情况进行观察,对那些影响中国证据制度发展和司法文明程度的重要问题进行数据分析,总结法官运用证据的实践经验,探求证据法求真、求善和求是的价值功能及其理论基础。

    • ¥144 ¥360 折扣:4折
    • 证据法的理念、制度与方法【正版书籍】
    •   ( 1 条评论 )
    • 龙宗智 著 /2008-09-01/ 法律出版社
    • 作者立足于中国司法的特殊背景与条件,积多年观察思考和实际体验,对中国刑事证据制度中挑战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做出厂富有创新性的回答。如对我国刑事证明的“印证证明模式”的提出、对欺骗与刑事司法行为道德界限的探讨、对中国刑事法中推定与证明责任问题的辨析,对中国特定条件之下书面证言使用的规则设定,以及对纪委取证、立案前取证等中国法特有问题的分析,均可谓独具只眼。他对现实状况的把握,对操作复杂性的体会,以及在制度研究时就实践合理性与法理合理性分析的展开,充分显示厂思考的深度及理论的力度——这是植根于中国司法实践的“本土的”证据学理论。

    • ¥161.8 ¥345.99 折扣:4.7折
    • 证据理论:边沁与威格摩尔 [英]威廉·特文宁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英]威廉·特文宁 /2015-03-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主要是将边沁的《司法证据原理》和威格摩尔的《司法证明原则》置于对有关英美证据著述主流传统进行概览的语境中,对其做一介绍。在书中,作者意图表明,这两本被忽视的著作值得除证据法专家和边沁研究者之外的法律理论家、哲学家以及其他研究者关注。在书中,对这两本书的介绍主要是解释性的而不是批判性的,因为对这两部作品,大部分人不甚熟悉。本书一共四章,章是对边沁和威格摩尔作为主要人物的理性主义传统的发展进行考察;第二章是有关边沁论证据的长篇论文,第三章集中关注威格摩尔的《司法证明原则》,最后一章是对二者的两种理论进行比较。

    • ¥159 ¥415.37 折扣:3.8折
    • 秘密侦查比较研究:以美、德、荷、英四国为样本的分析【达额立减】
    •   ( 0 条评论 )
    • 程雷 著 /2008-07-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对诉讼原理的正确认识是诉讼立法科学化的前提条件。正确把握了诉讼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全面地认识司法机关的功能,并对各种不同的诉讼模式、规则进行正确的取舍,从而在一定的诉讼原理的指导下构建更为科学和更适合“本土资源”的诉讼模式、规则。由此制定的法律,将具有更强的民主性、文明性和科学性。反之,如果不能正确把握诉讼原理,对于存在着内在价值冲突的各种可供选择的立法方案就可能难以作出正确的选择,立法活动就可能要多走许多弯路,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对诉讼原理的正确认识对于司法活动同样具有重要的积极价值。对诉讼原理的正确把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立法的不足。法律永远是抽象的。要将抽象的法律适用于具体的案件,就必须有科学的观念作为指导。对基本诉讼原理的正确认识,将有利于指导人们对司法活动中必然

    • ¥218 ¥484 折扣:4.5折
    • 理性 认知 证据 (美)艾伦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0 条评论 )
    • (美)艾伦著 /2013-08-01/ 法律出版社
    • “证据离事实究竟有多远”,这是百余年来证据学人上下求索的恒古命题。“新证据法学派”给出了一个令人欣喜的答案,它应用数学与概率理论,对证据与证明作出了科学的数理分析与公式运算。其核心方法是,运用标准的的数学与概念的准确数据,以解决事实的盖然性困惑。这就为人们阐释与控制司法证明的逻辑与思维提供了一种难得的描绘模型。然而,是否所有争议的事实问题与证明推理问题都是数学性的?数学推理的前提条件在法律背景下能否得到满足?这一系列的追问引来了铺天盖地的质疑。本书对这场“世纪争论”做出了极具价值的学术回应。作者以他者的立场,通过对司法证明中潜在逻辑的挖掘,以证据、认知、理性“三维一体”的立体分析框架,全面阐释了真相探知的可能性限度,对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证明进路与理性出路给出了中肯的评述。这是

    • ¥836 ¥1679.37 折扣:5折
广告